<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根据期初工作室工作安排,各校名师工作室以“站在课堂实施的角度看大单元设计的有效性”为主线,围绕部编版三下第六单元开展单元整体设计、课例打磨。杨绍山主任对我旗各校上交的单元整体设计和课例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研究,2023年4月24日,旗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各校参与本次大单元设计的教师齐聚锦山第二小学,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那份教学热忱,大家认真观摩课例,积极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这次活动既是对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更是大家思想交流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01 课例观摩看实效</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多彩童年”,三篇精读课文《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前三篇课文都是名家作品,语言文字风格各有特色。作家用活泼风趣,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锦山第二小学的王明华老师和乃林小学的姜晓娟老师展示的都是《童年的水墨画》,虽风格迥异,但都关注学生的发展。王老师语调清新,注重方法的引领,以学生的学习和问题的生成为教的出发点,整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思考、生生互动、师生共学,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学习过程快乐无限。</p> <p class="ql-block"> 姜老师年轻有为,出入教坛,却沉稳从容,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与诗意的语言相结合,引领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品味诗的语言,在文字的关联中寻找童年的乐趣,在合作交流中理解难懂的句子,让课堂变得灵动而充满诗意。</p> <p class="ql-block"> 锦山第三小学的贡艳红老师展示的是《剃头大师》一课,作家秦文君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老剃头师傅和“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贡老师紧扣“童趣”设置任务,主线明晰,重点突出,引领学生一次次深入走进文本,不仅理解了小说语言的风趣幽默,更是在自我的交流与合作中突破难点,认识了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真正含义。</p> <p class="ql-block"> 西桥学校的郑佳慧老师展示的《肥皂泡》一课,是冰心先生的回忆性散文,冰心先生的语言丰富而细腻,充满个人色彩。整节课上,郑老师目标明确,既有做泡泡方法的语言引领,又有看泡泡的实践观察,在想泡泡的学习活动中,将诗歌的学习与散文巧妙地迁移,把孩子们对肥皂泡的畅想插上了诗意的翅膀,真正达到了在情境中学语言,在活动中提升语言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02 积极反思谋发展</b></p> <p class="ql-block"> 下午,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针对课堂观察和思考进行研讨交流。上课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上交视频课和研讨课为同一课教师对应评课。大家从观课和议课的角度看基础性目标和核心目标的确定和落实;从语文课堂的实践过程看活动情景是否落实了核心目标;从课堂上学生语言的生成和运用等方面看学习效果的达成。站在课堂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看任务的设置与学生素养的提升,把评价课堂的标准着眼于课堂的生成,教师的站位明显不同,教师的格局必定会更大更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03小组交流谱新篇</b></p> <p class="ql-block"> 为了交流更充分,大家又分组交流活动的收获和困惑。气氛积极而热烈,大家聚焦研究主题,结合本次活动的单元整体设计和具体课例,认真分析和总结,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为我们打开了立足实践进行专题研究的又一扇窗。</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不再是原有知识点的简单相加,而是最小的课程单元,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素养发展的要求。大单元首先来自大任务、大情境,情境和任务产生冲突,就会产生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教师抛的问题,而是学生的真问题。基于问题开展活动,才能在活动中让学习回归本质。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的研究终究要落实到实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04 集中展示百花艳</b></p><p class="ql-block"> 小牛群学校的张艳丽老师、锦山第三小学的张景华老师、和美学校的徐凤坤老师、锦山第五小学的孙红玲老以及南台子学校的于跃渊老师分别就自己在本次大单元设计活动中的成果和收获毫不吝惜地展示给大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集中展示的环节,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用心的钻研,看到了团队的携手并进,看到了核心力量的“力挽狂澜”。思广则能活,思活则能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教育的初心不变,面对大单元的教学,我们会越走越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05深思笃行“大单元”</b></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活动收获满满,各校教师纷纷发言,时光匆匆,情谊真真,言辞谆谆,表意无限。</p>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杨绍山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积极肯定了老师们这半年多的成长,经过了各种不同层次的课标培训和自我学习后意识上明显提升。本次活动中,中青年教师完美搭配,也让我们看到了我旗小语教师新生力量的强大。面对新课标,我们的起跑线是相同的,工作室的成员更要发挥骨干的作用,实施团队作战,理论学习要跟进,思想工作要开展,大单元的实践与探究将会更具体,更注重实效。</p> <p class="ql-block">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教学好比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至千里。</p> <p class="ql-block"> 春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在“大单元”理念的引领下,在旗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杨绍山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勤于探索,潜心专研、踏实践行,且思且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