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伟斌:我的读书故事

扯弓塬小学

<p class="ql-block">一个人读书最好的时光应该是七八岁到十七八岁这个阶段。可惜我在小学这个阶段,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家庭的原因,是处于没有书读的境地的。那时候偶尔得到一本前后都脱落页码,不知道书名的小说,都要连夜去看,第二天好还给人家,往往大半夜过来,鼻孔里都是煤油灯熏得黑乎乎的灰。直到高中阶段,由于在城里上学,书籍虽也难求,但偶尔可以借阅到同学的,那时候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进入了视线,正是热血沸腾的年纪,加上故事情节吸引人,那时候甚至可以看个透夜。</p> <p class="ql-block">大学期间,是我畅游书海的时期。我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那种整天泡在书海里的满足,那种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琼浆玉液的愉悦,简直无以言表。那时,总是利用一切时间读书,读中国的,也读外国的;读名著,也读文学理论专著;读现当代的,也读古代的;读的多,也读的杂。假期回家时,包里装的全是书,寒假是农闲期,最是读书好时光,读书读的不分白天黑夜。夏季假期正好是三夏抢收的农忙时期,白天几乎没有读书的时间,但晚上即使再人困马乏也要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才睡觉。为此,老妈常常心疼地催我早点休息。</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走上了讲台,读书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业余时间最好的陪伴。工作以后,读书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工资,我终于可以买书读了,不再以“书非借不能读也”为借口,而只借书来读了。实际上,过去也不是不想买书读,但家境困顿,囊中羞涩,手头实在是窘迫的很。刚工作时,学校的图书室几乎很少开放,就是偶尔开放,也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书,可读性差了些,于是,我自费订阅了《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十月》等杂志,这让我能够看到当代对最新的最前沿的的文学作品。购买了舒婷、汪国真等人的诗集,知道了顾城、海子、三毛、席慕容,知道了朦胧派、先锋派。读了大量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所谓“伤痕文学”的作品,也让我思考了许多东西。印象深刻的是《人生》,为高加林的人生所感叹,为他和巧珍的爱情所感动。而最让我为之倾倒、为之感佩的还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奋斗人生,感动了无数青年,也激励了无数青年,有时候,我总觉得这似乎就是在写我一样。回想起自己的读书历程,似乎平淡无奇,但又感慨万端。小时候那样渴望读书,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却无书可读,白白错过了无数读书的大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回顾读书历程,我以为,书,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历程。书,或者说是知识,于无声处,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我的命运,改变着我的思想、观念、情感,提升着我的认识、能力、方法。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好,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好,似乎与我并不完全相宜,我读书好像没有功利性,我只是沉浸在书中,沉浸在那些变化无穷的文字中,感受优美、生动、鲜活的文字,感受或欢快、或沉郁、或激昂、或思考的语言,感受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情感与故事,感悟或深或浅的道理与哲理。我总觉得我就是书中的一员,我与书中的形形色色进行着对话,也许是分享,也许是分担。沉浸在书中,我就是一个独立的我,一个纯粹的我,一个远离了喧嚣和浮躁的我。</p> <p class="ql-block">我还特别喜欢新书的那股油墨的清香。翻开一本新书,把它放在脸上,闭了眼,让那股清香顺着鼻腔,沿着呼吸道,进入肺部,似乎远比新鲜的空气让我受用,通透而舒坦。真的,最是读书时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