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传奇之李爱珍

盛才课后中心宋诏桥校区

<p class="ql-block">  她是我国半导体功勋,有着20多项科研专利,获得过国家4次进步奖,然而却4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帮助我国实现了半导体从无到有的突破,研发出属于中国的“分子束外延技术”,65岁高龄时她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研制出5-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了全亚洲“零的突破”。71岁时她评上了美国外籍院士,面对美国的优厚待遇,她却毅然拒绝。她就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材料学家——李爱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6年5月,李爱珍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父母是华侨。1948年,李爱珍毕业于港边村陶青小学,初中时期先后在晋江县立中学和南侨中学就读。1954年7月,李爱珍从泉州市第一中学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她是理科生,年轻时却也酷爱文学,在复旦大学读书时还参加过诗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一辈子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的资深前辈,连续申请四次中国科学院院士,竟然都以失败告终。在李爱珍第四次申请院士的时候,被以年龄过大为理由而拒绝,这个理由真是让人可笑又遗憾,至今让人意难平。半导体行业,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卡脖子的顶尖行业,以西方为首的国家对我们围追堵截,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就在李爱珍一次又一次被中国科学院拒绝之后,美国向她拋出了橄榄枝。2007年5月1日晚上9点,李爱珍正在家中做研究时,接到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电话,他们非常激动地告诉李爱珍,她被选上了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心中顿时涌上万千思绪。被聘为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这无疑是对李爱珍的肯定,更是对她科研成果的肯定,这是多少国内外科学家梦想的成就,这可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成就和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她当选为美国的外籍院士的时候,国内许多网友开始担心。李爱珍会不会因为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出国去到美国工作呢?毕竟美国这么看重她,给她这么高的成就和荣誉。就在大家心里没有底的时候,李爱珍说了这样一段话:“没有祖国的支持,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我感谢那些把我推荐为院士的人,感谢他们对我的肯定。但是我也非常内疚,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虽然每一次都落选,但我会一直留在祖国,继续为祖国半导体事业而奋斗。”看到李爱珍的讲话。很多人都为之感动,纷纷为她的行为点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她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的第一位女性中国科学家,也是唯一一位没有本国院士头衔的科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0年,李爱珍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11月,在埃及举行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第15届院士大会上,李爱珍被授予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工程科学奖。据2020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官网显示,李爱珍先后发表论文256篇,专著篇章3章。截至2013年03月,李爱珍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21个,获国际发明展银奖1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李爱珍的个人科研成就,最让我敬佩的是她的教育理念,她说:“做学问要先把人做好,人做歪了再大的学问也不可能得到人家的尊重”。李爱珍是行事低调的女科学家,有着至为朴素而宏大的人生追求,她为祖国在科学领域谋取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秋老师,一个陪你读书、成长的陌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