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活力之源 作者:岁月如歌(原创)

岁月如歌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三言两语】🌹活力之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作者:岁月如歌(原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时会想,怎样才能保持人的生命活力呢?这个活力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能给人以蓬勃的朝气,只有这样,才使生活更加有意义。人,无论境况如何,也无论财资贫富,总要有一种精神境界作为支撑。有之,事物便有可能转化,就会否极泰来,就会从无到有,就会达到自己期望的彼岸。后来有了答案,这个活力的源泉就是学习,就是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和精神。与时俱进,不是一句空话。对于生活总能保持着新鲜感和好奇心,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因此,人就会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振奋的精神,而不关乎年龄与身份之分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最近看到据说是弘一法师的话,“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于是,为此去读弘一法师的《索性做了和尚》。可是自感悟性不够,对先生的著述还是理解得不深不透。先生入佛门成为一代宗师,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当你年纪大了经历丰富,见了很多的生生死死,就对这句话有了感悟。人生是各自的,是无法相互替代的。你的人生渡口在哪里?“佛度有缘人”。而你的渡舟在哪里?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知道的。要得以善缘,结以善果,常言谓之“修行”,而修行归根结底还是学习。学,即是知;习,则是行。知行合一,便是人生的活力的根源了。至于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对这个近代哲学史上的命题之争议,与我们确实是无关紧要的。对于个人而言,倒是感觉说之容易,做之很难了。不过有个很好的判定依据,这就是老人家的两论之第一篇为《实践论》,第二篇则是《矛盾论》,不妨可以理解为先是行后是知吧。可见,保持良好的学习精神,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是关乎人生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小文而大题,像是小孩子戴了顶大帽子。有几分滑稽。其实想介绍的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最简单的检查学习能力的办法之一,不妨学一支歌,不论水平如何,用最短时间学会,把它唱出来,还能马马虎虎地能听一听,可能也挺有意思。因此,厚着脸皮发了这个共用三个小时学了的歌。实在不好意思,现个丑在这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于2023 年4月12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唱一支歌《往事只能回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