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是一年春好处,研学旅行正当时。早春,世间万物变得鲜活灵动起来,4月24,滑南希望学校四二班以"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研学旅游活动。通过观光、场景还原等精神教育和学习探讨等形式,让学生们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像一条红色的飘带缠绕在“北雄风光最胜处”的南太行。横空出世的“人工天河”行走渠岸观山水风景回顾艰难岁月,看人工除险实景表演体验精神震撼半个多世纪以来,太行山崖壁历经风雨、巍然挺立,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被学习传承、发扬光大。红旗渠的山水风光和红色精神,</p> <p class="ql-block"> 授旗仪式完成,天空细雨蒙蒙,也抵挡不住同学们前进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老师和教官的带动下,一路欢歌,开心😄的到了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纪念馆,孩子们带着耳麦,认真听 讲解员讲解林县十万人民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原则,依靠人民的人力量、匮乏物力和财力修建而成的。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但最终在全县人民努力,各部门的配合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完美竣工。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顾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甚至有80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听完讲解员的描述,大家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10万修渠大军,用近10年的时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造天河”</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认真的看着、听着、详细的记着...不由自主惊叹的惊叹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欢笑声不绝于耳,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内心无比欣慰,真是要感谢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遇见不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遇到这样狭窄的小道,孩子们总会自觉排队、有序通行,甚至还会互相提醒要注意脚下。细节的小温暖总是别样地温暖人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 稍息片刻,美美哒</i></p> <p class="ql-block"> 遇到游客礼让三先,自觉主动打招呼,受到游客的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就餐时间,孩子们有序落坐,相互谦让,文明就餐。服务员💁🏻♀️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p> <p class="ql-block"> 研学,是教育的“诗和远方”,孩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这次红旗渠研学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自立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将永远激励大家奋勇向前。</p> <p class="ql-block">教育需要实践,成长需要体验,让孩子们在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既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