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增强教师对单元教学的理解,提升教师准确解读教材、熟练运用教材、高效整合单元教学的能力,4月25日上午,新马小学四年级数学组进行了大单元集体备课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周慧娟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三角形,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引发数学思考,探究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为更好突破“任意”这个教学难点,巧妙地设置了引发学生思维碰撞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逐步完善相关结论。巩固练习环节,还巧妙地设置了适量有效的练习,并在练习中,优化判断的方法,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好地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凸显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郭旺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此课的教学中,郭老师设计了一个开放的活动空间,从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开放的妙处显现在孩子们验证方法的多样,即用测量、撕拼、折拼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探索中,给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外,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渗透“转化”思想。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构建模型,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阳玉老师对本节课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解读。阳玉老师设计了前测题目,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测试分析。从三角形的概念、表象认知程度、三边关系认知水平、三角形分类标准,以及主动与旧知建立联系等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为大单元整体架构做好充分的准备。接着从教材横向纵向比较入手,讲述了老师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加工和重组的研究过程,使教材内容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从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走向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p> <p class="ql-block"> 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两位上课老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别做了深入反思。听课教师则言真意切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既有对课堂教学的肯定和赞赏,也有单刀直入的深刻剖析或疑惑。</p> <p class="ql-block"> 一次课堂的探究,是一场团队力量的彰显,也是一次成长的拔节。新马小学数学组在课堂教学中将继续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思考改进大单元视角下的单元整合课堂,真正落实新课标,让思考和活动在数学课堂真实地发生,让提质和增效在数学课堂真实地发芽,并向更深处不断漫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