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p><p class="ql-block">4月19日,幸福培育的老师走进了二一班学生常同学家。</p><p class="ql-block">家访,是一场美丽的教育行走。家访,是老师于孩子有温度的教育,也是家长于老师有温度的教育,是互相学习进步的有效媒介。</p><p class="ql-block">学生学习环境,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在家表现,学生父母教育理念,这些平时教师不能深入了解的信息,通过家访,多的不仅仅是交流,更多的是从未有过的思考与感触。</p> <p class="ql-block">董老师篇:</p><p class="ql-block">常同学在校是一个活泼开朗外向的女孩子。在学习上,课堂能够积极发言,课下能够主动高效完成作业,对待学习认真又刻苦;在对待班级事务时总是积极、肯干,并且能够主动承担,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作为小组长,她的自制力和管理能力也很突出,协助老师管理班级也是一把手。她是一个懂事并且品性不错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走进常同学的家,通过交流发现常同学的妈妈也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有教育方法的家长。家长也是在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我们对优秀的常同学的期待就要更高一些。 </p><p class="ql-block">通过交流,我们也有了关于家校共育的几点建议:1,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2,根据孩子性格特点,学习注意力可以用鼓励的方式逐步加强,给孩子创设独立的学习环境。3.多去发现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多鼓励孩子,增强自信心。</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被家庭给予了深厚期望,通过此次家访,家长对孩子成才的期盼让我更加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丝毫不能有懈怠。之后,我也会继续与家长保持这样的方式,多沟通,深入了解,做好家校共育。</p> <p class="ql-block">张校长篇:</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晴</p><p class="ql-block">今日,李楠主任带队走访了董涵科班的常梓萱家庭。</p><p class="ql-block">从学校到孩子的家,有将近二十分钟车程。孩子的父亲在镇上工作,也承担着孩子上下学的接送任务。</p><p class="ql-block">董老师近段时间因为工作太过操劳,感冒导致的失声十分严重。尽管如此,董老师还是详细介绍了孩子在校的情况,向家长说明了家访的原因: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与孩子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出入。老师希望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掌握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进而分析判断其中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母亲老早便在小区门口等候着,一行人都感到特别暖心。考虑到董老师的身体状况,家长主动介绍起孩子的居家生活。孩子和姐姐在同一个起居室学习,注意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分散。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阅读,也很少有亲自共读的展开。孩子的母亲本身读过师范,在教育观念上并不落后。只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的探索。</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段,这样的家长占有相当的比例。有想法,没办法;有思路,少实践;有探索,缺系统。面对这样的家长群体,迫切需要学校提供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校协同不是一个口号,应该从切实的行动入手。家庭教育指导也不是一个可以零打碎敲的工作,它是一门系统的科学。</p><p class="ql-block">学校应该在这个方向上做进一步的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