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萨拉戈萨(二)

Mica

<p class="ql-block">萨拉戈萨有两座大教堂,宗座级的圣柱圣母大教堂(Basilics圣殿)和La Seo主教座堂(Cathedral)。在欧陆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中,同时拥有宗座(圣殿)教堂和主教座堂的城市并不少见,但两大教堂共同拥有教区的管理权,萨拉戈萨却是第一个,这不禁令人有些费解。</p><p class="ql-block">以前曾介绍过"Basilica" 与"Cathedral"两者之间的区别。按照天主教等级,前者等级高于后者,或者说宗座教堂属于中央,而主教座堂属于地方。</p><p class="ql-block">按照规定,Basilica(圣殿)应由梵蒂冈指定,隶属于教廷或教皇。这类宗教建筑往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精神属性。圣殿又分两个等级,特级圣殿(major Basilica )仅有四座,全在罗马。其余的归档乙级圣殿(Minor Basilica),分布于全球。作为宗座教堂还要具三个标志物:Umbrella(伞),Bell(钟)和Papal cross keys(教皇十字钥匙),一般由神职人员携带进入。</p><p class="ql-block">上图的圣柱圣母大教堂(Basilica of our lady of the Pilar)属于乙级圣殿,并且其高等级地位一经命名,便不会失去。</p> <p class="ql-block">"Cathedral"在拉丁语里为"椅子"的意思,用于宗教,特指主教座椅。大教堂是教区或主教的"家庭"教堂,教堂边上往往还建有一座主教宫,为主教的居所,同时也代表了主教的地位和权威。主教是教区的宗教领袖,主持教区的一干事务,他通常也会同时担任大教堂的神父。</p><p class="ql-block">上图是萨拉戈萨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Savior Zaragoza),常简称La Seo,词意源于阿拉伯语"坐椅",用在这里即指"座堂。该教堂于1318年升级为主教座堂,由教皇任命了萨拉戈萨总教区的大主教,一直是教区的权力中心。</p><p class="ql-block">圣柱圣母教堂在完成了升级改造后,平静被打破了。两座大教堂的信众,为了主教座席的归属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柱子教堂的信徒试图说服罗马,将主教座席转到圣柱圣母教堂来,认为只有她才佩拥有座席的资格,双方为此吵的不可开交。</p><p class="ql-block">1676年,教皇克莱门特十世(pop Clenent X)终于想了个折衷的办法,将两者合併为一个教团,合併后称圣柱圣母马利亚圣殿-大教堂(Basílica-Catedral of Santa Maria of the  Pilar)。联合教团的主教座席在两座大教堂间轮换,每六个月进行交替,总算摆平了两者的地位,平息了这场权力争夺,从此萨拉戈萨有了两座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看来,权力的诱惑在僧俗两界没有本质的区别,谁也不比谁高尚多少。</p> <p class="ql-block">两大教堂各有各的历史沿革,年龄上La Seo更老。先来看圣柱圣母宗座教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萨拉戈萨人视圣柱圣母为他们的保护神。教皇克莱门特十二世(Pop Clement XII)为此设立10月12日这天为"圣柱圣母节",正好契合了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子。圣柱圣母节为萨城最大的节庆日,为期共十天。期间,人们从西班牙及世界各地涌来,以各种活动和仪式赞颂圣母,表达对她尊敬的爱意。</p><p class="ql-block">上图所示为站在大理石柱上的圣母玛利亚,右边一帧被穿上了斗蓬(上图)。据宗教文档记载,圣母在生前最后一次显灵,就在萨城的埃布罗河畔,据此成了圣柱圣母大教堂诞生的神迹来源。</p><p class="ql-block">圣母显灵的年代为基督教初创的公元40年。耶酥基督在公元30年左右被害之后,使徒们开始履行传播福音的使命。圣雅各(或圣地亚哥,或圣詹姆斯)带领门徒来到了伊比利亚半岛传教,足迹遍布现今葡萄牙和西班牙境地。当他们来到埃布罗河畔的萨拉戈萨一带时却进展的十分不顺利,令雅各备受挫折和沮丧。1月2日神迹显现,活着的圣母(升天之前)站在根柱子上,出现在了雅各深度的祈祷中。她将玉柱交给了雅各,请求雅各环绕此柱为她建一座教堂,并承诺她会为需要帮助的人代祷。圣母显灵后的一年,在柱子圣母的位置上,雅各和门徒建造了一座小堂,这便是圣柱教堂的前身,它被认为是献给圣母玛利亚的第一座教堂。后来小堂在历史中被摧毁,只留下了雕像和柱子。再后来,教堂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直到18世纪,那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圣柱圣母的显灵随即成为了一个古老和虔诚的信仰,罗马教廷还允许专门设立了圣柱圣母办公室,圣柱广场和大教堂也成为圣母玛利亚重要的朝圣地之一,每年会有数百万人前来朝圣。</p><p class="ql-block">1434年之前,教堂为罗马式,一场大火毁的所剩无几,(也有说圣柱和圣母雕像也被毁了,现在的并非真迹)。火灾之后重建的教堂以穆德哈尔式取代了罗马式,但规模都不大。</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圣柱圣母教堂始建于查理二世统治晚期的1681年,受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堂融合了新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洛可可等多种建筑元素。1725年,建筑师文图拉.罗德里格斯(Ventura Rodrigaez)接手设计大印,他以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导,将教堂设计成中规中矩庞大的矩形,体积增大至130x67米。教堂顶部,满满当当竖起来1大10小11个圆顶,绿、蓝、黄、白色瓷砖,搭配组成重复节奏的图形。矩形建筑物的四角,各建有一座塔楼,将新古典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上图)。</p><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个欧陆的百年工程,自1681年开始建,直到1872年主圆顶和尖顶才竣工,待完成最后的润色从头至尾建了近200年。</p><p class="ql-block">文图拉的设计的确与众不同,彼具特色,与多数十字架结构的教堂相比,更为规整有序,又不失宏大庄重的气势。教堂有两个入口,分别进入主祭坛(main altar)和圣堂(sants capilla)。教堂免费,可以拍照。北塔楼有电梯升至67米高处,收费。</p> <p class="ql-block">圣母堂位于大教堂东半部,为教堂重点参观的地方,1754年由罗德里格斯设计建造,赭红色大理石建材,椭圆形外壳,造型宏伟壮观,供奉圣柱圣母(上图)。</p> <p class="ql-block">圣堂半圆弧形的祭坛上,左、中、右分別以雕塑的艺术形式描述了圣母、圣柱、雅各及信徒之间显灵的故事。圣柱在祭坛右侧,柱身覆盖着白银,一尊怀抱圣婴耶酥的圣母小塑像立于柱头上,穿着红色的斗篷(上图右)。整件圣物高不及40厘米,是否是原件并不很确定,或许真迹已在15世纪大火中被毁,这里只是件复制品。但这并不妨碍信众们的虔诚敬爱之心。圣母身上的斗蓬来自世界各地信徒之手,从千万里之外汇集到这里,式样繁多千姿百态,所以会经常更换。</p><p class="ql-block">祭坛左侧的白色群雕,塑的是圣雅各和他的门徒们(上图左)。</p> <p class="ql-block">位居正中的巨幅圣母玛利亚大理石雕像,放射着金光端坐于云端,一群双翼小天使簇拥在其周围,雕塑的左下方跪着雅各。圣母双眼望向雅各,右手则指向左边的圣柱,正在示意雅各以柱子为祭坛之所,为她建造一座教堂(上图右)。</p><p class="ql-block">圣母堂通常人很多,大多数为朝圣者,静静的坐在祭坛前很久。</p> <p class="ql-block">圣柱圣母大教堂内另一处不可错过的地方是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两幅圆顶湿壁画。</p><p class="ql-block">1772年,戈雅从意大利返回萨城,受托为教堂圆顶绘制了"上帝之名的崇拜"图(Adoration of the Name of God )。1780年,戈雅又邀在北中殿圆顶绘制了著名"烈士女王"图(Regina Martyrum 上图)。在戈雅之后,这幅画先后经过了四次修改,色彩和光线形成更强烈的对比。该画的草图现被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主祭坛自教堂西侧入口进入,一个中殿(nave)和两条通道(aisles),12根正方型巨柱支撑,圆顶,周边10座小堂(chaples),据说这是典型的阿拉贡风格。</p><p class="ql-block">主祭坛画令人震撼,献给升天圣母,由达尼亚.福尔门特(Danian Forment)制作于1511年,雪花石膏材质,外带木质防尘罩。祭坛画虽为哥特式晚期作品,却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画面主题为圣母玛利亚,中央一帧为圣母升天图。</p> <p class="ql-block">教堂大殿其中的一个柱子上悬挂着两枚炸弹(上图),那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期间爆发内战(1936-1939)留下的痕迹。这场内战被看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交战双方共和派和国民派分别代表了左右两大派势力。战争中首次出现了飞机对坦克和对不设防城市大规模的轰炸。1936年萨拉戈萨被叛军(国民军)占领,8月,共和军向大教堂投下了4枚炸弹,一枚入河,一枚落在教堂广场,两枚击中教堂,但均没有爆炸。大教堂保留下它们,为了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塔楼对公共开放,收费3欧元/人,分组定时进入。电梯上达至63米高度,之后步行可达80米处的最高点。空间狭小,有点拥堵,停留时间也有限,但视野很开阔,还是值得的(上图)。</p> <p class="ql-block">上塔时间任选,白天看的更远,夜晚华灯齐放,万家灯火(上图)。</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另一座大教常,正式名称为"Cathedral of the Savior of Zaragoza ,中文名称萨拉戈萨救世主大教堂(上图),通常习惯称它"La Seo","座堂"。</p><p class="ql-block">La seo位于圣柱广场东端的同名小广场上,位置相对逼仄,在外观上没法儿和前一座相比较,却集锦精华于内部。大教堂的结构不规整,很明显能看出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痕迹,只是感觉混合的比较生硬勉强,缺乏自然的过渡与柔和。</p><p class="ql-block">所有这些转变的背后不是政权更替就是时代变迁,被视为萨城历史进阶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看下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La Seo比圣柱老,也旧。坐落在原古罗马广场的遗址上,考古没有发现西哥特人教堂的遗迹。穆斯林在原罗马神庙遗址上建造了主清真寺Saraqusta al Baida。</p><p class="ql-block">1118年收复失地之后,穆斯林留下的丰富建筑财富,尤其是主清真寺,没有马上被拆除,阿方索一世选择了再利用。他给了穆斯林们一年的时间搬出,然后加以改建。1121年,以圣萨尔瓦多的名义祝圣新教堂落成。</p><p class="ql-block">阿方索一世去世后无子,王位由僧侣弟弟拉米罗二世继承。但他心不在王权,便将小女与巴塞罗纳伯爵拉蒙联姻,自已回去继续修行,阿拉贡王权便自此转到了巴塞罗纳王朝手中。</p><p class="ql-block">新朝伊始,万象更新,拉蒙将大部分清真寺和教堂夷为平地,并于1140年建造了一座罗马式教堂。设计布局为圣殿级,并由教皇英诺森三世授权,确定为阿拉贡国王加冕典礼所在地。自1204年至15世纪,所有的阿拉贡国王都是在此被授于武器,施涂油礼,戴上皇冠和皇家徽章及宣誓,最后一位在La Seo加冕的阿拉贡国王是查理一世。另外,皇家的婚礼,洗礼和葬礼也都在这里举行,俨然是一座皇家教堂。</p><p class="ql-block">1318年,教皇任命了萨拉戈萨教区的大主教,La Seo升级为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升级后的的教堂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增建和改造,1317-1345年,改罗马式为拥有三个中殿的哥特式教堂,保留了罗马半圆顶。</p><p class="ql-block">1346年开始建造穆德哈尔式穹顶。</p><p class="ql-block">La Seo还是一座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物。1360-1374年建的圣米格尔教区教堂(Parochial Chapel of San Miguel),全部采用流行的穆德哈尔风格。教堂现存外墙建于1374年,那是一整幅美妙的伊斯兰彩色挂毯,砖块和彩色陶瓷拼成的几何图形,与底腰线、拱形窗和圆顶装饰相结合,被认为是阿拉贡穆德哈尔风格的杰作,与其他阿拉贡穆哈尔艺术一起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图)。</p> <p class="ql-block">外墙拼图细部(上图)。</p><p class="ql-block">1683年,旧的穆式塔楼被拆除,重建了座时兴的巴洛克风格的尖塔和新古典主义大门。几番折腾,外观上似乎成了几个教堂的组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巴洛克之风欲罢不能愈刮愈烈,最终彻底淹没在了巴洛克艺术元素中。当迈进教堂大殿的那一刻 , 你完全不会意识到她有多么的巴洛克,内部的精致与外部的混杂无序形成的巨大反差,更是令人瞋目结舌(上图)。</p> <p class="ql-block">殿堂内几乎无处不在的精雕细琢和浮雕塑像,已然不似一处庄严肃穆的宗教场,而是一座富丽堂皇的艺术殿堂,难怪会被弧独星球选为西班牙最美丽的大教堂,确实绝非虚言(上图)。</p><p class="ql-block">入内参观收费,不许拍照,包括手机。因事先并不知情,仍有所获,但少许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La Seo的整体布局并不复杂,相反较为简单。</p><p class="ql-block">唱诗班位于大殿中央,全封闭式,周边分布着十几个小堂,教区教堂建在北端,外墙属“阿拉贡穆德哈尔UNESCO”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重要看点集中在一众小堂和唱诗班上,几乎各个都是精品,不用急,慢慢的看,巴罗克艺术的动感和豪华定会令你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上图为唱诗班精致的镀金大门(上图)。1557年开始建造,一直持续到了16世纪末。设计非常精美。唱诗班内共设117个橡木座椅,木雕场景展示出各种阿拉贡圣徒的故事。虽名为唱诗班但功能堪比一座祭坛。</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三面被墙封住,形成一处全封闭的空间。墙体环绕中殿支撑柱,彼此完美的融合成一体。唱诗班的墙尤其的超凡脱俗,独立成一组精美的巴洛克艺术群雕,其间分布着若干个小教堂,如此高质水平的唱诗班外墙我也是第一次见到。</p><p class="ql-block">群雕由一众艺术家共同完成,指导者为热罗尼莫.科西达(Jeronimo.Cosida),他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金匠和建筑师,因将拉斐尔的风格引入西班牙而备受赞誉,他同时也是萨拉戈萨大主教的艺术顾问,故得以在大教堂指导工作。雕塑作品的内容大多对应于小堂所供奉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介绍四座不容错过的小堂。</p><p class="ql-block">第一座,圣詹姆斯礼拜堂(上图 Chapel of St.James the Great)。 圣詹姆斯就是圣雅各,西班牙人的大圣人。该礼拜堂建于16-17世纪,非常气派。圣人詹姆斯全身立像塑于16世纪,堂内绘画出自巴勃罗. 雷耶拉(Pablo Reiella)之手。堂口极尽巴洛克艺术手法,纯白用色与内堂的暗黑搭配的十分协调,令人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圣詹姆斯(圣雅戈)以朝圣者形象示人,四根黑色大理石索罗门螺旋柱,支撑起方型天蓬覆盖,独享尊荣。他是耶酥十二门徒之一,西班牙的主保圣人,在返回耶路撒冷后的公元44年,被犹太希律王斩首,几百年后封圣。死后遗体被信徒带去加里西亚 (今西班牙西北的同名自治区),葬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那里是著名的朝圣之旅圣雅各之路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圣基督礼拜堂(Chapel of the Holy Christ 上图)。</p><p class="ql-block">该小堂位于唱诗班后墙正中,与镀金前门前后对应。这座基督小堂很是特别,只有一个庄严的祭坛。祭坛中央高悬着耶酥受难圣十字架,玛丽亚和圣约翰分立左右。</p> <p class="ql-block">圣十字架上方覆盖了一座巨大的巴洛克式镀金卷边天蓬,天蓬用四根黑色索罗门石柱支撑,似乎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中贝尼尼式祭坛的翻板(上图)。整座祭坛由数位艺术家参与共同完成,被认为是阿拉贡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雕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圣佩德罗.阿尔布斯礼拜堂(Chapel of St. Pedro Arbues 上图)。</p><p class="ql-block">圣佩德罗小堂的整体布局,等级规格和天蓬设计与圣詹姆斯的相仿,只是没那么的巴洛克。个人很喜欢这座小堂,尤其是它的用色,幽蓝色的天穹下,安葬着圣人的灵柩。</p> <p class="ql-block">佩德罗.阿尔布斯是西班牙一位罗马天主教神父,曾担任阿拉贡宗教裁判所首席检查官。宗教裁判所是西班牙君主政权对异教皈依者的甄别机构,成立于“双王共治”时期,持续了长达三个世纪,是天主教三大宗教裁判所之一。宗教裁判的实质相当于“思想整肃运动”,在阿拉贡很不受欢迎,因故阿尔布斯神父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威胁。</p><p class="ql-block">1485年9月14日,正当他跪在LaSeo祭坛前祈祷时,遭遇了袭击,三天后不治身亡,他是仅有的两位遇刺身亡的审判官之一。刺杀他的是当地反抗宗教裁判所的人和皈依犹太教的权贵家族。刺杀事件发生之后,在当地引起了民众极大的不满,以至于升级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犹运动。结果,在半年多时间内,两人自杀,十三人被施以火刑柱焚烧致死,四人因同谋受到惩罚,另有9人被处决。</p><p class="ql-block">数百年后的1867年6月29日,佩德罗. 阿尔布斯被教皇庇护九世封为圣人,移葬至这座小堂之中(上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座,圣伯纳德礼拜堂(Chapel of St.Bernard 上图)。</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阿拉贡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创作于1549-1555年间,由大主教埃尔南多 .德. 阿拉贡(Hernando de Aragon)下令,为自己和母亲安娜. 德. 古雷亚(Ana de Gurrea)建造的陵寝。全部选用雪花石膏材料,一种质地细腻且坚硬的方解石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上图左为母亲安娜的陵墓,右为大主教本人。虽然两座陵寝及中间的祭坛分别出自三位雕刻家之手,却浑然一体,契合的非常完美,不愧为一件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最后,La Seo大教堂还有一处不该错过的地方----世界顶极佛兰芒挂毯博物馆(Flemish Tapestries museum 上图)。</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位于教堂的二楼,收藏有世界上最好的佛兰芒挂毯共63幅,完成的年代在15-17世纪之间,多是由国王、主教或大主教捐赠给La Seo的收藏品,其规模和质量堪称经典,非常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萨城两座大教堂确实都很棒,各有各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特点,参观后印象深刻。相较而言,La Seo更突出于彰显教权和王权的政治地位,与统治者密切相关,而圣柱大教堂则秉承着宗教的精神属性,重在朝圣崇拜。至于你更倾心于哪一座,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你是个虔诚的信徒,圣柱圣母大教堂会是你心中的圣地,如果你如我一样热爱历史和艺术的话,一定会衷情于La Seo主教座堂更多一点。</p><p class="ql-block">有机会来萨拉戈萨,一定不要错过萨城这两座高水平的大教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