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在路上》-走进中东(上

行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今年二月一日,我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中东之旅。历时四十五天、游历中东十个国家:一路匆忙、辛苦、刺激;一路收获、感慨、快乐。都说中东神秘,神秘到不可触碰;都说中东是地狱也是天堂,但当你走近中东,在旅行的耳闻目染中,你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中东。撩开它的面纱,展现在我面前的不仅是神秘,而是它厚重的历史与文明。不到中东,不知半个世界,中东比历史更古老;不去中东,焉能认识整个世界文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东之行回来一个月了,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那些画面:贫困、战争、废墟;富裕、奢华、纸醉金迷。同一块土地,不同的命运和生活。一路走来,我在地狱与天堂的时空里切换,炼狱般的旅行,感觉心灵也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救赎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阿富汗</span></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地理位置、国际区域划分不属中东,行程中特别安排)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人口3000多万,国土面积近65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先后被多国统治和入侵。阿富汗有20多个少数民族,这些部落相互隔绝难以融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部落各自为政,基本都拥有自己独立的武装。阿富汗的现状,除国外势力强势入侵外,其国内自身的民族矛盾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历经30多年的战乱,近1/4的人口曾经背井离乡成为难民。工业、农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国家生存主要依赖外援。美国撤军后,塔利班开始执政,但至今没有得到世界的认可。</p> <p class="ql-block">  2月2日从迪拜飞往喀布尔,专门要了一个临窗的位置,太想多角度来看这个神密的国度。在阿富汗旅行,我们只有四天的时间,其主要目标就是游览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石窟佛像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喀布尔国际机场,门庭冷落,出机场,天气阴沉,空中飘着雪花,一片肃杀。在机场候机大厅,我们一行全部换上当地服装,一为更好的融入,二为安全考虑。在首都喀布尔开车走马观花先找一下感觉,然后直奔巴米扬省。</p> <p class="ql-block">  车队在喀布尔城市转了一圈,没有想像中有许多的断墙残壁,城市破旧、无序。从行驶的车辆及串梭的人群、服饰看,就如国内五六十年代的城市面貌。</p> <p class="ql-block">  只能在车上拍摄,影响了照片的画质,不能随便下车,毕竟安全还是首位。在我看来纪录比效果更为重要,毕竟这辈子不可能再返阿富汗。</p> <p class="ql-block">  前往巴米扬,180公里的路程开了近七个小时。出喀布尔就一路盘山公路,加上下雪路滑,汽车只能在公路上蛇行,大雪覆盖了一切,天地一色,分外妖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的随行警卫</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巴米扬石窟佛像群”,位于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境内,深藏在巴米扬山谷中。佛像群地处丝绸之路上,是往来欧洲、波斯、中国和印度间商队的重要驿站。它的起源是印度商人在这条路上往返,开始把佛教带入,日积月累,漫漫开始兴盛,最终形成了一个大型的佛教王国,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专门来此瞻仰过。</p><p class="ql-block"> 巴米尔佛像群远眺</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石窟佛像群,有大小不一共3000多个佛窟组成,其中二座大佛是其精髓,一尊凿于五世纪,高53米,着红色袈裟,俗称“西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之一;另一尊凿于一世纪,高37米,身披蓝色袈裟,又称“东大佛”,二尊大佛相距400米。巴米扬大佛历尽沧桑,曾经历多次刧难,最终在2001年,被塔利班用大炮全部炸毁。塔利班欠一个世界交代,这种丑陋的行为,一定会被世人所唾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大佛石窟洞,已见不到大佛的一点残迹</p> <p class="ql-block">  东大佛遗迹,仅残存一点大佛的手臂。</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佛像石窟下飘扬的塔利班旗</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镇境内的,建于六世纪的格尔格拉古城,这座保垒性的古城,后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所摧毁。蒙古军屠杀了这座古城的所有军民,在战斗中,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战死在这座古城。</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男人的表情都很冷酷、目光深邃,估计与长期的战争有关。这是我拍到的最友善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  在石窟佛像群,偶遇来此视察的塔利班巴米扬省公安局长等一行高官。对我们十分友善,临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省会驻地巴米扬镇,商铺之简陋、房屋之破旧、商品之单一,超出你的想象,犹如一个中世纪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  警卫不同意我们下车参观,在我们强烈要求下,给了我们半个小时游览这个小镇。</p> <p class="ql-block">  农村的百姓住房,好多还是居住在山坡天然的洞窟中,我们探访了几家住户,实在感到窒息。家徒四壁,几口锅、几条毯子再也别无长物。</p> <p class="ql-block">  山村女童,清澈纯净的眼神,让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的山村随拍画面,镜头中的一切,都是当今阿富汗的真实记录</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巴米扬返回喀布尔,一路是银白色的世界,雪山风光无限。白雪掩盖了一切,这是阿富汗最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塔利班的武装岗哨沿途到处可见,一路多次被查,虽然浪费点时间,但基本没有遇上什么大麻烦。</p> <p class="ql-block">  巴米扬返回喀布尔,为安全起见,晚上住宿的酒店被安排在半山腰一处原政府开会的宾馆。从大门进入到大堂要经过四道武装岗哨,行李开箱检查并且还需全身搜查。住宿的房间门都用钢板制作。安保等级之高令人咋舌。</p> <p class="ql-block">  一天时间在喀布尔市区参观。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战争原因,馆内珍藏品已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踏上这个国度很难,在这个国家自由行走更难。我喜欢逛逛集市、地摊,在这里可以见到百姓原汁原味的生活现状,闻到市井小民的烟火之气。我们在坚持,警卫也无奈,在他认为安全的区域,我们可以下车拍摄。</p> <p class="ql-block">  巴布尔花园位于喀布尔古城的西南面,依山而建,为印度莫卧尔王朝开国皇帝巴布尔所建,其死后也被葬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  喀布尔的居民住宅,50%的城市居民都住在山坡上,生活条件很差。</p> <p class="ql-block">  喀布尔街头扫街画面,这是当今这个国家首都的现状</p> <p class="ql-block">  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废除了原先女性可以上学的权利。目前女性上学只能读到小学。一群可爱的小女生进入了我的镜头。在阿富汗,宗教对女性的束缚太苛刻了。</p> <p class="ql-block">  阿富汗大饼加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  饱经沧桑的老人,典型的阿富汗男人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行程匆匆,四天的阿富汗旅行就结束了。走马观花一圈,算是对阿富汗有了一点认知了解。几天来和他们的接触,包括和塔利班士兵的接触,我对他们有了一种新的认识:这是一个热情、善良、纯朴和饱经沧桑、不惧欺凌的战斗民族,在抵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阿富汗人的血性和灵魂变得愈加坚定。长年的战争,使得阿富汗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经济被破坏殆尽。战争平息了,内外之患仍十分严峻,塔利班虽重掌政权,但至今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家要运转、百姓要生存,塔利班政府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别了阿富汗,四天的旅行,我看到了你的苦涩、看到了你的无奈。我做不了什么,只能为你祈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阿曼</span></p> <p class="ql-block">  阿曼,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一个国家。国土面积30.9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00万,1970年建国,支柱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阿曼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国家之一,这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古老国度,在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其边境线曾沿伸到阿联酋、沙特和卡塔尔。从阿拉伯半岛发现石油开始,原先半岛上的游民部落开始被英美等列强扶持,重新划分地盘,此后便有了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p> <p class="ql-block">  2月5日傍晚从喀布尔飞迪拜,转机飞到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东之行。从阿富汗到阿曼,似乎从地狱来到了天堂。阿曼整洁清静的街道、黄白色为主色调的城市建筑风格以及男士统一以白色长袍为标配的服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简约中透出它的奢华。首都马斯喀特,地处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要冲,三面环山,东南濒阿拉伯海,东北临阿曼湾,依山临水,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 建于1972年的阿拉姆皇宫,庄严神圣、金碧辉煌,是典型的阿拉伯式宫殿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与皇宫紧挨一起的顶级私人𡋾墅</p> <p class="ql-block">  葡萄牙占领时期修建的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  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这是一座极具现代化风格的建筑,用料奢华、通体白色,是阿曼最典型、最气派的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阿曼国家博物馆,这里汇聚了阿曼从古到今的文化与文物瑰宝。</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珍藏的阿曼最古老的木船。造船业是阿曼最传统、最杰出的传统工艺之一。</p> <p class="ql-block">  马斯喀特老城区的穆特拉集市,是阿曼最古老的集市。香料、香水、金银饰品以及传统的阿拉伯商品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阿曼第三大城市尼茲瓦,这座历史古城,曾是公元6-7世纪伊巴底王朝的古都,十八世纪时期成了当时阿曼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尼茲瓦古城中阿曼最古老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尼兹瓦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  阿曼最杰出的灌溉技术“法拉吉”,已存在2000多年,它能够在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下,把水输送到全国的各个地方。200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一神奇的水利系统,直至今日,当地人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古城老街,传统的阿拉伯集市</p> <p class="ql-block">  在中东国家中,阿曼有着“千堡之国”的美称,散落在全国的城堡不计其数,是阿曼人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巴赫莱城堡,是众多城堡中份量最重,其规模和气势独占鳌头,并认定为这是阿曼文明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  阿曼中部的瓦希伯沙漠中的游牧部落“贝都因人”,他们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中过着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p><p class="ql-block"> 穆斯林每天五次的祷告,不管身在何处,他们从来不会缺席。</p> <p class="ql-block">  骆驼是贝都因人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p> <p class="ql-block">  贝都因人的一家</p> <p class="ql-block">  在瓦希伯沙漠,我们坐在沙丘上,静静等待大漠落日之壮美景色。贝都因人为我们煮上了浓浓的咖啡。</p> <p class="ql-block">  阿曼北部最古老的城市苏哈尔,这个一半是沙漠、一半为海洋的滨海城市,古朴中散发着现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苏哈尔以传统造船业盛名于中东,阿曼历史上最古老的船就诞生在此。这种全部用木材制作,纯手工打造的木船,很受富豪们的青睐,他们用来做私人游艇。</p> <p class="ql-block">  玛落水洞,号称世界十大陨石坑之一。当地人说是月球上掉下来一块石头,在地上砸出了一个坑。</p> <p class="ql-block">  阿曼第二大城市:塞拉莱。这是海湾地区人们最喜爱的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  塞拉莱是世界著名的“香料之都”,在中东地区,香料是人们必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这里盛产乳香树,从树皮渗出的树脂经提炼成为乳香。阿曼的乳香闻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  乳香树</p> <p class="ql-block">  塞拉莱的“阿尔巴里德”博物馆,展示了该地区的历史和考古遗产及特殊的海事传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解说员在介绍塞拉莱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塞拉莱传统的渔巿场。</p> <p class="ql-block">  阿曼是一个低调、开放、包容的国家,虽为伊斯兰教国家,但君皇开明,女性在这个国家享有充分的自由;百姓生活安逸、社会和谐;在国际舞台上,阿曼也曝光度不高,虽在地理上扼守霍尔木兹海峡,掌握世界50%石油运输命脉,但从不挟洋自重、惹事生非,因此阿曼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最和平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也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也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与沙特、阿曼相邻,濒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也门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摇篮之一。也门国土面积52.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万。2015年爆发的也门内战,给也门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目前胡塞武装仍掌控着人口众多的首都萨那等北方大部地区,政府军控制着临时首都亚丁及部分南方地区。中国自2015年在也门亚丁湾撒侨后,关闭了使馆,目前尚未开馆。</p> <p class="ql-block">  2月10日,驱车从阿曼边境城市塞拉莱陆路进入也门,二小时的车程抵达也门边境哨卡。出阿曼较为简单,进也门就比较繁琐。因也门内战,北京没有也门使馆人员,我们手中只有也门政府允许进入也门的批文,在也门边境还需办理落地签,其次口岸没有X光机,所有行李需全部开箱检查,加上边境官员的懒散,在也门边境足足等待了二个多小时。还好没有遇上过多的刁难。</p><p class="ql-block"> 与也门边境守卫合影一张,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  在也门边境,我们又必须换上当地服装,男的比较简单,用一块布把下半身全部围住即可,女的必须黑色长袍、头部全部裹住。</p><p class="ql-block"> 我这身当地装扮,怎么看也不像当地人,真是掩耳盗铃。</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车队的武装警卫,原来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第一次身临其景,总感觉气氛有点凝重、肃杀。</p> <p class="ql-block">  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在座位靠背旁也备着一把枪。</p> <p class="ql-block">  也门的当地地陪,很有大哥风范,一身也门传统服装及佩饰。威武、友善、精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从也门边境在武装保卫下,我们的车队一路狂奔900公里,前往也门东部的哈德拉姆省的第二大城市:赛云。一路荒芫戈壁,鲜见人烟,犹如中国的无人区。途中十多次被哨卡拦停检查。好在我们的地陪老大能力通天,加上美金打点,总能逢凶化吉。</p> <p class="ql-block">  路上的武装巡逻</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一小镇简单用餐,这样的饮食将在未来一值陪伴我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车队的司机在用餐</p> <p class="ql-block">  小镇上一处清真寺的穆斯林在祷告</p> <p class="ql-block">  哈德拉姆省是也门东部的一个省,在公元前1000年,曾建立起相当繁荣的王国,其文化和历史遗迹成为也门文明的源头。在该省散落着许多重要的古迹和文物,是也门重要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赛云,哈德拉姆省的第二大城市,曾是几个王国的都城。</p> <p class="ql-block">  古城玩足球的小孩</p> <p class="ql-block">  这司机一定还未成年</p> <p class="ql-block">  古城最具特色的是:所有房屋建筑全部用泥土堆砌而成,历经岁月流转,古城依旧完好。</p> <p class="ql-block">  赛云传统市场</p> <p class="ql-block">  赛云的阿勒汗得哈传统小商品市场,除农产品外,其它商品均来自中国。</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赛云城市午餐,饭店里到处可见全副武装的食客。我心想:幸好伊斯兰全面禁酒,否则在酒精的刺激下,可能每天都会上演枪战片。</p> <p class="ql-block">  塔里姆老城的阿西亚宫和阿卡普宫,是先祖默罕默德后代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  阿勒米哈达尔清真寺,其宣礼塔是世界上用粘土建造的最高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阿依纳特小镇的苏菲神殿</p> <p class="ql-block">  希巴姆古城,世界文化遗产。是全球最古老的高楼,建于16世纪。几十米高、鱗次栉比的房屋和建筑,均用泥土、稻桔绞拌堆砌而成,没有钢筋水泥,在沙漠峡谷中矗立了500多年。这些房屋建筑,反映了古代希巴姆人杰出的建筑技艺,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人们亲切称为“沙漠中的曼哈顿”。</p> <p class="ql-block">  所有建筑上都留有小窗,这是为伊斯兰女人专门设计的: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而屋里的女人可以通过小窗观看外面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每户人家的大门前,都有一堵墙,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这种设计也主要为了女性。可以想像当时伊斯兰教对女性的禁锢已到了十分苛刻的境地。</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走近希巴姆古城,古城沐浴在初升的阳光里:席地而坐的老人悠哉着晒着太阳,小巷里不时走出的妇女在光影里显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古城玩枪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古城希巴姆落日时分,在沙漠上玩足球的少年。一招一式,比我们的国家队更娴熟。</p> <p class="ql-block">  前往哈德拉姆省省会城市穆卡拉卡,是特别军事管理区,在出赛云后遇上的第一个哨卡,就被拦住。等待了很长时间,地陪老大一直在交涉,最后来了二辆武装皮卡,外加一辆警车,一前一后为我们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驱车前往穆卡拉,800公里的路程有700公里是行驶在哈德拉玛特峡谷中,峡谷景色美不胜收,雄浑壮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陶醉痴迷,仿佛回到了美国西部。</p> <p class="ql-block">  比美国西部更叹为观止的是:沿线50多个历史悠久、全部用泥土建造的村镇,相嵌在峡谷中,给荒芜壮美的峡谷风光增添了无限生机。据考证,世界上第一条“香料之路”起点就在这个峡谷中,最早的中东乳香就出自也门这个峡谷中。</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环境下游览,气氛总感觉有点压抑。</p> <p class="ql-block">  地陪告诉我们,本. 拉登的祖父就出生在这𠆤峡谷的一𠆤村庄。</p> <p class="ql-block">  中东回来后,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有考古学家认为这条峡谷曾是“消失的古国”,未出现在任何史料记载中的“乌巴尔王国”的遗址,是有从未建过国的贝都因人所创。沿线50多个村镇几乎个个都有古迹存在。</p> <p class="ql-block">  峡谷中的“悬崖村”,建在一块高100多米的巨大岩石顶上,看上去犹如中世界的一个城堡。这里原来是个漁村,3000多年前贝都因人就在这里定居。阿拉伯半岛形成时,这𠆤峡谷还只是个小裂缝。</p> <p class="ql-block">  一丝不苟的警卫</p> <p class="ql-block">  卡夫小镇,峡谷下方这幢白色城堡,地陪告诉我:这是世界第八大富翁在这里修建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布克山村的彩色宫殿,地陪告诉我:这是阿拉伯第二大富翁投资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晚上抵达滨海城市穆卡拉,这座城市是也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是海运红海线上的主要港口。</p><p class="ql-block"> 当地的警察接管了我们的警卫任务,在他们的护卫下开始对穆卡拉古城的走马观花游览。</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  古城老街一组纪实随拍,非常热闹的一个集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索科特拉岛(也门)</span></p> <p class="ql-block">  也门的索科特拉岛,名字来自梵语,意为“极乐岛”。其位置在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群岛面积3650平方公里,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了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的动植物,有些动植物都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未曾见过的,该岛的海洋生物也非常丰富,有几百种造礁珊瑚、七百多种沿岸鱼和三百多种螃蟹。该岛一处海滩泻湖,因海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例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2月13日上午,从穆卡拉飞往索岛。每周仅有一个航班往返,主要也是方便岛民和物资配供需要。岛上除首府能接收微弱的移动信号、能有水电,其它地方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都不具备。每年全球来此旅行的人不超过1000人,且基本上是动植物学家来岛搞科考研究。</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天找一个海滩露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晚上看满天繁星、听海水拍岸。很享受这种天然、纯静的原野生活。</p> <p class="ql-block">  索科特拉岛海岸线上有非常漂亮的景色,雪白的沙滩、新奇的生物和翡翠般的海水和泻湖,它孤傲美丽着,不为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岛上的渔民以捕鱼为生,以换取日常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岛上绝大多数居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牧生活,几乎没有娱乐活动。每当日落时分,海滩边坐满了村民和戏耍的孩童,这应该是他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纯朴的岛上少年,表演欲望很强,看到这么多外来人,兴奋不已,拿出了他们的绝技给我们展示。</p> <p class="ql-block">  索科特拉岛气候非要恶劣,炎热干燥的气候也致使这里生长着全球最奇特的植物。“龙血树”是该岛最富盛名的一张名片,全世界只有该岛有此树种。</p> <p class="ql-block">  龙血树树型象一个巨大的磨姑,因树汁呈深红色,故而得名。当地民间有一传说:大象与龙打架,结果大象把龙杀了,龙的血流在地上,长出了大树。</p> <p class="ql-block">  从村树干上掉下来的深红色树汁</p> <p class="ql-block">  龙血树可用于医药、染料,也被当地用于巫术、民间魔法等,经济价值很高。</p> <p class="ql-block">  日出日落及夜晚时分,是拍摄龙血树的最佳时间,虽然辛苦,但苦中有乐。</p> <p class="ql-block">  龙血树下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  放牧的岛民</p> <p class="ql-block">  沙漠玫瑰,是索科特拉岛最吸引眼球的一道风景线。荒漠、戈壁中这一抹粉红色的花朵,给孤岛注入了生命元素。</p> <p class="ql-block">  沙漠玫瑰,外型酷似外星生物,生命力极其顽强,在没有土壤的石缝中、戈壁荒漠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埃及秃鹰,世界濒危物种,这是我在岛上拍摄到的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幼鹰看着它父亲在展翅翱翔,背景是龙血树,该岛的二个稀有物种,在一张片子中得到呈现。</p> <p class="ql-block">  岛上的天然溶洞,海上捕鱼人每逢遇上台风,都会来此避风。</p> <p class="ql-block">  我十分喜欢海钓,在岛上租上一条渔船,在亚丁湾来一次别有意义的海钓。就一根渔线加上铅坠和鱼饵直接下水。半天时间收获颇丰。晚上亲自下厨,为同行煮了一大锅鱼汤。这是上岛后吃上的最美味的一次晚餐。</p> <p class="ql-block">  索科特拉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岛屿长期以来被他国占领,並作为海军基地使用。索马里海盗猖獗时,也把该岛作为一个补充油料的基地。</p><p class="ql-block"> 苏联占领时期遗弃在海岸上的坦克</p> <p class="ql-block">  索科特拉岛首府哈迪布。街镇极度的脏、乱、差。这里有一个简易机场,航班很少,基本以满足岛民或外出打工者。岛上没有旅馆酒店,我们在首府住的也只是用集装箱改建的旅馆,可能是岛上最好的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岛上已经有了学校,也有一所阿联酋援建的医院。岛民的生活现状正在逐步好转。</p> <p class="ql-block">  这位大叔,背着羊去集市买掉。满脸由自内心的喜悦,触动了我的心灵:幸福,就这么简单,无时不在,无时不有。</p> <p class="ql-block">  在索科特拉岛,渡过了七天苦行僧似的生活。与其说是旅行,倒不如说是一种沉浸式的原始生活体验。当人回归到大自然,远离城市喧嚣时,另一种生活状态却使人感到特别清爽、朴素,纯粹,除了人的原欲,你不可能再祈求什么。</p><p class="ql-block"> 索科特拉岛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岛,虽然贫困、自然条件恶劣,但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百姓生活安宁。我想,与也门大陆相比,这里就是人间天堂了。</p> <p class="ql-block">  2月20日上午,从索科特拉岛飞往也门临时首都:亚丁。亚丁是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5年也门发生内战,首都萨那被胡塞武装占领,总统逃往沙特,原政府宣布移都亚丁。</p><p class="ql-block"> 亚丁海港,是连接欧洲、亚洲、非洲的重要桥梁。也门内战,海运业务受到严重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亚丁城市一角。</p> <p class="ql-block">  也门内战,使昔日繁华的城市被战争破坏的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老皇宫、博场馆、老市场等著名景点,如今断墙残壁,不堪入目。</p><p class="ql-block"> 废墟下的老人,当我按下快门,内心也为之一颤。</p> <p class="ql-block">  在亚丁我们走街串巷,看到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创伤,虽然目前战争暂停,但百姓还未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城市处于无政府管理状态,90%的居民生活中贫困线下。</p> <p class="ql-block">  生活总得继续,在亚丁,这样的画面经常会出现在视野中。城市百姓的这种乐观、安于现状的心态,似乎是这座城市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亚丁渔市场</p> <p class="ql-block">  亚丁的居民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  亚丁的塞拉城堡,建于11世纪,这里可以俯瞰亚丁城。这位市民,手扶摸着国旗久久不愿放下,我按下快门时,似乎读懂了此时他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从他的背影中,可以看到他对这座城市的依恋。</p> <p class="ql-block">  在城堡上,这位伊斯兰女士邀请我为她拍照。黑纱裹住了她的脸颊,露出的双眼看出她此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在亚丁塞拉城堡,当地电视台不知从那里得来的消息,专门前来采访我们一行。估计很久见不到国外游客了,这座城市与世界隔绝太久了。</p> <p class="ql-block">  在亚丁,本来只有半天的时候,因航班取消,又多停留了一天,十分难得的机会,也门旅行结束了,留下了太多感慨,十天的时间,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也门;看到了它的美丽,也看到了它的无奈和无助。我曾经试着问当地地陪:如果没有内战,也门会如何?地陪给我讲:没有战争,也门的经济发展也很迟缓,国家原来赖以生存的石油资源已枯竭。政府腐败、治国不力、宗教、种族等各种因素制约了也门的发展。也门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年4月24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