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同行,研思共进——郑州市创新街小学教育共同体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研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

为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探究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有效路径,增强教育共同体语文老师的大单元意识,4月24日下午,我校开展了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创新街小学总校副主任黄静主持,教育共同体所有语文老师参与,创新街小学总校进行现场观摩,创新街澜湾校区、创新街团结路校区、创新街花溪小学、席村小学同时进行线上观摩。 创新街团结校区线上观摩 创新街澜湾校区线上观摩 席村小学线上观摩 创新街花溪小学线上观摩 创新街小学团结路校区孙丽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一、拓展型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二、跨学科学习单元课例分享,三、教育戏剧与语文教学。孙老师详细讲解了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表述,帮助大家理解“跨学科学习”内涵,分享了北京赫德双语学校常丽华校长独特创新的“全课程”教学模式,常校长主张采用大主题,跨学科,大问题,大概念,把一到六年级传统文化的内容,搭建一个框架,通过大问题驱动,跨学科整合,生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孙老师还总结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席村小学孙光昕老师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板块分享了两个课例,第一个是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勇老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在整个课堂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任务一步步开展交流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创作科幻故事的浓厚兴趣。孙老师表示在未来写作,教师可以尝试探索从教孩子写作文,转型为教师和孩子一起做写作,尝试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在带领学生在言语困境中不断成长。 <br> 第二个是来自江苏省特级教师诸向阳 《刷子李》,孙老师认为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设定的任务群应该首先符合语文要素的要求,其次进行有效的预设,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达到运用所学方法去写的目的。 创新街花溪小学阴明丽老师就“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部分进行了分享。首先,阴老师对该板块课标内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接着就观摩学习的三节课例具体展开,分别是《蜘蛛开店》《汉字小时候--贝》《古对今》。《蜘蛛开店》一课用表情包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文中感情,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用词串的方式让学生试着讲故事。《汉字小时候--贝》则用钱币串起了前世今生,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古对今》这节课,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层层深入了解识字。最后阴老师总结张祖庆老师当天对这三节课的要点复盘,张老师强调学语言从积累梳理开始,积累和梳理要贯穿始终,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运用,而运用,则是最好的积累和梳理。 创新街小学总校曹瑞萍老师针对“整本书阅读”专项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冯老师执教的六年级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展示课。曹老师分享到本节课通过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从作者、背景、出版社、译者、书评多角度进行阅读,这是对外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的具体方法指导,曹老师总结到对于整本书阅读,在单元整体设计中,一是要注意挖掘教学价值,二是在设计情境时不仅关注文学情境,也要注意与生活情境相关联,三是体现育人的价值。 创新街小学总校郑艳娜老师分享了“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任务群的学习收获,分享的课例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的《走进四大传说》和重庆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获得者杨潇老师的《雾在哪里》。周益民老师整堂课抓住“变”与“不变”,让孩子们在《四大民间传说》的关键情节不变与非关键情节的变动比较中实现思辩,让学生去辨析情节,发挥想象,去误求是;杨老师的教学没有孤立地用某一种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方式来思考,兼顾了学习任务群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共同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春雨拂起一池涟<b></b>漪,教研激起智慧情怀,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创新街小学教育共同体定将继续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努力向下扎根,奋发向上生长!<br><br>

老师

小学

创新

学生

观摩

学习

语文

跨学科

单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