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培训学习交流

翰墨留香

<p class="ql-block">我叫ZX,文理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扶风县召公初中任教。在古甘棠树下24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对教育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也收获了一系列殊荣。7年的德育管理工作,让我肩负起从教好书到育好人的使命。这次培训,教育学院给我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虽然只有5天的时间,但收获颇丰。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收获:</p><p class="ql-block">1、合理利用时间,做到收益最大化。</p><p class="ql-block">每天早晨,5公里的校园跑,洗漱、用餐完毕后,就是与我们的同仁交流。从老同学老熟人谈起,说到职称,谈到学校的特色以及各自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交了各位优秀的同仁。然后就是在赵老师的精心管理下,用心听讲座,记笔记,参观学习。每天学习结束后,我会去不同的地方游览,感受宝鸡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重温2019年元旦越野赛的起点与终点,徒步代家湾生态公园登天梯,蟠龙大桥赏夜景,吾悦广场看喷泉,信步团结运动公园,享受城市带给我们的温暖。做到了"学好玩好心情好"的三好学生</p> <p class="ql-block">2、虚心请教大咖,认识结交新朋友。</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班主任赵广才老师,他思路清晰,对班级管理井井有条,特别是他的文章"我不怕麻烦"给我第一天就留下"从容淡定,能文能武"的印象。与他的交谈中知道他是我们98文理教育系的老校友,曾经从老师干到副校长,又上升到宝鸡教育学院执教,为了追溯“甘棠遗爱"去年专门去过宝鸡东大门的"一鸡鸣三县"(永寿、乾县、扶风)的召公镇,并在我校的千年古甘棠树下留影,可谓我学习的活教材。其二是陇县的王志军老师。从一个历史科老师到在科技创新界拥有24项专利的大咖,硕果累累,再到马云基金会的宣传人,默默的在山区教育中静待花开。其三是金台青少年活动中心和高新一中的王肖云、张安龙老师夫妻俩,王老师是我的老同学,上学时就知道她在艺术系,能写会画,特别是她的书法刚劲有力,笔走龙蛇,给我印象深刻。张老师不善言辞但身怀绝技。会吹笛子,能拉二胡,敲边鼓,唱戏,厨艺也不差。最让人折服的是:为激励学生,他业余捏的泥塑憨态可掬,活泼可爱,可谓用佛心度己度人。当然还有新福园的杨宏伟老师热情好客,风翔紫荆学校的某某某,我们组长张婧玲老师等同行们。我就不一一再说。</p> <p class="ql-block">3、不忘初心使命,学以致用惠师生。</p><p class="ql-block"> 四天的学习,让我们从陌生到相识,相知。第一天17号从权永妮老师的团建活动"暖场”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从赵老师班会课的班委会组建让大家增强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下午李春杰副院长的报告站位高,讲的透,让我们教育人应该明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及"双减″"五项管理"为什么国家要花大气力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18号听纪老将军的报告,让我领略了老一辈革命家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心系人民,甘当公仆,持之以恒,严以律已,鞠躬尽瘁,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砥砺前行,踔厉奋发。下午国家发改委李叶妍主任,给大家讲述了数字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蒋亚洪教授主要讲了元宇宙,数字分身在当前的广泛运用。激起了我对前沿科技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19号相继参观了新福园中学和宝一中高新校区,他们的德育工作开展落地有声,各具特色。社团活动支撑着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卓越发展,劳动实践课的开展让人眼放光芒,为之感慨。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德育管理者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顺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p> <p class="ql-block">第四天20号市教研室沈宏军主任站在研究的角度从世界到中国,从古代到现在,从理论到实际,给我们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新理念"。他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让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下午赵老师恢谐幽默很接地气的授课以大家熟知的唐僧、宋江为例教我们怎样进行管理,怎样学会管理艺术,上升到对"爱"的诠释。这次有幸聆听到赵老师的报告,更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晃四天己过,短暂而充实,这次培训有缘让我们走在一起,扛起了"把学校德育工作更好的开展″这面大旗。我也会将本次所学,所思内化,付诸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挖掘我校召公甘棠文化,利用我校乡村少年宫的平台“,以"良心”为教育初衷,以"落实”为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