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138, 0);"> </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欢乐购物街”单元教学作业设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单元为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昆钢一小一(1)班</b></p> <p class="ql-block">一、教材展示</p> <p class="ql-block">二、课标依据</p> <p class="ql-block"> 《认识人民币》属于“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形成初步的量感,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目标除了包含对常见的量的数学知识要求,还要关注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例如,“欢乐购物街”,不能将教学目标仅聚焦在 “认识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还应考虑将 “积极投人模拟购物活动,能清晰表达和交流信息”“会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合理使用人民币”“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等作为主题活动的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三、单元重构</p> <p class="ql-block">四、作业设计展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题1 表达小勇士——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b></p> <p class="ql-block"> 小小钱币,大大学问。向他人介绍一张人民币 (关于人民币的历史资料,并尝试了解最新版人民 币背面图案所代表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设计意图:</b><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以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大胆白信地表达出来。在介绍人民币时,学生积累了课外知识,拓展学习视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数感素养。同时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感受时代的进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题2 分类小能手——认识人民币的单位</b></p> <p class="ql-block">在看一看、摸一摸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人民币的学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生按单位不同,在整理与分类中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学生按材质的不同,知道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设计意图:</b><b>经历对人民币进行分类的过程,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初步体会以元币为主的人民币体系。不同程度地认识了生活中越来越少见的人民币。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数据意识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题3:我是小小采购员</b></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请你做个购物小当家。利用周末时问设计购物清单,和家人一起到超市转一转,玩一玩,然后采购需要用到的物品,试一试吧,你能做到的,加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设计意图:</b>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在购物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小数价格的实际意义,会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等形式,增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题4:欢乐购物街</b></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我们要开展主题为“欢乐购物”的数学活动课,需要课前准备以下两项:第一,请家长放学带孩子“进货”三种商品,每样商品的价钱不要超过10元,标好卖价(注意记录好“进货价”和卖价)在课堂上进行买卖,最后算算自己赚钱了还是亏钱了,第二,准备20元零钱(面值有5元、1元、10元、5角)。</p> <p class="ql-block">袁浩然本钱20元,进货花了30元,购买完商品,手里还有120.4元,赚了七十多元钱。</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四名同学评为“理性消费奖”,把自己的商品卖完了又购买了别人的商品二次进行买卖,自己只留下一两种喜欢的物品,很有“金融”头脑哦,稳赚!</p> <p class="ql-block">7位同学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卖了,又把手里面的钱全部花光光,名副其实的“购物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设计意图:</b><b>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会,让学生正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能够反思并述说购物的过程,形成对货币多少的量感和初步的金融素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