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城幼儿园第十期人文素养引入课程开课啦!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是所有家长、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3日,国际新城幼儿园新时代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第十期家长动员会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人文课为我们打开了家园共育的大门,在培养孩子实现自立、自强、自尊的同时,也教会了家长教育方法,真正实现了家园同步,家园共育。</p><p class="ql-block"> 最好的教育就是幼儿园加家庭,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二字,我们的孩子成长需要家长坚持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需要坚持,老师的培养和渗透,家园指导方案推送也需要坚持…….</p><p class="ql-block"> 不要急功近利,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持续培养,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家长感言:</b></p><p class="ql-block"> 今天参加了园里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家长说明会。3-6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不断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知水平,更需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校联合,共育培养。 </p><p class="ql-block"> 在此向国际新城幼儿园各位老师表示感谢,感谢老师们辛苦的付出。非常认同园长在说明会上所说,孩子习惯的养成最初就是在幼儿园时期,为孩子培养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孩子未来学习、生活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可能只是关注到孩子某一点习惯的培养,而且坚持时间不够长,人文素养课为我们家长提供方法、抓手,并能长期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和园里的老师共同配合,让孩子自立、自强、自尊!</p><p class="ql-block">国际新城园粉班</p><p class="ql-block">韩正妈妈</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4日,国际新城幼儿园第十期人文素养引入课程正式开启。</p> <p class="ql-block">  “看起来圆圆的,闻起来香香的,这个神秘的袋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第十期人文素养课程小班第一课《好习惯坏习惯,你选哪一个》开讲啦! </p> <p class="ql-block">  通过让幼儿看、闻、摸等直接体验和亲身操作的方式,区分水果、蔬菜的好坏,看行为图片,引导幼儿分辨好习惯与坏习惯。告诉小朋友要把好习惯留下,坏习惯扔掉。课堂上,老师还给每个小朋友分发了好苹果和坏苹果的图片,让孩子们分辨出好与坏,把好苹果的图片留下,把坏苹果的图片撕掉、扔掉。</p> <p class="ql-block">  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本次实验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生动体验,让孩子们建立留下好习惯,扔掉坏习惯的心理机制,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p> <p class="ql-block">  4月24日,国际新城幼儿园人文素养中班、大班课程同步开讲,现在,让我们走进人文素养中班第一课《呵护生命》。</p> <p class="ql-block">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孩子从呵护蚯蚓—呵护树木—呵护啄木鸟—呵护小狗,在活动中学习如何呵护生命;了解人与动物、植物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关系,萌发呵护生命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解救小鸟”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小剪刀剪破了困住小鸟的大网,勇于呵护小鸟的生命,机智营救小鸟。孩子们亲自感受一件呵护生命的事情,体会了呵护生命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课程从关心、呵护、帮助、爱护环境等方面让孩子们真正做一个主动关心、爱护动植物、帮助他人的好宝宝~关心在家庭里、在社会上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也是幼儿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获得的一项关键经验,学会关心可以让幼儿认为自己是个重要的人,是个能主动向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和能量的有能力的人。</p> <p class="ql-block">  学会呵护、学会帮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们在今天的课程中留下呵护生命的好品质。在帮助他人做事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真切的体验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有责任感的人,进而获得深深的成就感和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再让我们走进人文素养大班第一课《遇到问题怎么办》吧。</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有些孩子总是不能坚持把一件事从头至尾地做完?为什么有些孩子过于任性自我?为什么有些孩子缺少克服困难的毅力?为什么有些孩子对别人漠不关心?</p> <h3>  大班课程《遇到问题怎么办》从七斗的故事以及生命体验“搭纸杯”游戏中学会齐心协力、团结合作、不指责、不推卸责任。<br></h3><h3> </h3> <h3>  责任感的发展:1—3岁时,幼儿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积极寻求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这正是责任感需要的萌芽。4岁左右的幼儿会表现出更多的“自己来”,这是幼儿独立性的增强,独立解决问题成为责任感需要的体现。从4岁前后,幼儿可以开始接受为成人、为集体服务的任务,完成自己所负担的任务就是最初的责任感。到5-6岁幼儿有较强的责任感需要,表现为在幼儿园争先恐后为老师做事。</h3><h3> 成人要尊重幼儿,让幼儿“自己来”,放手让孩子独立,尊重幼儿的选择,为幼儿创设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遇到矛盾能够相互包容、互相谦让、不互相指责。要主动承担责任,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h3> <p class="ql-block">  课后,彭园长、张园长对小班、中班、大班实验课程进行点评和指导,希望老师们继续推敲课堂内容、深挖教育内涵,在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的心中植入人文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张 放</p><p class="ql-block">审 核:彭丽霞</p>

孩子

幼儿

呵护

人文

素养

家长

习惯

幼儿园

共育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