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今辉】之潘天寿纪念馆观展记

雁之

<p class="ql-block">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人生百年,我们和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视,只需要通过一幅画。 </p><p class="ql-block"> 在这人间最美四月天里,有个最美最火的展当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的“宋韵今辉”特展。37件宋元明清的古画,南宋四家“李刘马夏”首次齐聚,让人期待满满。 </p><p class="ql-block"> 4月15、16日我有幸观展,让我对中国宋画有了新的认识,真迹给人的压迫感、震撼效果,就是时间的重量,时隔800年,如对古人。</p> <h3>  宋画之状物精当、意境高妙。宋人作画首重指事造形,妙在穷情写物,其画意本乎实境,笔致发自性情,一旦笔墨做到了澄湛精微,则兴象意境皆在其中,所谓“意与境会,兴与情偕”。由是则画中情境、意兴不可分离,“物境、情境、意境”这三境皆融于一体,而兴会生发。纵观历史,画宗两宋。北宋之理、南宋之情,创造出令人流连颠倒的无尽气象。宋画“以一当百”,讲的既是它的珍贵价值,更是因为它的丰富、它的精微。后世画者无不为之辗转反侧,无不对其心摹手追。此间种种,需要我们从这次展览中细细体味,在“与古为徒”中“与古为新”,“与古相悦”!</h3> <p class="ql-block"> 一早从酒店骑着共享来到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由于我订购的票时间是4月15日下午1:00的票,这会还在早上9:00还不能进馆观展,于是乎来到美术馆旁边的潘天寿纪念馆,先来目睹一下潘老的真迹吧。</p> <h3> 当您看完整个展厅潘老作品后,你一定会感慨——-潘老不愧为现代中国画教育的奠基人👍</h3> <h3>  馆厅陈列的这些书籍都是非卖品,都是一级珍贵的。</h3> <h3>  潘天寿(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者。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h3> <h3>  此展厅主要展出的是潘天寿艺术成就——“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厅里展出了潘天寿《小龙湫下一角图》《雁荡山花图》《映日荷花别样红图》《雄视图》等经典制作。同时,展览以潘天寿的学生张立辰对先师艺术的解读贯穿始终,以原作和释读结合的方式,图像与文字、解析图并置,深度剖析潘天寿先生的中国画理法思想,帮助观众认识潘天寿画笔笔墨和构图的独特成就。 张立辰将其提出的“笔墨结构论”与潘天寿的作品相印证,一是强调笔墨的整体性,突出笔墨与构图之间的关系所在;二是突出师生的传承授受。展览现场仿若师生对谈,答问解惑,呈现中国画笔墨与构图的内核。观众不仅能在现场直接观摩原作精彩的笔墨线条,更有书籍详解、展板解读与视频解析等,以多元、多种方式展现一堂真正的美育大课。 由于时间原因,只拍了照片仅供留念。</h3> <h3>1922年《秃头僧图》94.8cm✖️172cm</h3> <h3>1954年《之江遥望图》1352✖️33.6cm</h3> <h3>1959《江山如此多娇图》72cm✖️30cm</h3> <h3>1963年《雁荡山花图轴 》122cm × 121cm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h3> <h3> 1961年《微风燕子图》,双燕的处理也极其巧妙。两只燕子左低右高,一前一后紧密相连,起到了很好的“势”的收拢效果,所以“合”的部分结实而严谨。燕子还接过右侧的款所传递的“势”,将之递给下方的柳树,同时又在左上角分割出了一个与右下角相对应的较实的空白,因此,燕子的这个高低排列组合对这张画气势的起承转合、边角经营都起到作用。</h3> <h3>  《雄视图(一)》是一幅潘天寿画作构图中“倚斜撑持”典型特点。上宽下窄的巨石岌岌可危,似乎要向右倾倒。为了让这种险峻的造景保持平衡,画面有几种处理方式:一是画幅右边上方的松枝从画外延伸进画面,浓密遒劲的松针,让人不禁联想到画外那高耸入云的苍松,松枝又与向右倾斜之势的巨石相连,似有一种强劲的力量将巨石支撑住;二是巨石上深浅不同的两只秃鹫,一只微微俯身,视线向左下方望去,另一只则扭过头来,也在向左张望,这向左的视线起到无形的向左牵拉的作用;三是画面的底部土坡长满苔藓,杂草丛生,是画面中的重要部分——整个巨石的支点,对画面的稳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正是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成就了这种寓动于静、寓奇险于平衡的造景方式,这正是潘天寿绘画中“造险破险”构图方式的完美体现:一方面造成奇险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将其矫正过来,归于平正。</h3> <h3>  1963年《小龙湫下一角图》,一般画小龙湫,多喜画悬空直下的飞瀑,潘天寿却自出机杼,独取湫下一角,从一鳞一爪中来窥见全龙。而且幽深静穆,砯崖转石,构成“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新奇意境,反觉比正面描写更引人入胜。画面中水石花草布置得很有层次,下部涧水流出画外,花露半株,见其深而无穷;上部藤蔓抱石,离披下垂,见其高而无极,从有限显示了无限,全幅以一水斜贯中间,主题很突出,实而又虚,变化中复见统一。在画面构图方面,《小龙湫下一角图》充分发挥了方形画幅的饱满和紧凑。</h3> <h3>约20世纪60年代《鹫鹰磐石图》161.7cm✖️123.9cm</h3> <h3>约20世纪60年代《鱼乐图》108cm✖️57.5cm</h3> <h3>约20世纪60年代《石榴图》58cm✖️68.4cm</h3> <h3>《雨后千山铁铸成图》</h3> <h3>约20世纪60年代《梅花芭蕉图》</h3> <h3>1948年《行书笔有误笔》145.3cm✖️28.7cm &quot;笔有误笔,墨有误墨,其至趣不在天才工力间”,这是潘先生对于“误笔”最精辟的解释,也是潘先生将指面和笔画随合互用之后。通过深入的笔墨实践得出来的宝贵经验。潘先生将“误笔”提升到理论高度,肯定了“误笔”在中国画布局结构中的审美价值。</h3> <h3>  潘天寿曾经指出:“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正是试图向观众呈现中国绘画笔墨结构的精髓,从十个方面对潘天寿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其中既包括对笔墨组合的细致阐述、对笔墨背后精神气骨与意境格调的阐发;也有对潘天寿构图特点的探讨,如对“黑白”的处理、画面气脉的起承转合、繁简疏密的节奏对比、中心边角的布置安排、款识印章的结构性作用;更有对潘天寿经典形式语言的解读,如“造险破险”“误笔误墨”等。 作为20世纪杰出的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既是一座艺术高峰,也是一面旗帜,具有超时代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他所创作的“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的不朽之作,雄强奇崛、浩大刚正,其风骨劲朗、高阔明豁的恢宏巨构,如高峰耸立,独树一帜;在中国美术学院,“传统出新”的“潘学”思想深入骨髓,与“兼容并包”的林风眠办学理念汇流成源,成为中国艺术教育和而不同的大道正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h3> <h3>【宋韵今辉】特展详情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