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p><p class="ql-block"> 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对中国人而言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熟烂于心。可真正明白其中深意的人恐怕不多,尤其是中小学生,基本上只是能够理解为诗人李白在抒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如果细读且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来进行深入分析就会有不一样的阅读感悟。</p><p class="ql-block"> 第一、二句是对眼前景色的直接描写,诗人却没有客观地描摹月光的姿态,而是虚晃一笔,“疑是地上霜”。因为诗仅仅四句共二十字,这么少的字数却要表达深厚的情感,所以写景就不必运用太多的笔墨了,即使要写也是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看似轻描淡写的绘景,实则为抒情蓄势。“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移步到床前(也有人把“床”理解为井栏),可见诗人无法入眠,“疑是地上霜”委婉地表明了时间已是秋冬之交了。这两句不能割裂来理解,连一起读便发现,月光日光其实都是象征时光,月光的移动就是时光的流逝,月光从窗外移入床前,表明时光一直在流淌,如今又是一个岁末了,给人以时光流逝了很久的感觉,诗人有多少年在外流浪已没有回家乡了。有了这样的铺垫,接着抒情,情感浓烈而又深沉。</p> <p class="ql-block"> 第三、四句是直抒胸臆,大概情不能已时皆选择这样的直接表达。第三句便用一“举”字,可供选择的字很多,比如“抬”“仰”等,可是大诗人为何 用“举”呢?一头颅何重之有不必用举呀。用“举”时一定是对象极重,诗人的头重吗?答案是肯定的。诗人曾说“白发三千仗,缘愁似个长”,满脑子的愁苦,这个头颅怎能不重呢?试想在这样一个明月当空照的夜晚,一个年轻而又潇洒的书生抒发思乡之情,难道仅仅思乡吗?</p><p class="ql-block"> 不免产生疑问,李白既然如此思乡为何不回去看看,恰巧李白此时已拥有时间与空间以及人身的彻底自由。李白怀着“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远大理想,渴望达则兼济天下,可以施展满腹的才华济苍生。可是即将步入三十而立的李白此时一事无成,他怎能回去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呢?壮志未酬的遗憾,久离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诗人可谓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 李白就是李白,几千年只是一个。我们自然不能以俗人的视角去揣摩他内心的痛苦与争扎,他曾说“吾辈岂是蓬蒿人”,人们称他为谪仙人。思乡之苦虽深重,也无法阻挡他远行去寻觅精神家园的脚步,他的家园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是在行走,不断更换带来的惊喜中,由于惊喜才有了若干神来之笔,若干诗意的组接,才是他穷尽毕生去寻找的精神家园。李白就是在这样的精神家园中得以人格的完善。我们爱李白不仅爱他充满灵性的诗句,更爱他敢于与人世一切苦难彻底决裂的豪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