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乌的美篇

三足乌

<p class="ql-block">作者国文银</p>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p class="ql-block">  果庄人物传</p><p class="ql-block">刘莫其人</p><p class="ql-block">刘莫,果庄人士,约生于1878~1880年(清.咸丰年间-)祖籍果庄北矛台人士,是现在果庄村民刘长明的老爷,以开小卖店为生,虽从未婚配,但是一直和本村一老妪姘居。 此人为人奸诈,为利事图,经常借土匪势力敲诈乡里,村民对他是即不敢怒也不敢言,就连村里的保长每月都要交他六十吊钱的保护费。果庄的几次匪患大多与此人有关。</p><p class="ql-block">1940年中共昌延联合县委员会成立,徐志甫任县委书记,在十三陵北山一带初步建立了一块小型游击根据地,为了巩固这块来之不易根据地,县委成立了锄奸队,在根据地内部开展清除匪患、汉奸、伪警察等工作。果庄隶属昌延根据地三区,锄奸工作由区游击队队长程国平负责。那时期县,区干部和村游击队都有杀人的权力,捉住汉奸、土匪、特务嫌疑人,便可杀掉。</p><p class="ql-block">1940年五月份,程国平带着两个人到村里摸情况,经过调查发现刘莫确实不是什么善良之辈,此人不但横行乡里,并且还通匪。因此他们来到果庄村公所,向当班的保长询问刘莫的行踪。</p><p class="ql-block">当班的保长是国立。那时期的保长很难当,所以经常是由村里大户轮流坐庄,抗日战争时期的保长更不好当,即要应付鬼子还要干抗日工作,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简直就是人格分裂。国立是我本家,从辈分上我叫他二大爷,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个子不高,但是很精神,留着小八字胡,抗日时期为了全村的老百姓,迫于无奈拿着小旗迎接过日本。文革时期批判走资派他也很积极,说走资派杀五头大牤牛剥出三个小牛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看来二大爷当保长时落下的的毛病,又犯了!二大爷听说要找刘莫不敢怠慢,心想我当保长还要看他的脸色,这回你威风到头了。因此立刻带程国平到北沟,把刘莫捆绑到上头院国申的院子里(村公所),进行简单的审讯后,就要拉出去枪毙。</p><p class="ql-block">刘莫有两个亲侄子一个是刘摆头,一个叫刘耳朵,听说要枪毙他老叔,就赶快来村公所找程国平,哥俩想保出他老叔,程国平见有人做保,从炕沿上站起来,操着山东口音,指着刘摆头说:你们要保他,没问题!只答应一个条件就行,保证三个月之内果庄不闹匪患,刘摆头一听是连摇头在摆手的连连说:这我们可保不了!保不了!程国平:那你们是不保了!刘摆头:不保了,不保了!等出了门,还在摇头摆手的嘟囔,保不了,保不了。从那以后落下了摆头的毛病,所以人们就叫他刘摆头。当天下午两点多钟,刘莫以通匪罪名,被押到本村东湾子,执行了枪决。</p><p class="ql-block">他是果庄被共产党镇压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2021年06月28日国文银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