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暖日迟迟花袅袅,查罕书香意蕴浓。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又在万物生长、生机盎然的季节中如期而至。读书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思想源远流长。“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垫在脚下的书本越厚,你能眺望到的世界就越广阔。经典博采百家之灵气,荟萃文化之精髓,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开展了全体师生共读《论语》活动。</p> <p class="ql-block"> 精神抖擞的孩子们——</p> 升国旗 奏国歌 <p class="ql-block"> 书籍可以丰盈我们的内心,可以涵养我们的气质,可以美丽我们的容颜,书籍还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可以修炼我们的身心,可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可以带领我们去到任何远方。美国诗人狄金森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写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可以说读书是温情的邂逅,是美丽的相遇,是最美好的事情,也是最好的学习,最好的成长。</p> 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鞠躬礼 <p class="ql-block"> 钱理群先生曾在《读书乃教育之本》中说:“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一个孩子有了浓厚的读书兴趣,他就会爱上学习,喜欢学习,即使离开校园之后,都会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一直不放松学习;有了正确的读书方法,他就会会学习,认真学习,高效率学习,发扬和秉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其他习惯再坏坏不到哪里去,成绩再差也不可能差到哪个地方去。对于一所学校,有好的阅读,才有好的教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绝对不是一所好学校,也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p> 石校长为活动致辞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这天都在举办这同一主题的活动。我们查罕扎布全体师生齐聚于此隆重举行“世界读书日,人人读论语”活动。</p> 马俊超老师领诵论语《述而第七》 齐诵《礼运大同》 <p class="ql-block">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安排2023年工作时所重点指出的。教育部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把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学校推进阅读工作提供动力和保障。学校本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读书地方,曾几何时,教育的功利已将读书的殿堂异化成了重复训练、反复刷题、反复考试的名利场,既让教育走进了死胡同,又让最该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的阅读机会,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季节,湮没了他们应有的生命光彩和幸福。</p> 祁林校长做总结 师生日常诵读回顾 <p class="ql-block"> 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群星的瑰宝,自古及今,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圣贤教诲的陶冶中成长。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文化著作中,《论语》被誉为经典中的经典,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一本书。两千多年来,《论语》中的文化思想和人生智慧,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华人紧紧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经典能滋润我们的心田,好书能陪伴我们成长。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诵</span>经典,学经典,<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经典的文化名湖里尽情畅游,让</span>经典的馨香溢满我们的校园,充实我们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