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8日—9日,“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英语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临沂第四十中学举行,我们相聚和美课堂,目睹名师风采。</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上午,著名英语特级教师,国培特聘专家,黄慧老师带来了《Seasons》(四年级)示范课。课堂上,用四首四季小诗来架构单课时的框架,以许渊冲老师所翻译的有关春夏秋冬描述的中国古诗《绝句》《村居》进行串联,把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Rhymes of spring、Sounds of summer、Harvest of autumn、Fun of winter。整堂课随着音乐的起伏,黄老师时而带我们在生机勃勃的春天漫步;时而带我们在夏季的清凉里狂欢;时而让我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时而静心聆听,听冬雪飘落,吟诗作对。这不仅是一节完美的课,更是一段曼妙的时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 黄慧老师的讲座《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考和实践》,这次讲座让我们这些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受益匪浅,更让我们眼前一亮、顿觉豁然开朗,为我们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新课标“新在哪儿”,新课标更注重了人的发展,塑造全面发展的人。通过案例分析,她明确了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意义的重要性,不管是课程内容的整合,还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紧密围绕主题来开展。单元教学的意义感和整体感,能够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获,从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随后, 多才幽默,代入感极强的马东方老师带来自己改编的绘本《红旗渠》英文版。一开始,马老师用轻松的曲调打破师生隔阂,迅速搭建语言台阶。以自身为例,循序渐进的提问:Where did East go?What did East do ?Where did you go on the weekend?What did you do?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也为文本结构化的学习做好铺垫。马老师抛出问题链,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阅读, 统整阅读, 分享阅读等方式,帮 助 学 生 在 阅 读 中 思 考,在阅读中分析, 在 阅读中理解。他在课堂传递的红旗渠精神,温暖人心,打动人心。</p> <p class="ql-block"> 马东方老师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原味英语绘本教学实践》。其幽默风趣的语言,清晰地讲解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传统生硬的教学模式,让语篇研读,领会核心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教学语言,起到学科育人的效果。老师结合新课标理念,阐述了“大观念”与“素养”的内涵。大观念指向核心素养,从原味观念、原味要素、原味活动、原味阅读与原味融合五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地讲解,我们对校本课程与绘本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味四读:原味初读、原味解读、原味品读、原味创读。原味初读:感知主题,明确内容。原味解读:解码文本,构建文体 。原味品读:拓展思维,育人育心。原味创读:创造迁移,回归生活。重视原味英语,英语教学要与学科内容融合,学科与学生认知特点融合,与学科育人融合,与实际生活融合。从故事内涵出发,体现学科育人价值,大观念指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王超老师的课例《Why do 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 race?》来自伊索寓言《龟兔赛跑》。首先,王老师通过丰富生动的肢体语言动作声情并茂的演绎了这个故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随后,他充分运用拼图式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合作、有效沟通,与同桌一起读懂完整准确的故事,促进孩子的思维发展并能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故事内容,反复品味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理解We should do things in a slow and steady way(慢而不等,持之以恒)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4月8日以刘小菁老师精彩的示范课《What's he like?》为结尾。刘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清晰,脉络清楚,学生跟随刘老师轻轻松松完成知识的生成并成功输出。课后,刘老师进行了《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主题的内容与教学建议》讲座分享,指明跨学科主题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态,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如何跨学科教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我们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4月9日第一节是赵刚老师的《TheBirdandtheTree》课例分享。在课堂上,赵老师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引导。在封面阅读时对文本信息进行猜测,分析人物关系及心情;在细节阅读时对文本进行细化,对障碍词适当进行补充和延伸等等,使学生读懂故事,讲好故事。结合赵老师课后的报告,能看出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暗含着他的思想,他提出的五个要素的文本分析:即主人公、情节、变化、结论和教育意义。课堂中,先是带领孩子们一起找出主人公bird和tree,通过小鸟由happy到sad的情绪变化,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们去整体观看视频了解小鸟情绪转变的原因,同时以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来讲解south、north、miss等新词。学生们找出小鸟伤心的原因是theworkerscutthetreedown。接着通过问题Whytheycutthetreesdown?引入thetreesareuseful这一推动故事变化的重要要素,从而开启了Whereisthetree?的寻找之旅,最后thetree变成了火苗,小鸟与大树朋友告别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 董剑老师执教的是基于整体教学的小学英语一读写课设计与实践的课例《Atthefarm》PartReadandwrite.在热身环节,老师通过游戏和歌曲进行了热身后,老师创造了MrMacDonald有一座大农场,引入参观农场的情景,创设了Mikeistheguide这一语境,从而出示了本课的Objectives:Howtobeaguide?并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围绕这三个任务展开。在Pre-assessment环节,以两个农场分区Ontheanimalfarm和Inthevegetablegarden,引入了关于动物与蔬菜等词汇,采取了问答的形式进行了学生们先备知识的课前摸底和激活旧知。在复习过词汇之后,董老师招来的志愿者带着学生从动物农场转移到蔬菜农场,以WhereisMike的问题进行引领,让学生们关注语言的本身,真正的理解this、that、these、those的远近不同含义。接下来改变Mike的位置,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同一幅图的配话改写。在Post-assessment中学生学习到MrMacDonald身上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与人格得到完善与提升。随后,董老师在其讲座中,强调英语课程应该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发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p> <p class="ql-block"> 戈向红老师带来的绘本课是《Thelittleredbus》,采取的是使用时间顺序进行文本结构的解读,Atthebeginning、Attheend、Inthemiddle的顺序进行了整个教学。在课后的报告中,我才领悟到这就是戈戈老师提到的多次阅读的目的,第一次阅读是让学生们理解故事的Mainidea,第二次阅读选取了Atthebeginning、Attheend两个重点部分,让学生们理清了时间线,引导学生们思考文本中的事件和情节的关系,即由oldredbus到newredcaravan的转变。由此展开了Middle部分的第三次阅读,以问题链Whofixedthebus?Whycantheyfixedthebus?Howdidtheyfixthebus?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思考文本背后的含义。另外使用了Reader’sTheatre和thinkandtalk两个活动,让主人公说话,让redbus说话,只有学生们深入体会了角色的心情和语言,才能学生们理解和感悟文本背后的育人价值。本课最后的Check-Plan-Work-Succeed的育人价值就在绘本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生成了。课后的《基于学习活动观的文本解读和教学建议》讲座,戈老师围绕课例《Dadforsale》介绍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学习活动观,她强调我们要在课程中不断落实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在阅读文本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在每个层次提出的问题都是与文本相关的问题,让我们对绘本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他们的课堂与专题讲座,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继续以课标为引领,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