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远看大王峰</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i><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大红袍•熏鹅</span></p><p class="ql-block">武夷山下,我们住的酒店门口西边是一条进老镇的公路,现在的老镇,叫三姑度假区,属武夷山市,抬头见到的大王峰在公路西侧,直线距离好像并不远。</p><p class="ql-block">武夷山区,盛产茶叶,坐在车上,看到重重叠叠的梯田,都是茶树。这里产的茶叶,大红袍最有名,街边的小茶厂到处可见。街边的宣传栏上,“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大文章”的文字醒目。理所当然,产茶、制茶、卖茶成了当地最大的产业。</p> <p class="ql-block">宋街</p> <p class="ql-block">茶神武夷君塑像</p> <p class="ql-block">武夷君塑像武夷宫内的千年老桂树</p> <p class="ql-block">来武夷山,当然要进武夷山景区看看。武夷山的景点多矣。有多个景点都突出了茶的主题,让人感受到古老的茶文化。竹阀顺水由九曲飘流到一曲,上岸,进入一条名曰“宋街”的仿古街道,品茶卖茶是这条街的特色。顺着宋街,来到“武夷宫”,这是一处祭拜茶神武夷君的庙宇,殿宇庄严,古木森森,殿中一尊塑金长须老者为武夷茶神像,茶神面带微笑,双目远眺,不知在思考什么。殿外有宋朝时种的老桂花树,有一石刻“中华茶神武夷君赋”,说:……茶史悠悠五千年。历三古而尊三元,上古茶祖神农氏,中古茶神武夷君,近古茶神陆鸿渐……</p><p class="ql-block">景区内,许多合适的空地,都种了茶树,茶树扺腰高,树旁的小牌上写着茶树名称:大红袍,金骏眉,肉桂,正山小种,水仙……还未发新芽。</p> <p class="ql-block">当年徐霞客就是从这里登大王峰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当年徐霞客的足迹,爬上了大王峰。大王峰虽只有530米,有石级,却陡,险,窄,爬山的主流是天游峰,这里人少,有人半途而退,说太难爬了。我们不畏艰险,登上了山顶,顶上有一钢架的电信高塔,塔身上书:恭喜您已成功登顶大王峰。</p> <p class="ql-block">印象大红袍演出</p> <p class="ql-block">演出时的大王峰背景</p> <p class="ql-block">茶,是武夷山的魂。武夷山以茶扬名。晚上,张艺谋等三人导演的大型演出《印象大红袍》,更是把茶文化做到极致。山水实景,360度旋转的观众台,气势恢宏,集声光电于一体,以茶为主线,讲述了大红袍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一读书人路过这里病倒在地。山里人为救他,入深山,采来上好的茶叶煎茶给他喝,治好了他的病。读书人进京赶考中了进士,皇帝赐他大红袍,他却恳请皇上赐武夷山的茶叶名为“大红袍”。从此,武夷山的茶叶就叫了“大红袍”。演出是舞蹈加解说,如更好地在演出时让观众知道、进入、理解剧情则更好,只有热闹与视觉的震撼,是不够的。</p> <p class="ql-block">大红袍山崖旁的茶亭</p> <p class="ql-block">装模作样采个茶</p> <p class="ql-block">挤在一起的六株大红袍老母树</p> <p class="ql-block">六株大红袍老母树的牌文</p> <p class="ql-block">由演出知道武夷山深处有几株古老的大红袍母树,已成为一景,景点就叫大红袍。我们从桃源洞去大红袍。路很远,有一大段峡谷。谷底的路却宽敞,路边摆着大小盆景,见缝插针地长着一小片一小片茶树。往返大红袍的人很多,都为了看这几株古老的茶树。听回头的人说,这就是古大红袍母树啊,想不到。</p><p class="ql-block">古大红袍母树是个什么样子呢?临近了看到人头攒动,路边顺山势建了茶坊,几张茶桌,几个茶椅,几位小姑娘,茶桌上一小牌,写着:不品茶,不入座。一个宽阔的大看台,好多人在拍照,人们抬头仰望着对面的山崖,山崖上几株绿树挤在一起,那就是古老的大红袍母树!旁边的崖边上有三个石刻红漆大字“大红袍”。这几株大红袍,可与我心中的武夷山深处的古老的大红袍母树的形象相去甚远了。粗细大约如人的胳臂,也就二三米高,倒也青枝绿叶。看台边立着一石碑,碑上写着:大红袍记。文字告诉人们大红袍的故事。说:……长出六株茶树 茶树饮露 沐风 日晒 雾浸 形如娥眉 芽色紫红 这就是大红袍母树 在此已经数百余年了 本是平常之物 坚持得久了 使岩骨花香 成为神灵 今母树在石崖 如同神龛 六株列坐若圣贤 而无性繁殖的茶丛已遍布山间……啊,子孙已遍布山间,怪不得称之为老母树呢。听到旁边有导游对游客说:政府用一亿人民币投了保险,对它进行安全管护,责任重大。我们也纷纷拍照,以为留念。回到旅店,我们都买了一斤大红袍,也不知正宗不正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武夷山的特色熏鹅</p> <p class="ql-block">熏鹅是武夷山的特色。武夷山旁边的老镇现在叫三姑度假区,镇上到处都看到“正宗熏鹅”的大字招牌。广告上,盘中通体金黄的鹅身,让人垂涎。卖家都说是正宗的,谁家是真真正正的正宗的呢?我们在一家小饭店尝了尝,别有风味。与我们这里的黄珏老鹅,菱塘盐水鹅完全不同,是一种你想象不到的滋味。武夷山熏鹅的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一道就是熏制。用大红袍茶叶,糯米,米酒放入锅中,加水,上面架上抹了辣椒粉等香料(有辣,微辣,不辣)的熟鹅,熏制而成。在武夷山,茶叶可以打开你无限的想象,除了泡茶,还可巧妙地用它制作各种美食,熏鹅便是其一,被称为“天下一味”。吃在嘴里,糯米香,米酒香,更有一种烟熏的茶叶香,在口中弥漫开来,让食者忘不了。</p><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寻常茶话》中写道:“四川的樟茶鸭子,乃以柏树枝,樟树叶及茶叶为熏料,吃起来有茶香而无茶味。”描述了樟茶鸭子的熏制过程中使用了茶叶。汪先生是到过武夷山的,不知道他可曾吃过武夷山的熏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