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印象之一探访不秃岭古长城及隘口

胖鱼虫

<p class="ql-block">   知道井陉西沟村的不秃岭古长城、隘口,离不开一位在井陉县测鱼镇工作的未曾谋面朋友推介,让我这几年一直心心念念想了解、想说点啥。</p><p class="ql-block"> 一直挂念的主要原因是,不论是我所知道和走过的井陉古长城、古隘口,还是清雍正、清光绪、民国,还有2006版或2012版《井陉县志》的记载。井陉古长城自白土岭向南到杨庄截止,共长5569米,七个隘口,并不包含井陉县石门村的石门隘口和位于井陉县最南端测鱼镇西沟村的不秃岭古长城和隘口。石门村的石门隘口我在《井陉印象之一石门锁钥》中做过介绍。但不秃岭古长城和隘口可以说一无所知,这是我探究的起因和动力。原来,井陉县测鱼、龙凤山、西沟等21个村,在过去的历史上均属山西平定县管辖。1956年3月,根据中共山西省委总号(55)193号《关于平定县杜家庄等6乡划归河北省井陉县问题报告》的批复,将测鱼、龙凤山、西沟等21个村划归了井陉县,包括晋冀交界的不秃岭一带。</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位于井陉县松树岭的井陉长城碑刻正、反面。</p> <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6日,一扫多日的沙尘暴,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是个出门游玩之日。为了探访古迹,寻找答案,约上朋友。自井陉矿区出发,驱车向井陉西沟村前行。</p><p class="ql-block"> 走平涉路,穿七狮村、景庄、张河湾水库等近几年旅游胜地,在南蒿亭村跨桥向西就离西沟村不远了。但过桥不久,一处登峰观赏美景之处不可错过,视频为所拍景致。</p> <p class="ql-block">   经查,井陉西沟村位于南蒿亭村西偏南四公里处。甘陶河西侧东西沟内,俗称“十里长街”。属山地。清同治年间就有此村。因传说穆桂英曾路经此沟喂马歇息,拴马石上留有马蹄印(遗迹尚存)。故以此得名“马蹄石沟”。原归南蒿亭管辖,民国初年单独设村时,因此沟位于南蒿亭西边,故以方位改称为西沟村。</p><p class="ql-block"> 西沟村的村落狭长而零星,几户人家聚集一处,三三两两,座落在曲折细长的十里山谷之侧。绵延不绝的山峦起伏不定,山上的树木郁郁苍苍,苍黛凝重。错落有序的梯田分布在山体两侧,芳草青碧,翠如林海,显得整个村庄静谧而安祥。忽见几辆轿车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一侧,一问才知,一户人家正在娶亲,真是一个田园风光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所拍村中南侧山峦景色。</p> <p class="ql-block">  西沟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   穿过十里长街继续向西,两侧的山体由宽变窄蜿蜒而行,水泥路面的尽头是大小不一的石砾组成的道路,起起落落、高低不平。即是河道,又是通往山西平定娘娘庙村的公路。走在此处,不仅心疼自己的坐驾,也疑惑当地的百姓是如何往来于山西、河北!</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石砾路旁的一座不知名小庙,但庙边长在石头上的一颗柏树印象深刻,挺拨而粗壮,估计没有一千年也得大几百年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能准确的找到不秃岭古长城及隘口,几经打探,由一位年长几岁热心老兄的带领,引我们去寻找村中百姓口中的“城墙”和“阁”,即长城和隘口。</p> <p class="ql-block">   走在峡谷河道上,只觉峡路绵长,两侧壁立高深,峰峦陡立,峥嵘险峻,树木森森,很是冷峻。不禁让我想起清代藏书家、诗人、书法家赵执信的《井陉道中歌》。曰:晚云挟雨风不休,井陉古道行人愁。未知驻足竟何处,群山来往相遮留。初缘细路行逾上,风中一线秋空浮。径回两壁竞奇诡,坐令溪谷成深幽。久行只畏前路绝,下视寻丈何能投。失势忽落不自觉,天宇顿被苍崖收。四围树石怒相向,森然拏攫纷蛟虯。人如回飚激下叶,马拟古栈穿猿猴。已觉心气俱沮丧,敢云追蹑穷冥搜。嗟乎绝险天所设,左车当日真良谋。如何旗鼓走水上,戏下反致成安头。古来成败两寂寞,山川满目增烦忧。道旁战垒野花放,雨余山鸟鸣啁啾。</p> <p class="ql-block">   从西沟村西不知名的小庙继续向西走了约一里多地,在村民老哥的指点下,终于来到了已拆毁的位于半山的隘口处。据这位村民介绍,隘口建在山坡之上,可延山坡拾级蜿蜒而上。隘口原本存在,可惜不知何故村里给拆了,只留下蜿蜒的山路可达长城。据他讲,测鱼镇这一片原属于山西平定,到山西娘娘庙村方向的路是穿过隘口沿着山腰走的,俗称驾山走,路过古长城,通行人和骡马,并不走现在的河道路,70多年前河道多长流水,行者皆需沿着山腰翻走。娘娘庙村的人也会到测鱼赶集,来回得一天。</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掩映在荆棘之中的不秃岭隘口</p> <p class="ql-block">   不秃岭隘口,西距平定东回镇娘娘庙村约三四公里,东距井陉县西沟村约一公里,当地人称此地为口坡或不徒岭,也有叫不土岭的,据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刊刻问世,曾任巡按西关御史,巡察居庸、紫荆、倒马、固关四关的王士翘所著《西关志》记载:“不秃岭”隘口,属“故关新城隘口”三十三处之一。《西关志故关卷之一关隘》记载:“(不秃岭口)北至关(故关)一百四十五里,山西平定州地方。外口紧要”。据《西关志故关卷之二城池》记载:“不秃岭口,正城一道,过门一空。《西关志故关卷之二军马》“不秃岭口有常守民壮七名”。</p><p class="ql-block"> 据一通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观音堂碑记,不秃岭修筑有城墙堞楼,为晋冀关隘要冲。</p><p class="ql-block"> 下面一图为立于固关的隘口分布图“固关图论”,从中可找到“不秃岭口”</p> <p class="ql-block">   下面几张图可清晰看到隘口两侧残存的城墙,层层石块垒砌,犹见当年风貌。</p> <p class="ql-block">   此处应为隘口门洞之处,</p> <p class="ql-block">   通过门洞向西,是一条人工修建的虽不平整但也算好走的山路,应该是过去的古驿道。继续向前,寻找长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   走在山路上,青松翠柏,峡壑沟深,崇山峻岭,巍巍太行的想法油然而生,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感觉最为贴切。</p> <p class="ql-block">   在山中行进发现了似一排人整齐地站在崖旁的石头,头戴帽子,虽高低不一,但非常专注地注视前方。朋友们开玩笑地说:“大山里的石人都列队欢迎大家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山路弯弯,两旁的荆棘都已长出了新芽,远处满山的黄栌树、野桃树枝叶繁茂,迎风飞扬。和朋友约定,深秋时一定再来,与红叶相会。</p> <p class="ql-block">   绕过一道山梁,向上攀登不远,就可看到一块大石立于路旁,两个水洼镶嵌其上,是否是史前时期的冰臼,不敢胡说。</p><p class="ql-block"> 大石旁建有一座小庙,庙前长有一颗粗壮的黄栌树。听村民讲,这棵黄栌己有几百年之久,但看树上未见标示年代的身体牌,不知何故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山神庙,有重修碑刻一通,记载了重修过程和捐款人名和款额,可见大部分捐款人是山西平定娘娘庙人,重修时间为清同治六年四月二十三日。</p> <p class="ql-block">   庙前的古黄栌树虽不很高大,但是我见过最粗的黄栌了。量了量,直径怎么也有五六十公分,一个人恐怕是抱不住的。看着这棵长在石头之上的古黄枦,树干粗壮已有中空,高大扭曲的主干,稀疏而错落有致的树杈难掩岁月的沧桑。阳光下新长出的已不太致密的新绿树叶,也撑起了一片清爽的绿荫。仰望这颗老树,会让你感觉到时间的漫流、岁月的烙痕。</p> <p class="ql-block">   站在庙前的空地上四周望,西边另一座山梁之上的明代长城和烽火台遗迹映入眼帘,干寻万找的努力没有白费,累和汗水都化成了激动和幸福!</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不秃岭明长城北接井陉石门村长城段,拐个大弯向南离开井陉进入河北赞皇、山西昔阳的九龙关。它是内长城井陉长城段现存的最南端,也是阳泉段长城的最南端。也是历史上太行山青石骡马大道的又一个延续点,不秃岭明长城现存长城20余米、三四米宽、一二米高。存有烽火台一座。</p><p class="ql-block"> 从庙前的小路顺山间可以走到长城边,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只好作罢。用手机和朋友冬弟的大蚊子拍下不秃岭长城的身姿吧。</p> <p class="ql-block">   长方型的烽火台</p> <p class="ql-block">  烽火台旁依稀可辩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上下来,已是午后2点,中午饭是吃不成了。继续向西,去看看平定娘娘庙村吧。</p><p class="ql-block"> 平定东回镇娘娘庙村,位于平定县、井陉县、昔阳县两省三县交际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古村落,原名乱塚。有汉槐一株。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平东(路南)县政府驻地。</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平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娘娘庙村古槐,相传为汉槐,距今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   村中的玉米粮食垛。</p> <p class="ql-block">   娘娘庙村中的古戏台</p> <p class="ql-block">古戏台对面的官房(或称闲堂)。</p> <p class="ql-block">   娘娘庙村中比较考究的石头二层楼侧面。</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行程虽然有点累,却也完成了一大心愿,算是圆满,待到秋日再相见吧。用朋友冬弟的大蚊子所拍的视频做结尾,很是恰当,来欣赏欣赏西沟村的大美自然凤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