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2日下午,由定兴教师进修学校范树忠校长石春友主任陪同奥鹏教育的蒲立娜和本次指导专家胡楠楠老师来到北田中学,对北田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进行诊断和专家指导。</p> <p class="ql-block"> 会议由北田中学马校长亲自主持。他先对本次与会的专家领导进行了介绍,特别介绍了此次指导专家胡楠楠老师,胡楠楠老师是邯郸市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河北省省级骨干教师、河北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专家、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国家主讲教师。随后马校长介绍会议议程,会议共五项议程,一、由马校长介绍学校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的基本情况;二、由北田中学孙伟华主任进行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详细汇报;三、教师展示微能力点达成案例;四、专家诊断点评;五、由定兴进修学校范校长进行工作指导性发言。</p> <p class="ql-block">指导专家胡楠楠</p> <p class="ql-block">奥鹏教育蒲立娜老师</p> <p class="ql-block">定兴教师进修学校范树忠校长</p> <p class="ql-block">定兴教师进修学校石春友主任</p> <p class="ql-block"> 马校长对学校的建校历史,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构成,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和学校的新技术2.0提升工程发展现状,做了简要汇报。</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北田中学孙伟华主任,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他主要从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教师情况介绍了学校概况。从科学规划,整体布局;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创新应用,内涵发展几方面介绍了学校的推进实施工作。介绍了学校的管理评价工作。最后,对学校前期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进行了经验共享。在实施推进过程中,重点打造了三支队伍,介绍了能力点的遴选过程,以及如何立足课堂,建模立制,多课联动助力研修。将教师的研修成果建立学校校本资源库,努力促进学生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全面提高信息素养,不断总结完善各项制度,形成支持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管理评价中,我们建立了教师考核制度,在教学设计和备课当中,都有明确的技术能力的要求,每年部分优秀教师要录制信息技术融合课,记入年终考核,同时,结合奖惩和公示制度,为信息技术工作提供机制保障。</p> <p class="ql-block"> 孙主任重点对前期的信息技术工作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经验共享,前期工作可分为五个阶段,一是硬件使用课件制作阶段;二是以微课为依托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三是一师一优课录制及微课水平的提升;四是网课培训;五是平台化操作培训。几年来各位教师培训中受益匪浅,多人获得微课大赛省市级级奖励,一师一优课一人获部级优课,三人获省级优课,50多人次获市级优课。学校教学水平逐年提升,综合考评稳居同类学校前列。</p> <p class="ql-block">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提出自己在信息技术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中的困惑,如何将微能力点结合学校的教研教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现在的多媒体环境下,如何达成智慧教学环境中的微能力点?</p> <p class="ql-block"> 下面几位老师展示自己的微能力点达成情况。首先,邵会博老师从技术的角度,展示了B1微能力点信息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邵老师介绍的是问卷星,明显感觉到她的技术娴熟,使用非常流畅。</p>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介绍的微能力点是A5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她从自己的课例入手,展示了,如何融合技术手段,创新教学策略,得到了专家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 路敏民老师选择的微能力点是B2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她重点从什么选择该能力点,如何设计,制作工具和预期效果,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展示了自己的全等图形微课。</p> <p class="ql-block"> 许艳蕊老师同样选择的是B2微课设计与制作,她从为什么选择,用到的工具达,成的效果几方面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同时展示自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般过去式</span>》一节微课。</p> <p class="ql-block"> 最后展示的是张梦瑶老师,张梦瑶老师展示的微能力点是A2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她从选择能力点原因,课件制作流程,以及如何使用动画已达成教学效果,几方面进行阐述,同时谈了自己对课件制作的认识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 指导专家胡楠楠老师首先对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作汇报进行点评,她肯定了我们之前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工作。同时,向孙伟华主任提出为什么选择这些能力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以学定教以及过程综合性评价些问题难点来进行能力点的选择,同时,为什么要选择小组合作的组织与管理,以及跨学科活动设计这些能力点,主要是为了改变教学策略,形成学习目标,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更多的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落实新课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对邵会博老师的问卷星的使用提出自己的见解,应该把问卷星反馈出来的问题再反馈到教学当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与技术深度的融合,提升教学策略,也可以将问卷星这些问题整合在一起形成资源库。</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对谢志华老师能力点展示的意见是学生的实政追踪,课下自主搜索都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能力,能把导入的亮点发挥出来,但尽量一个画面,一个人播报,建立与新闻联播的关联,使学生更有兴趣。同时也可以使用聚焦放大的软件工具,突出新闻内容。专家还指出,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内化于心,技术展现的是教学理念,最终要落地于学生。</p> <p class="ql-block"> 胡老师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提出以下几方面问题,微课的使用可以是课前翻转课堂,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复习巩固。如果课中使用时教师的讲解能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就不必使用微课。微课的制作要做好前测,建立前测学习单,在进行微课录制时,知识点不宜过多。</p><p class="ql-block"> 在对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中,胡老师提出,数学教师应该熟练使用几何画板和演示文稿,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同时,课件当中最好能设计交互性的,学生能进行操作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最后,胡老师针对孙伟华主任提出的两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关于如何更好的助力教学,可以看每个能力点的能力描述中的要求以及它的实施建议,每一句话都对助力教学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意见。对于智慧环境当中的微能力点,达成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逐步实施,是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也可以进行探索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类的学习,以提升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能力。研修微能力点时也可以由骨干团队教师做好课例进行研修学习。</p> <p class="ql-block"> 蒲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在于诊断,指导,打磨,实践,最后行成成果用于示范校成果展示。</p> <p class="ql-block"> 教师进修学校范树忠校长,对我校工作进行指导,他提出,首先要求全体人员要提高认识,知道网络信息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产物,好积极学习,跟上时代脚步。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时,也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同时要发挥好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使所有人都能够普遍提升信息化素养,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达到技术上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马校长最后进行了表态性发言,表示将专家的指导建议传达到每位教师,努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助力学校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专家在最后给我们的实施方案建议是,提炼自己的模式,做到定模,选点,学研,展新。在优化模式、翻转课堂、项目学习、在线学习和数据驱动学习订好自己的模式,围绕主体展开研修,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忙忙碌碌中,本次活动结束了,但专家精准的诊断和点评,使我们感觉震撼的理念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转变教学策略的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技术最终服务于教育教学,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上。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提升自己的意识和水平,通过研修活动,提升微能力达成水平,努力行成研修成果,更好的服务于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