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感受明清建筑文化”兴镇中心小学研学活动纪实

蒲城县兴镇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用旅行的方式来学习,对外读懂世界,对内看清自己。研在途、学在途、乐在途。踏着充满活力的步伐,顶着明媚的阳光,兴镇中心小学组织了以“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感受明清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p> 开营仪式 奏唱国歌 <p class="ql-block">  雄壮的国歌响起,全体师生整装肃立奏唱国歌,“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雄壮的国歌回荡在校园, 同学们的内心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油然而生!因为,国歌代表着我们的声音,代表着我们的使命。代表着我们必须要勇往直前的信念!</p> 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了确保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完美举行,李主任对大家提出几点要求,他希望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同时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还要听从教官和老师的指挥,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珍惜好这次研学机会,用丰硕的收获来回报学校、回报家长,回报自己!</p> 授旗仪式 <p class="ql-block">  原校长隆重的授旗仪式,为研学之旅拉开帷幕。</p> 宣誓环节 <p class="ql-block">  在教官的带领下,同学们的一声声呐喊,振奋人心,气势磅礴,展现了兴镇中心小学的蓬勃之姿!响亮的誓言在宣告着这段美好的研学旅途即将开始!</p> 整装待发 <p class="ql-block">  离开校园,师生们分别乘坐七辆豪华旅游大巴车,浩浩荡荡。一路上,孩子们像笼子里放飞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开心极了!同学们伴随着欢声笑语共赴关中民俗博物馆。</p> 旅行开始啦 <p class="ql-block">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车程,同学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教官和老师一起清点人数,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安全。</p> 参观篇(一) <p class="ql-block">  一踏进博物馆那外形古朴的大门,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民宅群中。</p><p class="ql-block"> 每一道纹饰都是一次文明的触碰,</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标本都是一个不朽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每一件藏品都是一段历史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建筑都是一本石头的史书,</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关中民俗博物馆,这里珍藏着文明的精髓,文化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赵家门楼。“品”字形门楼建筑,上下两层,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13米,门洞中开,两边附带侧门,整个门楼高大雄伟。</p> 诗词大赛 <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古诗词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比赛内容涵盖了小学生必背的近百首古诗词和一些古诗词常识。比赛分为必答题和集体抢答题,比赛中,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战的老师和同学们鼓掌声和喝彩声源源不断。让<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词大会走进我们身边,让书本的知识活起来,同学们跟随着主持人的节奏用心赏析祖辈的名篇佳作,</span>激发了同学们对古诗词的喜爱,在比赛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p> 梨园学唱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华阴老腔,磅礴的气势,豪迈的唱腔,被称为是“黄土地上的摇滚”,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华阴老腔非遗艺人的讲解下,认识了们民间乐器,一起学唱了几句,“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板凳低板凳都是板凳……”,还真挺有意思的。</p> 拓片文化 <p class="ql-block">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记录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极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老师现场示范,鼓励孩子们动手操作,然后结合拓制图案,给同学们讲述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引起了小记者们浓厚的兴趣。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这传统的活动,被它的魅力所感染,在他们一次次认真的拓印下,作品终于完成啦!看他们多开心!</p> 能量补给站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早上的参观学习同学们早已饥肠辘辘,看着丰盛的食物都狼吞虎咽起来,饭菜真香,大家吃得干干净净,光盘行动,一点也不浪费。</p> 参观篇(二)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关中明清民居建筑、劳动工具、兵器、传统婚嫁、风土人情、民间艺术等文化特点。体味古人工匠精神、劳动人民的智慧。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座院子都讲述着主人的故事;每一副对联都有深刻的含义,教育子女耕种、读书、勤俭、忠诚,美好的品德是家族兴亡的根本。每一幅壁画到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r></p> 制作biang biang面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biangbiang面为一无名秀才所造,当时那位秀才在赶往咸阳的途中路过一家面馆,听见里面传来“biang—biang—”的声音,秀才便走进去要了一碗裤带面,吃完后无钱付账,便以书代之,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biang”字,从此,“biangbiang面”也名遍关中。</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亲自动手制作“biangbiang面”,体味“biangbiang”二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面条像裤带,声音biangbiangbiang”。</p> 拴马桩站 <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老师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民俗博物院里有很多的拴马桩,这里的拴马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拴马桩不仅有拴马的作用,还有镇宅辟邪的作用,也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p> 景点花絮 <p class="ql-block">  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开展博物馆研学活动,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知来处,明去处。如果博物馆蕴涵着历史的坐标,那么教育则寄托着未来的希望。此次博物馆研学活动,在这个美好的春日,带领孩子们鉴往知来,愿孩子们: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罗迪</p><p class="ql-block">审核:李雨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兴镇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p>

研学

同学

博物馆

古诗词

兴镇

拴马桩

关中

民俗

中心小学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