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生轩辕,踏青祈福,愿君平安

王建华

<p class="ql-block">“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今天是2023年4月22日,癸卯兔年农历三月初三,迎来了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这原本是用来纪念黄帝的节日。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上巳节又变成了女儿节、春浴日、四大鬼节之一,更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是什么?八成人都会说是七夕。没错,七夕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但它不是最早的,上巳节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p> <p class="ql-block">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p> <p class="ql-block">“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p><p class="ql-block">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宋代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上巳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p> <p class="ql-block">三月三上巳节与九月九重阳节相对应,正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一个在暮春,一个在暮秋,踏青和辞青也随之进入高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节日习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祭轩辕</p><p class="ql-block">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传说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p><p class="ql-block">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会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成为华人世界极具影响力和标志性的文化名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抢花炮</p><p class="ql-block">农历三月初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荠菜煮鸡蛋</p><p class="ql-block">民间有“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农历三月三,摘荠菜,煮鸡蛋,“中午吃了腰板好,下午吃了腿不软”。荠菜也被俗称“聚财”,菜煮鸡蛋,吃了石头都踩烂,意思是在三月三吃了荠菜煮鸡蛋之后,身体会愈发的强壮,强壮的能把石头都踩烂。</p><p class="ql-block">相传在楚地,人们因为风吹雨打,头痛病很常见。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孝感),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当人们吃了以后,头不痛了,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也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包五色饭</p><p class="ql-block">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p><p class="ql-block">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祓禊</p><p class="ql-block">上巳节有祓禊、修禊或沐浴活动。沐浴是为了去灾。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求偶 </p><p class="ql-block">上巳节还是中国三大传统情人节之一。前文《诗经·郑风·溱洧》描写了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情景。男女青年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古人用芍药中的“药”(通“约”)字代表相约,芍药也是男女间定情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歌</p><p class="ql-block">上巳节是中国第一个情人节,比西方早了1000年。是一个拥有中国浪漫主义的节日,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p><p class="ql-block">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绣球传情</p><p class="ql-block">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曲水流觞</p><p class="ql-block">也叫临水浮卵(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曲水流觞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水一般则要弯曲才行)《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p><p class="ql-block">"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魏明帝曾专门建了一个流杯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海南省申报的“黎族三月三节”榜上有名。</p><p class="ql-block">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申报的“畲族三月三”入列其中。</p><p class="ql-block">2011年,贵州省贞丰县、望谟县的布依族“三月三”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中,贵州省镇远县的“报京三月三”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的“壮族三月三”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三月三,莺飞草长,繁花似锦,承载了春天美好有趣的事物。是节日的欢庆,是万物的更新,是一年的复始,更是人间的希望。三月三日气象新,愿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好运连连,好事接二连三。</p> <p class="ql-block">不在春天,你读不懂风的语言,不到春天,你听不清雨的甘甜,不遇见春天,你永远不明白云是什么形状,朋友,三月三时节,愿你春光得意。</p> <p class="ql-block">三月如歌,万物齐吟。南风暖窗,樱树花开,犹似粉蝶翩翩舞,烂若云霞;玉兰绽放,天女散花,满树堆雪,如棉似絮;连翘簇簇,满枝挂金;熙熙攘攘,皆为春开。</p> <p class="ql-block">春眠不觉晓,处处春光照,又是春天到,日日没烦恼,时时开口笑,快乐身旁绕,每天要起早,踏上健康道,好运来笼罩,财运来滋扰,收入步步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