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搜集整理:张国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编者的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步入老年。年轻时候的人和事似乎还历历在目。翻看手机里、电脑里经年累月保存的老照片,既有沧桑感,又有亲切感。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年轻人喜欢展望未来。不过历史就是历史,现实也会变成历史,没有过去也无所谓现在。河曲的古迹一个一个消失了,河曲的名人一个一个离世了;好在照片还在,好在记忆犹存。回望历史,不忘过去,世事轮回,关乎每一个人。集腋成裘,以一己之力去挖掘整理河曲老照片,没有系统性,缺乏逻辑性,只有偶然性。编辑成篇,与乡人分享。感谢乔生文、张玉明、渠晓峰、刘喜才、薛振齐、钟王保、吕志勇、秦文理等好友提供部分照片。</b></p> 景物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三十年代的河曲县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人口</span>密集<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于周长仅三里十八步的城墙内,城外是普通民居及农田、荒野和坟茔。</span>从1938年2月19日至1940年2月8日日机对河曲城进行了数十次轰炸,尤其是1938年9月12日傅作义召开“河曲会议”的轰炸和1939年12月14日34架日机轰炸南关,毁民房2000余间,城关由此繁华落幕、人口锐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99年大修文笔塔前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文笔塔系清朝乾隆年间戊申科(1788 年)举人侯维世采纳福建人李瑛的建议,号召本县众生员一起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捐资所建,本意是“振东山之势,以裨河曲风水”,为肇倡文风,以兴文运,使文人蔚起,多出人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护城楼</b></p><p class="ql-block">护城楼也叫 “镇虏墩”修建于万历三年,墩内为拱券结构,俗称“九窑十八洞”。为了让玉皇大帝护佑河保营,乾隆十二年修建了玉皇阁。乾隆二十九年,河曲县治由旧县迁至河保营,在动工修建县衙署及扩展城垣的同时,乾隆三十一年 重修了护城楼。 </p><p class="ql-block">楼顶为玉皇阁建于乾隆三十一年,分别置正殿及钟鼓亭,在照壁上刻有:“东有青山护千载,西得黄河保万春”对联。现存照壁一通,其正面雕一大“佛”字,背面雕一大“镜”字。并留有“乾隆丙戌岁”等款式。文革时拆了偏殿,1990年重建偏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民国九年(1920年)的北城墙和护城楼</b><b style="color:rgb(51, 51, 51);">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左边是北极阁 右边是镇虏墩(护城楼)</span>清同治年间知县金福增于丁卯年(1867)春登北极阁远眺赋诗:“北天雄镇峙巍峨,庐舍田园抱郭多。隔岸童山无绿树,出城官渡是黄河。一年似水流莺啭,百货如云瘦马驼。琴韵花光人散后,凭栏来听打鱼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挹青楼</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挹青楼,我们叫楼洞子,建在二道坡顶,是</span>古代河曲县城出入外边的必经门户。<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为防止洪水泛滥,挹青楼西通向县城的山坡用巨型沙石板砌成台阶,七十年代末彻底坼毁 原址在电业局上面。</span>“岑楼挹青为古城第一阁,在丰乐泉以东,有东西两个门额联,东为“陕东重镇”,西为“晋佑严疆”。古城的第二阁是南关门楼阁(俗称“大洞”),横额联为“古塞雄关”,两则竖联为“一曲河流资砥柱,万家烟火集城闉”。古人盈联题书,足见河曲古城军事关隘之要,经济文化繁荣之势,以及地理环境山水风光秀美之独特。解放前城内外有庙宇等较大建筑三十余处。北有护城楼,东有魁星楼,南有五奎楼,中有鼓楼,东西南三座城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2018年重修老爷庙前的大门(张国光摄)</b></p><p class="ql-block">老爷庙始建于清康熙六年(即公元1668年),北为山门,南有戏台(毁于1978年)西有照壁(毁于1979年),东有牌坊,门前有两个大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2007年重修老爷庙牌坊前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康熙六年建老爷庙牌坊,匾上刻有 "威震大夏","亘古一人"。1962年,时任山西省副省长、书法家郑林来河视察灾情,为牌匾题字"鹏抟九霄"、"艺林文坛",以郑林题匾易原匾,1963年,县政府曾派专人对牌坊进行粗略彩绘。文革时,郑林题匾被摘,换成毛主席语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牌匾。民国初期,河曲县警察局长彭体仁(又名彭元善)在此表演武术轻功。<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font-size:20px;">河曲县衙</b></p><h1>乾隆二十九年县衙从现在的旧县迁到河保营(城关)</h1> <h5><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河神庙戏台紧靠黄河边</b></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末民国年间,在包京、包同、包太铁路未开通之前,唯一的经济运输大动脉就是黄河水运,河曲城关也成为包头至临县碛口之间的水上中转码头,成为车水马龙的水旱码头,当时运送的物资主要是:米、面、盐、茶、油、木料等货物。古城也成为经济快速崛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span></p> <font color="#b06fbb"><b>西门河畔纤夫拉船 左上角为河神庙戏台</b></font><br>西口古渡本名水西门渡口。位于县城水西门和内长城之外,黄河东岸之上。彼岸右是内蒙古准格尔旗大口渡,左是陕西省府谷县之大汕渡,当为出河套之进口。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font-size:20px;">南门(今圆通街和古城路交汇处)</b></p><p class="ql-block">城关的南门有翁城,六十年代末还存在,只是城楼已毁,县里开会时还有人在南门上吹号。城门旧址在圆通街和古城路的交界处,也就是原文笔派出所西河保营的城墙系明宣德年间始建,乾隆二十九年知县刘日煊修葺县城,城墙周长3里8步,砖砌高3丈6尺,增设南门,重修东西二门和北城护城楼,并在各个城门上建了城楼,分别嵌刻雅号。南门号“南薰门”,东门号“宾阳门”,西门号“靖远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没有补修根基石头前的西城门</b></p><p class="ql-block">西城楼叫庆成楼,过去还有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河流远绕荧台曲,</p><p class="ql-block">驿路余边汉畤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魁星楼</b></p><p class="ql-block">魁星楼已毁,在黄河大街联通公司院内。魁星是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魁星的造像面目狰狞,金身青色,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脚上有北斗七星。 读书人在魁星楼拜魁星,祈求在科举中榜上有名。魁星楼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灿烂的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 <h1><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左上角为魁星楼</b></h1><h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940年摄,现已毁 旧址在今黄河大街联通公司院内。</span>二三十年代,城关的古戏台、古牌楼、古楼阁、古庙宇、古祭坛、古石碑遍布全城。较为经典突出的古建筑有魁星楼、文庙、老爷庙、圆通庵、鼓楼、西关戏台等等。</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集义堡</b></p><p class="ql-block">又名“蛟尾城堡”,乡人写成焦尾城<b>,</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已毁。</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改革开放初的河神庙戏台</b></p><p class="ql-block">根据父辈回忆,以及古建专家杨在田最近绘制的古城统计,河曲古城计有古庙宇三十七处,古戏台十七个,古楼阁五个,古祭坛三个,古石碑就更多了。经济腾飞,带动了城关经济大繁荣,各路精英,云集河曲。据说城关人口最多时达六万人(包括城郊),有八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30年代拍摄的旧县城楼(吕志勇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黄宅中故居(2007年张国光 摄)</b></p><p class="ql-block">黄宅中(1796 - 1863年)27岁中进士,道光二十四年,升贵州大定府知府。1852年(壬子)秋九月,奉旨授浙江杭嘉湖道。河曲清代有三个进士,分别是黄宅中(故居在旧县)、苗颖章(故居在城关圆通街)和任秉哲(故居在巡镇旗杆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旧县文昌阁(张国光摄)</b></p><p class="ql-block">明崇祯三年,王嘉胤渡河占据了河曲城(今旧县),并在此建都。此时安塞闯王高迎祥、张献忠、闯将李自成,绥德王自用也先后赶来聚集在河曲(旧县),嘉胤自号“横天一字王”,并封王自用为左丞相兼军师,白玉柱为右丞相,张氏为王妃,高迎祥、张献忠均封官职,初步形成了农民割据政权。</p><p class="ql-block"><br></p> <b><font color="#b06fbb">边家沟改造前的古戏台,4根柱子是石头做的(</font><font color="#b06fbb">2017.3</font><font color="#b06fbb">张国光摄)</font></b>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常家墕古戏台(2017.5张国光 摄 )</b></p> <b><font color="#b06fbb">常家墕寨门(张国光摄)</font></b><div>额首上赫然镌刻着“皇图永固”四个榜书大字。也许邬姓先人修筑这座城池之时,当是为村民防御外敌,营造安居乐业的居所。</div> <div><b><font color="#b06fbb">阳尔塔县长院(2018.10.26张国光摄)</font></b></div>民国初期曾先后任山西蒲县和平顺县的县长苗鸣财(字膏郇)的故居。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阳坡泉李坤玉囍字大院(张国光 摄)</b></p><p class="ql-block">李坤玉曾经是阎锡山派驻包头的司令,房产和土地很多。门头砖雕:安处善,出自《论语》:‘’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礼,亦不自知其富矣。‘’</p> <b><font color="#b06fbb">墕头辽塔(张国光 摄)</font></b><div>砖塔位于村东南一座小山之上,塔高9米,塔体呈正六棱形,塔身为六角三层密檐式实心结构,塔基砌筑砂石。</div> <b><font color="#b06fbb">吴峪洞(张国光 摄)</font></b><div>金兴定四年(1220年)五月,蒙古大将木华黎攻破隩州城(治所在今吴峪村和高峁村一带),因战后州城残破,隩州迁治黄河滩许父寨。<b><font color="#b06fbb"><br></font></b></div> <b><font color="#b06fbb">老爷庙(旧文化馆)旁边的北洞巷(即将拆迁的十大富户旧宅 </font></b><font color="#b06fbb"><b>2018.4.15</b></font><b><font color="#b06fbb">张国光摄)</font></b><br>二三十年代,城关经济贸易大发展,商贾林立,许多著名商号也随之应用而生。如张端的“双合义”,赵元的“天合成”,周明光的洋式样生药店等等。据杨在田统计,城关计有大小商铺一百四五十个,极大地繁荣提升了城关的经济。经济腾飞,使城关商界娇子蜂拥而起,成就了一代富豪。 <font color="#b06fbb"><b>即将拆迁的马营围(今桥儿街山煤住宅区 </b></font><b><font color="#b06fbb">2018.4.15</font></b><font color="#b06fbb"><b>张国光摄)</b></font><br>赫赫有名而又载入史册的“十大富豪”是:张端、乔裕、王锡生、吕启、王孟(以王孟为代表的王氏富户三兄弟有王孟、王盘、王盈)、于务本、常家麒、常家骏、张八贡、张九贡。除此“十大富豪”之外,还有后来崛起的王悦德、邬汉章、周明光等人,均可与“十大富豪”媲美。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大营盘大门</font></b><br>现已拆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由阎锡山政府修建的兵营,可容一个团。<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大营盘窑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38年傅作义35军建的军营有大营盘窑洞和河曲二中拆了的后大窑洞。傅作义原准备长驻河曲的,结果十二月事变(晋西事变)后,阎锡山与八路军分治“吃粮区”,傅奉命返回归绥,日军大举进犯,绥府西撤,驻扎陕坝。</span></p> <h1><b><font color="#b06fbb">70年代城关电影公司</font></b><br>露天电影院在最西边,现在是人寿保险公司和天元大酒店。<br></h1> <h1><b><font color="#b06fbb">城关大礼堂</font></b><br>原鼓楼所在地,县政府对面,后更名为黄河影剧院,2023年拆除建成了人民公园。<br></h1> <h1><b><font color="#b06fbb">大礼堂内部</font><br></b></h1><h1>大礼堂起初还是木头板长凳,后改成胶合板座椅,1978年城关大礼堂安装了35毫米座机,后面的6个方孔是座机放宽银幕电影凿开的。</h1>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b>1966年12月8日的河曲县城卫星图</b></font><br>那时城墙还基本完整,城南那个瓮圈清晰可见,西北拐子离黄河最近,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只有18步远,当然现在也不远,而且这段城墙现在也保留着,就是护城楼前面那一段。城南外面那一片应该是过去的马营围、四方墩、沙梁、大洞之类的地方。<br></p> <h1><b><font color="#b06fbb">龙口电站上马前楼子营链接内蒙古马栅的太子滩浮桥</font></b><br></h1> <h1><font color="#b06fbb"><b>没有建龙口电站时的龙口,前方是太子滩和娘娘滩</b></font><br></h1> <h1><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河曲楼子营电石厂投产剪彩</b></h1> <h1><b><font color="#b06fbb">坪泉人晒手工麻纸(2009年张国光摄)</font></b></h1> <h1><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坪泉纸厂工人用竹帘在抄纸槽中捞纸(2009年张国光摄)</b></h1><p class="ql-block">坪泉纸厂于2019年已改造成夕阳红养老院</p> <h1><b><font color="#b06fbb">农产公司前的货摊</font></b></h1> <h1><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90年代的明星照相馆(现在是向阳街鑫康园大酒店)</b></h1><p class="ql-block">张玉明的明星照相馆先从巡镇迁到城关的贸易货站,再搬到向阳街北侧的新华书店,最后搬到黄河大街自己的明星影楼。</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巡镇全景</font></b><br> 巡镇向荣桥55年建成,拍摄时间应该比55年早。<br></p> <font color="#b06fbb"><b>30年代拍摄的巡镇三官庙(吕志勇 提供)</b></font><div>三官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年(1740年),由于老百姓崇拜天,地,水三官,便取名为“三官庙”,后更名为弘佛寺,宣统二年重新修缮。<br></div> <div><font color="#b06fbb"><b>巡镇洞儿街西街李半师杂货木器店(张国光摄)</b></font></div>1937年12月地下党“河府工委”(河曲县委)在巡镇成立,由赵宋儒(本名赵希贤)担任书记,徐文烈、潘纪文担任委员,秘密办公地点设在李半师家杂货木器店后院。 <b><font color="#b06fbb">巡镇洞儿正街中心地的老字号三和成(张国光摄)</font></b><br> 任氏二十代孙任建举在清道光年间,投巨资在洞儿正街创字号“三和成”店舖,主营百货烟酒付食。 <b><font color="#b06fbb">巡镇西街任峪道(任秃子)的信义隆(张国光摄)</font></b><div>主营百货、烟酒、食品、绸缎、洋布、土布</div> <font color="#b06fbb">巡镇南街张秉和、杜科科的布店(张国光摄)</font> <b><font color="#b06fbb">巡镇天锡恒(在三官庙前,现已拆除成为庙前广场)</font></b><div>巡镇河南樊映堂家的油坊院老字号“天锡恒”于1947年关门停业,解放后成为河曲县粮食局的办公地。<br><br><br></div> <div><font color="#b06fbb"><b>巡镇二道街样式院(张国光 摄)</b></font><br></div>1932年任通道的二儿子任永高,折除巡镇二道街的旧铺子,请包头匠人用骡马从包头、归化运回水泥、云石等材料,建成巡检司唯一的西式建筑——洋式院,但没有开张营业。1940年河曲解放,洋式院成为八路军358旅司令部,后来成为河曲人民银行。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50年代的巡镇二道街河曲人民银行(张国光 摄)</font></b><br></p> <h1><b><font color="#b06fbb">巡镇大礼堂</font></b><br>1955年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开始在河北村修建人民医院、人民邮电、百货公司、人民食堂、人民大礼堂,工程负责人是阎满。<br></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巡镇医院(河曲第二人民医院)原大门</b></p><p class="ql-block">畅惠明(陕西省乾县人)1961年任巡镇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文革时的县政府大门</font></b><br></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b>拐角楼</b></font><b style="font-size:22px;"><br></b></p><p class="ql-block">向阳街和乔二街、古城路交汇处有个拐角楼,曾是七八十年代河曲最高档最繁华的百货公司,后成为交电公司门市,现在拆掉改建成居民小区和商业街。<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向阳街红星中学最初的校门</b></p><p class="ql-block">红星中学的前身为沙梁小学,1974年经改建扩建更名为红星小学,1976年更名为红星七年制学校,1981年成为红星中学(初中),由乔练宽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红星中学最初的大办公室</b></p><p class="ql-block">2002年改建成教学大楼并建新校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原政府宿舍</b></p><p class="ql-block">位于现在黄河西大街十字路口(张玉明摄影)</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原大众市场</font></b><br>现在是佳福乐超市。属露天市场,每个铺面都是水泥Y型柱子,蓝色塑料棚顶,预制水泥板台面。(张玉明 摄影)<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原政府宿舍</b></p><p class="ql-block">位于现在黄河西大街十字路口。楼房为政府四号宿舍楼,现位于黄河西大街路北(张玉明摄影)</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西口古渡还没有修建广场前(张玉明摄影)</font></b><br></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西口古渡修建前的景象</font></b><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鸡鸣三省汉白玉雕像(1998.5.1刘朝辉摄)</b></p><p class="ql-block">禹王庙戏台西侧曾有一个雄鸡雕像,寓意河曲是鸡鸣三省之地,基座还刻有两个大字“昴mǎo日”。不久,此公鸡雕像遭来非议,就掩埋了。昴日鸡,即昴宿mǎo xiù,中国神话中的二十八宿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西口古渡没有修建时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998.5.1刘朝辉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西口古渡(水西门渡口)被洪水毁坏(张国光摄)</b></p><p class="ql-block">2018年,古渡广场因龙口水电站泄洪和大雨受毁。2020年投资5000多万元,对河堤、路面及护栏进行加固和重修。</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尚未修建的黄河东大街</font></b><br>加油站南,十字路口处 (张玉明 摄影)<br></p> <h1><b><font color="#b06fbb">刚刚建成的黄河东大街</font></b><br></h1>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黄河大街原貌</font></b><br>路中央有隔离带,有彩虹桥。玉龙湾大楼框架已建成。<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2011年墕头辽塔即将大修基座前(张国光 摄)</b></p><p class="ql-block">塔高9米,塔体呈正六棱形,塔身为六角三层密檐式实心结构,距今九百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文昌中学原貌(张国光摄)</font></b><br>现在是第三人民医院。文昌中学2000年落成使用,2013年撤销后与河中合并。<br></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河曲中学瓦房(张国光摄)</font></b><br>现在是河曲二中科技楼,后面的红楼是五号住宅楼<br></p> <b><font color="#b06fbb">河曲中学初中部更名为“河曲二中”,与河曲中学完全脱钩,这是更换校牌现场(2016.8.8张国光 摄)</font></b> 人物 <b><font color="#b06fbb">1937年三月十三河曲利通当全体人员合影纪念</font></b> <h1><b style=""><font color="#b06fbb">1940年彭绍辉在河曲作动员报吿</font></b></h1><h1>彭绍辉<span style="color: inherit;">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 ,1940年,彭绍辉任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率部参加晋绥根据地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11月,彭绍辉兼任晋西北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1955年授</span>上将军衔。</h1> <h1><b><font color="#b06fbb">1946年6月马骥良与金锋参军时合影</font></b></h1>马骥良1924年8月28日出生于河曲县阴塔村。1972年12月,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73年给家乡先后从河南调进属于统购物资“红薯干、红薯皮”共计120多万斤。1983年5月,调任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同年8月5日,担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 <b><font color="#b06fbb">1948年当连长的王海元</font></b><div>王海元1944年参加八路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历任班、排、连长,1949年因负伤致残复员回村务农。<br></div> <b><font color="#b06fbb">何忠道(1933─1952)铺沟村人,何佩道老校长的弟弟</font></b><br>1952年9月20日,何忠道架机击落美帝重型轰炸机B-29,首创我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敌机的先例。1952年11月22日,何忠道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岁,毛泽东亲自签署革命烈士证书。 <b><font color="#b06fbb">特等功臣李飞(1931─1989)</font></b><div>李飞,唐家会人,1951年10月18日秋季防御作战中,他带领一个机枪组五名战士英勇战斗,激战了15个小时,打退了敌人11次进攻,歼敌360多人,而小组六人无一伤亡。李飞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div> <b><font color="#b06fbb">50年代河曲民歌二人台演员合影留念</font></b> <font color="#b06fbb"><b>1952年赵展山与祝秉虔在河曲</b></font> <p class="ql-block">1955.2.3河曲县一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暨法院长摄影 </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刘克明 张子岐 丁尚智 钟怀望 杜二威贺章甫 </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谢明辉 杨淑新 吕俊英 郭启富 孙秀清</p> <h1><b><font color="#b06fbb">1956年巡镇工商业成立合作社,横幅书写“庆祝巡镇工商叶(业)全行业合作化”</font></b></h1> <b><font color="#b06fbb">1956年丁向斗夫妇在朝鲜</font></b><br>丁向斗 1930年生,河曲县旧县镇小五村人,1945年参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奖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奖章。1955年授“大尉”军衔, 1962年转业河曲工作,先后历任河曲县委办副主任兼县委党校副校长、巡镇公社党委书记、单寨公社党委书记、县委文教部长、宣传部长、县人大副主任,1993年离休,1994年病逝。 <b><font color="#b06fbb">1957年6月19日粮食局(单位在巡镇)秘书室全体成员在河会黄河边合影</font></b><div>前排左起:文印员周连成、通信员张三贵;后排左起:秘书张云、秘书干事贺仙艳、炊事员任二耨人、总务张德贵。</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60年河中(巡中)初十三班毕业留念</b></p><p class="ql-block">教师(第二排)从左至右:田浦,贾占魁,张教导员,刘彻,张克元,王本銮,王成邦,李仲升,邬怀德,张云樵,张笑炎,梁上桴,周小军,李广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67年河曲县革命造反总指挥部办公室(渠晓峰 提供)</b></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邬奋飞 菅来运 刘贵仁 何高计 高世雄 刘三虎</p><p class="ql-block">中排左起:张学诚 吴世民(武装部长) 贾占元 鲁步云 刘云程 刘乐岁 郜文忠</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王宏才 马斌 郝生亮 李彩珍 王憨女 刘继朝 贾巨怀(贾占元儿子)</p>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1968.4.28城关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南园宣传队在老爷庙(原文化馆)合影</font></b><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b><font color="#b06fbb">1968年4月1日河曲县供销合作社人员“革命留念”</font></b><br>前排:苗宝林 周海泉 李培珍 栗振远 贺芝威 王荫泉 白炳文<br>后排:吕福良 菅秀元 武志文 李俊奇 樊慧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68年底北京知青在沙畔插队,次年到坪泉插队</b></p><p class="ql-block">左起:李华、于都、钟礼陵、李刚、良肇新</p> <font color="#b06fbb"><b>1969年11月县社部分成员在北京留影</b></font><div>前排左起:邬秉荣 张国柱 段培荣<br>后排左起:薛秉谦 边荣 贺芝威 菅秀元<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0年县供销社领导合影</b></p><p class="ql-block">前排有栗振远、贾巧英,二排有孙金海、田广裕、金吉仓、贾克功,后排左起:张云、董志军、菅秀元、贺芝威、刘占荣</p> <b><font color="#b06fbb">1971年城关中学高2班学生学习打铁</font></b> <h1><font color="#b06fbb"><b>1972年李桂香、李如珍在黄柏文艺下乡</b></font><br></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2年城关中学一班(一排)毕业照 班主任辛兰英</b></p><p class="ql-block">教师左起:陈禄、李开升、金玉涛、王悦襄、邬端正、王本銮、李二顺、管如宝、张如意、杨二海罗、许五十八、池铁柱、武有仓、来心顺(三排右一)、王体礼(四排右一)辛兰英(四排左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3.7出席忻县地区小篮球运动会河曲代表队</b></p><p class="ql-block">左起第一排:李珍珍 金 琳 李肇萍 张素芬许凤英 郝耀琴 孙瑞花 卫小平</p><p class="ql-block">左起第二排:高国中 范俊秀 高小平 菅永厚 王银 李密 姜治安 安建平 吕芳兰 郑兴龙</p><p class="ql-block">左起第三排:刘小华 任混岐 郜慧敏 张富生 许建军 付建国 刘喜才 杨飞云 贺茂林 王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6年北元文艺宣传队演出节目</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左起:周建菊 李建华 邬丽丽 王月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8年12 月旧县中学7班班委会合影(钟王保提供)</b></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苗育青、张凤兰、钟王保、杜永厚、丁二明</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周挨才、赵裕飞、许广林、刘保才、霍顺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79年城关中学全体教职工合影,也是建校以来教职工第一次合影。</b>王业任党支部书记,王银任校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左起排名,小孩不算:</span></p><p class="ql-block">一排:张占裕 张廷玉 康清宇 张青凤 张茂 辛兰英 武焕叶 牛陶婷 王润明</p><p class="ql-block">二排:李延海 周小军 丁建才 孙林 王银 王业 何佩道 任月清 李文升 黄治平 王欢师</p><p class="ql-block">三排:郭满囤 王悦襄 高玉发 金玉涛 李开升 辛广禄 任混小 尤达富 贾新瑞 陈育洪 来心顺</p><p class="ql-block">四排:周志明 张三景 杨再林 杨二海罗 杜广林 李二顺 李生明 二翻身 吴从周 赵辛巳 戴以章 曹兴福</p> <b><font color="#b06fbb">1981年或1982年</font></b><div>前排左起:金补岐 丁向斗 王兴国</div><div>后排左起:杜润田 程步升</div> <font color="#b06fbb"><b>1984年赵展山到河曲于任志华、丁尚智交谈</b></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巡镇中学领导与教师合影(1985年正月薛振齐 提供)</b></p><p class="ql-block">前排:邬奋明 任秀英 王奋秀 成亮 吕再恒</p><p class="ql-block">二排:杨富民 贾宽根 李仲升 赵迪风 金明伟</p><p class="ql-block">后排:薛振齐 何宗寿 王乃裕 金喜山 李金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巡镇中学领导教师合影(1985年左右 薛振齐提供)</b></p><p class="ql-block">前排:成亮、李仲升、赵迪风</p><p class="ql-block">后排:周雄贵、薛振齐、武占文、张福厚</p> <p class="ql-block">1985.9.21史志讨论会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王义升 李树森 张学诚 章哲(左六) 程玉梅(左七) 右起:王瑞军 窦占凯 </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丁如锁 乔英怀 李继德 罗毅 黄恩明 钟振邦 任志华 王振华 薛滨 右一:杨在泉 </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石佐山(左二) 丁尚智 王正行 祝秉虔 王经义 刘毅 陈军 翟秀莲 王满田 张德通 胡超群 赵建华 张有通</p><p class="ql-block">四排左起:刘秉善 田光裕 贾伟才 张玉贵 郝忠埠 刘乐岁 邬臻 王兴达 王荣华 丁向斗 张思源 周少卿 贾振文 菅富民 黄广渊 (其余人无考)</p> <div><font color="#b06fbb"><b>1985年</b></font><b style=""><font color="#b06fbb">河曲文艺界人士合影</font></b></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前排左起:丁建才 马烽 张存亮 西戎 张文艺(宣传部长);二排左起:杜焕荣 樊双喜(图书馆长) 武荣德 程步升(文化局长) 李登雄 杜继明 吕桂英(补莲子);后排左起:燕治国 苗三仁 苗德荣 邬兴田</font></b> <div><b><font color="#b06fbb">河曲文艺界领导合影</font></b></div>前排左起:丁建才,靳玉善,樊毛旦,赵宇明,王自量,贾德义,张存亮<br>后排左起:马福善,乔子瑾,苗三仁,刘二牛,邬新田,白护良,樊双喜 <b><font color="#b06fbb">程步升任局长时合影(大约是1985年)</font></b><br>前排:邬巧荣 苗永青 李永山 刘喜才 任俊文 王永茂 贾彩萍<br>王占明<br>第二排:吕栓师 韩瑞 贾德义 张存亮 李法子 程步升 李有师<br>邬奋明 吕桂莲 贾继忠<br>第三排:张学聪 刘玉贵 王志华 张厚成 王永华 吕玉根 武荣德 李登雄<br>后排:乔焕玉 邬兴田 韩运德 杜全居 杜焕荣 樊双喜 <font color="#b06fbb"><b>1986年《黄河》杂志社在河曲举办创作会期间任存弻与西戎在五花城村外地埂上谈话 </b></font> <b><font color="#b06fbb">1988年马烽西戎带队的“中长篇小说恳谈会”部分人员合影</font></b>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1988年城关中学50班毕业照</b></p><p class="ql-block">左起</p><p class="ql-block">5排:贾瑞东 赵振国 许志源 苗志强 赵建国 邢富强 赵志勇 史国锋 刘培雄 丁小文 邬志强 吕军旗 田井泉 吕锋 周满全</p><p class="ql-block">4排:王瑞昭 白丽 巩静文 马继萍 何丽霞 金晓英 吕慧琴 许丽萍 李雪梅 侯俊梅 李霞 渠晓丽 唐文敏 刘雯 周华</p><p class="ql-block">3排:张晓丽 刘瑞莲 吕效宇 周晓东 李国祥 王爱军 王毅 宫建忠 王晋 郭秋生 樊国娥 杨润娥 杨果园</p><p class="ql-block">2排:窦秀娥 门永兴 辛广禄 许兴田 姚河山 韩玉良(校长) 何永光 张国光 张二明 白跃欢</p><p class="ql-block">1排:段建萍 张文俊 邬泽英 秦兰 梁丽秀 刘翠珍 段玉芬 马小晶 刘春华 赵彩云 王瑞琴 李永梅</p><p class="ql-block">缺:郭喜娥</p> <font color="#b06fbb"><b>1989年秋天,吴冠中临别河曲县时合影</b></font><div><b style=""><font color="#333333">后排左起:王秦生(省美协秘书长)、温玉军、张存亮</font></b></div> <font color="#b06fbb"><b>1990年56班毕业照</b></font><br>毕业时50人,但毕业照只有42人,刘志桢、周智芝、李进3个同学没有照相,张瑞明、刘志军、胡和生、李爱民、苗秋花5个同学提前离校。<br>毕业照左起:<br>第一排:窦秀娥 徐应春 庞永兴 许兴田 周少卿 何永光 张国光 贾栋林 刘玉存 马占荣<br>第二排:何秀清 张彩云 李海澜 李瑞山 周利军 张文军 贺贵雄 李茂 周永青 张晓瑞 杜丽琴 郭大蕾 焦春兰<br>第三排:杜晓霞 邬寅鼠 刘晓红 邬燕 何彩云 辛国丽 王彩玲 秦玲 梁晶 刘俊梅 周晓梅 秦荣 闫小红 柳菊香(内蒙)<br>第四排:赵建军 李静山 韩彭慧 贾魏(已故)张华 吕晓刚 刘晓东 张瑞东 辛旭东 胡世宽 黄广军 刘毅军 燕飞荣 周晓亮 乔云飞 <b><font color="#b06fbb">1993.6河曲中学欢送高玉发老师</font></b><br>前排左起:王巨满 何永光韩玉良 张育林 高玉发 唐仲禹 周少卿 许兴田 姚河山<br>后排左起:金喜豹 尤达富 鲁顺民 李海旺 王辛卯 门永兴 何元喜 贾栋林 <b><font color="#b06fbb">1997年深秋河中语文组教师在弥佛洞,全穿西装</font></b><br>前排左起:邢三憨 王徳师 李延海<div>中排左起:张国光 王广文 周广宏 </div><div>后排左起:尤达富 梁三国 <br><br></div> <b><font color="#b06fbb">1999年中层正职以上领导合影</font></b><div>左起:金熙豹 张永伟 何元喜 许兴田 李国田 王巨满 李延海 邬瑞文 马占荣 姚河山</div> <b><font color="#b06fbb">1999.5.27年山西省中小学国防教育现场会在河曲召开,上午省委副书记刘泽民、副省长王昕等领导到河曲中学听马占荣老师讲中国周边形势,县委书记丁雪峰在省军区白司令后面就坐。会后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授予河中“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font></b> <b><font color="#b06fbb">2007.4.10县教育局领导、河曲中学领导和美籍挪威裔叶福礼(叶永青牧师的长孙)在实验小学南合影</font></b><br>左起:张国光 邬建忠 何元喜 王占良 叶福礼 全在仁 霍宽旺 梁三国 <b><font color="#b06fbb">2000.1王银 王巨满 侯子明退休时与校领导合影</font></b><br>前排:何元喜 许兴田 侯子明 王 银 王巨满 李国田 刘宪荣<br>二排:姚河山 贾栋林 金熙豹 巩欢来 李延海 张国光 邬瑞文<br>后排:周根柱 张永伟 李延海 门永兴 刘占胜 马占荣 何秀英 <div><b><font color="#b06fbb">2005.7忻州实习饭店“杨茂林从文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合影</font></b></div>前排左起 广向荣 胡秀娥 李霖<br>后排左起 鲁顺民 燕治国 贺正明 杨茂林 任存弻 王文才 岳占东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b06fbb"><b>2011年卢中南题写的“河曲中学”</b></font><b style="font-size:22px;"><br></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河曲中学旧校的牌匾是周少卿校长在建成大门后请金熙英托书法家段云题写的。新校建成后,请大书法家卢中南题写了河曲中学牌匾。这是王尚斌老师和张建华请张厚成老师观看卢中南书法原作。</span></p> <p class="ql-block">2011.7.23状元花车巡游至文笔塔。前排左起:马继良(刘旭的班主任) 刘旭 (清华大学) 刘旭父 邬锦波母 邬锦波(清华大学)张国光(邬锦波的班主任)钟文景(钟世强父)钟世强(南开大学)吕建光(钟世强的班主任)吕军师(巡镇中学)</p> <b><font color="#b06fbb">2020.4河曲中学4任校领导与局长合影留念</font></b><div>前排左起: 梁三国 周少卿 何永光 乔练宽 李国田</div><div>后排左起:王德平 刘继欢 张国光 何元喜</div> <p class="ql-block"><b><font color="#b06fbb">1983年摄于忻州</font></b></p><p class="ql-block"><br></p><h1><font color="#167efb"><b>张国光 山西省河曲县城关人。原河曲中学语文教师,高级职称,曾任河曲中学办公室主任、校史编纂委员会主任,退休后主要在北京居住。现任山西省长城摄影协会河曲分会主席,忻州市长城学会理事,忻州市长城学会河曲分会副会长。喜欢搜集整理河曲历史文化和方言,爱好旅游、摄影和美篇制作。</b></font></h1><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