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历经风雨坎坷,写作已是一种倾诉,一种回望,一种寄托。</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的参与征文投稿,竟获意外收获。年轻时代的那种对作品发表的渴望和期盼,老来适得如愿。</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天爷的眼泪》、《娘恩难忘》两篇散文最近在《当代散文》发表。</p><p class="ql-block">现留存并分享大家。</p> <p class="ql-block">发表在第3期的《老天爷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附原文:</p><p class="ql-block"> 老天爷的眼泪</p><p class="ql-block"> 李法德 </p><p class="ql-block"> 茫茫人海中有谁见过老天爷的眼泪?我见过。我还知道这眼泪能治眼病呢! </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家人说的这“老天爷的眼泪”,其实是黑莪子。 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瓜皮等。 它平时很少见,一场大雨过后,突然从坡地里生长出来,象是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我们这里称它为老天爷的眼泪。</p><p class="ql-block"> 每到阴雨连绵的夏天,总会想起童年拾黑莪子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在故乡的山峦里,前一天刚下过一天透雨,放晴之后,天空瓦蓝,白云飘飘,树木青翠,凉风习习,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时,我们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蹦蹦跳跳的,说说笑笑的,吸吮着清甜湿润的空气,便会扑入大自然的怀抱,三五成群的去山上拾黑莪子。</p><p class="ql-block"> 那一块块的青石板上,堰根处的青苔,在一夜之间突然生长出一片一片的,黄褐色的,暗黑色的,厚厚的,圆圆的黑莪子,它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我特别喜欢娘亲手做的黑莪子汤。 </p><p class="ql-block"> 我们堂兄弟三四个一般是去村东的有个叫交山坡的山上拾。山后坡的梯田之间,有一块一块的簿板台(青石板),晴天时上面长满了青苔,雨后便突然生长出一片片的黑莪子。我们兄弟几人,每人一片薄板台,先用手捧,后用手抓,专拾那些厚的,大的,在条编的筐底铺上一层篦麻叶,小心奕奕地放进去,怕太阳晒瘪了,又在盛满的筐子上面盖上一层,放在阴凉处,然后再去薅山韮,拔山葱。</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正“害眼”,两只眼睛又红又肿,疼痛难忍。这时堂弟来我家约我去拾黑莪子,我实在是不想去,娘说,"你们去吧,听你姥爷说,黑莪子能治红眼病‘’。我烦气的说,"你别找理由让我上坡了"。堂弟一边拽着我一边说:“咱去拾些鲜黑莪子来,看大娘怎么给你治眼病”。这时等在天井的堂哥和另一个堂弟也来拽着我,我们一起还是去了交山坡。到了半山腰,我们分头行动,去拣拾那些别人没拾过的薄板台,山上山下来拾黑莪子的人,有说有笑,从不同的方向传来笑声和叫喊声。我光顾着看黑莪子了,没想到踩到一片青苔上,脚下一滑,一下摔了个“仰八叉”,筐子摔出去了老远。跟在后面的堂弟一边偷笑着一边说,“你看看,不咋吧?疼吧?”然后去给我捡筐子。安慰我道,“你在这近处拾吧,我去山顶上看看”。我把薄板台,堰根边,草窠头里的黑莪子都一一的拾了,有大半筐子。约摸过了半个钟头的时间,堂哥和两个堂弟满载而归,看到我拾的少,从他们的筐子里每人给我抓了两把。这时艳阳高照,直晒到头顶,我们都渴了,便找了一个“石湾子”,我们这一带的山上,先农们在开拓山上的梯田时,总是在自家的堰根边,找一个薄板台,用石匠用的锤子钻头,凿出一个方的或圆的“石湾”,用来蓄水,以便种地干渴时喝水用。堂哥找到了一个,我们四人围上去,从堰头上薅了几个蓖麻叶,我刚想去舀水,堂哥说,等等!便从头上揪下几根头发,神秘兮兮的拿着一根放在水里,看到头发没有打弯,得意的说道,“喝吧,木事。长虫没洗澡,也木喝过‘’。在我们这些“一把连子”中间,也不知道是从哪一辈传下来的这个“验方”,只要看到放进水里的头发打了弯,甚至圈了起来,就说明长虫进去过,这水里有毒了,不能喝了,需要另找一个水源。在堂哥的指挥下,我们有的“哈爬水”(俯卧着把头伸进石湾里),有的用蓖麻叶舀着喝,我们放心的喝足了山泉水之后,他们三个开始下“三子”(一种棋)。我“害眼”怕传染他们,只好躺在青石扳上观看远山的美景。这时我迷蒙的看到,远处的山峦如同翠绿的波浪上下起伏,徐徐升起的山岚在波浪间飘来飘去,好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听着山风飘来的鸭兰子啾,啾,“哨”的清脆的声音,还有鹁鸪“咕咕,咕咕”浑厚的叫声,加上松树林里发出来的各种鸟鸣的声音,燕语莺声,柔美婉转,百叫无绝,相互交织在一起,洋洋盈耳,好一首田园交响曲。令人如醉如痴,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在陶醉之中就到了中午,我们说笑着回到了家里,娘接过我挎着的筐子,又心疼的看着我红肿的眼睛,问我还疼不疼。我没好气的说,怎么不疼?越来越厉害了。说着便坐在了板凳上。只见娘,把山韮山葱先拿出来,然后把黑莪子倒进盆里,仔细的把山草等杂物择了出来,又去水瓮里舀来清水把黑茂子洗得干干净净。再去饭屋里,把锅刷干净,添上水坐到窠烙(一种土灶)上,把洗干净了的黑莪子放进去三四把,锅沸开了,娘去盛鸡蛋的那个圆圆的用荊条编的条篓里,拿出了三个鸡蛋。她前几天闹痢疾,姥爷给她出了个偏方,用鸡蛋煮蚂蚱菜(马齿苋)治愈。她把鸡蛋一个个的拿在手里掂量了几下又放回篓里。嘴里嘟哝道,天热了,鸡下的蛋少了,留着给孩子们吃吧。娘一边喝着蚂蚱莱煮的清汤,一边耐着疼痛,硬熬了三四天,也舍不得吃。为了给我治“害眼”,娘毫不犹豫的拿来攒下的三个鸡蛋,做了一锅鲜美的黑莪子汤,在天井里就能闻到从饭屋里飘出的一阵阵的清香。馋得我是直咽涶沫。娘不管姐姐妹妹们喝不喝了,先用瓷碗给我盛了满满的一碗,端到我的面前,慢声细语地说,“等凉凉后喝了,眼就不肿不疼了。”我喝了一碗之后,感觉还不解馋,自己又去舀了一碗,喝下去,也就到了睡响觉的时候。我耐着眼疼,躺在坑上的苇蓆上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美美的睡了一觉之后,感觉眼不太疼了。到了晚上,娘又把剩下的黑莪子用开水焯了焯,把山韮切成段,把山葱切成沫,加上点盐凉办了一个黑莪子。又继续做了一锅汤,我们一家人煎饼捲黑莪,大碗喝着汤,吃了一顿黑莪子宴。到了第二天早晨醒来,眼也不疼不肿了,感觉很舒坦。从十一二岁起,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就知道了,黑莪子能治“害眼”,也记下了娘做的黑莪子汤,是一道味道极美的山珍佳肴。</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城里的饭店里吃饭,看到有地瓜皮这个菜,点了,吃了,总吃不出娘做的味道来。问了一下老板,说这些是人工种植的,怪不得没有大自然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黑莪子,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土壤表面,或者混杂在杂草基部的茎叶间、大树的基部以及苔藓植物群中。即使休眠几十年,一遇水又马上恢复生机。 它平时很少见,一场大雨过后,突然生长出来,象是从天上掉下来,怪不得我们这里的老年人称它为老天爷的眼泪, 那些上山拾黑莪子的俏男俊女,取名为情人的眼泪。</p><p class="ql-block"> 黑莪子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 ,粗纤维,灰分,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E,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等金属元素。此外,还含有肌红蛋白,B胡萝卜素(B海胆烯酮,鸡油菌黄质,磷质,淄醇以及葡萄糖甙,香树脂醇类,维生素C等。</p><p class="ql-block"> 听姥爷说,《本草纲目》中介绍,黑莪子,清热凉血,明目益气,有治疗目赤红肿之功效。</p><p class="ql-block"> 黑莪子不但是山珍美味,还有如此之多的药用价值。娘做的黑莪子汤不但治愈了我的眼病,并作为一道特色佳肴,深深地珍藏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又到了阴雨连绵的季节了,总会想起母亲用老天爷的眼泪治愈我眼病的那一幕情景。这时我的眼泪总会止不住的流淌,而我的眼泪是我对母亲离开这个世界的深深地怀念。</p> <p class="ql-block">发表在第5期的《娘恩难忘》</p> <p class="ql-block">附原文:</p><p class="ql-block"> 娘恩难忘</p><p class="ql-block"> 李法德</p><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我们快八年了,现在常常萦绕于怀的,是母亲从艰难的岁月里,受尽了人间苦累,把我们抚养成人,为我们成家立业,为了一个九口之家的生活,母亲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不知尝尽了多少辛酸,娘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水长。</p><p class="ql-block"> 俺娘是个平凡的人,然而她所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值得慢慢去体会,去凝练。只有站在历史与现今的交汇点上,才能读懂娘那颗真挚的心,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九口人,全靠父亲五十多元的工资维持生计。父亲很老实,他除了“干工”之外,就是四处籴粮食,家务活全由娘来承担,是娘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支撑着那段艰难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娘把爹买回的粮食,按照粗细粮分别存放,她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她的过家之道就是“农忙吃细粮,冬闲吃菜糠”。但无论什么样的饭菜,只要娘做给我们的,那就是一碗碗的幸福啊!到了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饭少人多,挨饿的只能是娘。日出日落,日久天长,家里家外晃动的一直是娘劳作不息的疲倦身影。由于生活的窘迫和过度的劳累,娘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终于积劳成疾,得了“痨病”,尤其是冬天,不论娘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伴随她身影的咳嗽声。</p><p class="ql-block"> 我震撼于母亲的宽容,娘的一生中很少有过跟街坊邻居吵过嘴拌过舌,娘也从来不说东家长西家短,她常对我们说,吃小亏是占便宜,凡是不能斤斤计较。娘是一部书,向我们诠释着生命的另一种内涵。娘是坚韧的,人在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你在失败的时候都会离你而去,只有母亲一一她是你失败时的伴侣,她会默默的安抚你受伤的心灵。</p><p class="ql-block">娘在哪,哪里就是家,家是母亲用爱的力量筑就的巢穴,儿女们就像远飞的鸟儿常常飞回母亲的身边。家又是儿女们避风躲雨的港湾,总会给你幸福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娘为儿女含辛茹苦一辈子,娘经受的苦难,是一笔财富,我从娘的身上学会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p><p class="ql-block"> 痛人心脾的是二O一五年农历十月十九日的夜晚,哭声惊醒了宁静的山村,我的泪水不停的敲打着大地,母亲撒手人寰,驾鹤升天。</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部浩瀚难懂的书,她对待他人厚道热情,通惠贤达,对待家人温婉德善,无微不至。娘的身上充满了勤劳,朴实,善良。她教给我们的无私与博爱,勤俭与纯朴,深深地植根于我的心中。娘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娘的养育之恩,牢牢的铭记在我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娘啊娘,你去了什么地方,你可曾看见儿的泪水在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