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成长。4月20日,白若小学周晶老师在四年级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p> 导入 <p class="ql-block">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周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两行磁铁,并请同学上来移动,使得上下两行同样多,由此顺势引出今天的课题---平均数。</p> 授课 <p class="ql-block">整堂课逻辑思路清晰,围绕着“什么是平均数?”“它是个什么样的数?”“平均数怎么求?”“我们为什么要学平均数,并且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用什么作用?”这四个问题展开教学。</p> <p class="ql-block">瞧,孩子们积极举手,跃跃欲试。</p> <p class="ql-block">周老师在课程中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个小组收集多少个空矿泉水瓶子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p><p class="ql-block">同时使学生体会平均数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真实水瓶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整组同学收集空矿泉水瓶数的情况,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周老师设计了两组条形统计图并画出了它们的平均数,直观感受平均数的特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比数据中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高于平均数的部分等于低于平均数的部分。</p><p class="ql-block"><br></p> 练习 <p class="ql-block">练习中,周老师列举了生活中很多例子,特别是用于学生的防溺水教育,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生活,提高安全意识。</p> 议课 <p class="ql-block">教室后面数学老师们在刘校长和荣主任的带领下,正在认真聆听并记录精彩与不足,孩子们学的也很认真。</p> <p class="ql-block">课程结束后,老师们紧接着进行了集中评课,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地促进老师们的积极性。本次公开课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锻炼自己、交流学习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相信白若小学的教研之花明天会盛开得更加艳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