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语文学习“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因为统编语文教材将八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由原来的《傅雷家书》调整为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也就有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的机缘。</p> <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是一部国学启蒙读物,是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期间,专门为中学生写的一部书。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经典,是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p> <p class="ql-block">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八年级学生阅读《经典常谈》会遇到一定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 一、《经典常谈》以介绍经典形成的来龙去脉、内容要义、思想理念与写作特色等为主,内容丰富繁杂,信息量大,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挑战。</p> <p class="ql-block"> 二、书中所讲经典与学生相隔年代久远,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主张,都与学生有很深的“代沟”。</p> <p class="ql-block"> 三、《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书中的语言运用与现在有一定差异,学生初读时难免感到不甚通畅。</p> <p class="ql-block"> 为此,我精心设计导读策略,引导学生静心深入其中,领略中华经典之美。</p> <p class="ql-block"> 根据学情我采用“泛读”“比读”和“精读”三种策略,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逐层深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常谈》整本书阅读。</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指出,“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当学生静下心认真阅读后纷纷表示:《经典常谈》书中的每一篇内容都很短小,朱自清先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用清晰的思维逻辑,让那些枯燥难懂的历史和文学知识都变得生动有趣。</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阅读《经典常谈》活动,希望同学们能把它作为了解经典的敲门砖,感受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智增慧,增强“文化自信”,落实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