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观察是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记录是一种语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分析是一种能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指导是一种智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们都是教师发现儿童、解读儿童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和素养,提升教师撰写观察记录与分析的水平,旗直五幼于4月20日开展了“以书籍阅读为媒 以案例分析为介——从看见儿童到读懂儿童”教研活动。</p> 闲言小戏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开始前,保教主任牛静欣带大家玩一个心理学小游戏“猜猜谁在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出“观察”。</p> 看见儿童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就“在做案例分析前应做哪些准备”展开讨论,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p> <p class="ql-block"> 宋佳茹老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幼儿所处的游戏阶段。</p> <p class="ql-block"> 魏敏老师:观察前教师要明确观察目的,观察幼儿是否熟悉游戏材料和场地。</p> <p class="ql-block"> 高艳丽老师:观察前教师要了解游戏对幼儿的价值,幼儿游戏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以《指南》为依托,最后得出结论:教师应该考虑幼儿的整体性、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个体差异、游戏内容等几方面。</p> 发现儿童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看游戏案例,老师们思考:如果游戏发生在我的班,三位老师会怎么进行观察?会记录哪些事件?</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结合班级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分享、反思。</p> <p class="ql-block"> 经过研讨,对接《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认真观察幼儿在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并做必要记录,根据一段时间的持续观察,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做出客观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针对性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扰幼儿的活动。老师们梳理了三种常用的观察方法:扫描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p> <p class="ql-block"> 如果让你撰写案例分析,你会从哪方面进行分析,观察分析时要注意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通过观看优质游戏案例,学习用白描的手法进行描述记录。从现场观察到怎样详细、客观地记录结果再到正确分析、合理利用观察资料,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给予支持性指导策略等。</p>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教研中心刘雪莲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老师们的分享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希望大家都能沉下心去思考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p> <p class="ql-block"> 从不会客观记录到知道如何记录,从不会解读游戏行为到学会分析幼儿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旗直五幼的教师在本次园本教研中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下一步我园将继续通过园本教研,提升教师在游戏中科学观察幼儿、客观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通过看懂游戏来理解儿童,进而改变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将幼儿园游戏精神落到实践中,把真游戏还给儿童,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