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33333">在十九世纪,有一个叫斯宾塞的英国教育家提出了“快乐教育”。这个理论有着极为强大的感染力,没多久就风靡西方世界。在近几十年,我们终于引进了这个理论,于是“素质教育”还没熄火,“快乐教育”这个伟大的理念、方法就在全国推行开来。<br> 刚听到这个理念,我只能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想当初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尽提倡什么“三更灯火五更鸡”“阳光加灯光”之类的,读书累成狗。要是我读书时也提倡“快乐教育”该多好,我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就把内容学会了,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少年,那该多美啊!<br> 自己读书时读累了,我当老师了,那就该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啊!</font>于是,我在教学中就努力推行“快乐教育”。我快乐,学生也快乐<font color="#333333">。惟一不快乐的,就是有时教学效果不太好,期末一考试,学生成绩卵包烟壶。</font> <font color="#333333">从教时间越来越久,受外界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总喜欢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当然,这明显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过,我喜欢我老师的一句话:“接受批评,屡教不改!”<br> 那就仍从经验主义出发,想说一句:学习不是快乐的。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话应该是适用的。<br> 几千年前,中国有两个大思想家,一个叫孟子,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后来三字经总结为六个字“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一个叫荀子,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我们可以归纳为“人之初,性本恶”。<br> “快乐教育”的理论,我想应该有“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基础才能建立起来。<br> 只有相信“性</font>本善”,我们才能相信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主动向真善美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孩子就会成长的过程中,自觉追求“五讲四美三热爱”,具备美德,成为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栋梁。<br> 可是,现实有理想那么丰满吗?<br> 我是不相信“性本善”的,我只知道从经验主义出发认识到,一个才有意识的婴儿,他挥动着小巴掌打到人,会乐不可支;一个幼儿,塞给他一个手机,他会玩得天昏地暗;一个少年,给他一个网络游戏,他可以玩得他姓什么都忘记;哪怕是个成年人,在玩手机刷视频和拿起书本充实自己之间,绝大多数人<font color="#333333">会选择玩手机。<br> “性本善”认为我们保持本心就能善,“性本恶”认为我们改正自己才能善。<br> 所以你相信“快乐教育”能行,就是相信孩子的本性是追求真善美的,才会相信教育就要释放孩子的天性这句鬼话。</font> <font color="#333333">人的天性是什么?是好逸恶劳,是坐享其成,是衣来伸手、饭来伸口,是懒惰,是贪婪,是欲望的集成。<br> 我们希望孩子真善美健康积极阳光向上,而这一切和人的天性是相违背的,要想达成前者,就必须学习,而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恶”的因子的过程,是一个违背天性的过程。</font><div><font color="#333333"> 而违背天性、改变天性,注定伴随着坚持、汗水、泪水、毅力等让人难熬的一面。</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 所以,学习不是快乐的。<br> 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哪怕老师口吐莲花讲得天花乱坠,有做游戏那么快乐吗?<br> 背一篇课文,读几十遍,枯燥乏味,有看动画片那么快乐吗?<br> 做一个题目,思考半小时还</font>没找到解题思路,有玩手机那么快乐吗?<br> 为了那点可怜的分数,每天熬到十一二点才睡觉,有自由散漫那么快乐吗?<br> <font color="#333333"> 我们在努力给孩子寻找学习的快乐,可那通过学习获取得知识的快乐,真的可以和玩游戏、看动画片、玩手机的快乐相提并论吗?<br> 如果我们遗忘了我们读书时的快乐和痛苦,那么以我们成年人的体验来回忆一下:你愿意上班还是愿意放假?公司、企业、单位为什么给你发工资?上班是烦恼的,是痛苦的,你烦恼和痛苦的代价就是获得工资。如果你上班是快乐的,那不应该给你发工资,反而应该交钱给你的公司、企业或单位。正如你去享受按摩、足浴要付钱一样。<br> 当然,成年人已经有足够的意志和毅力抵挡某些诱惑,家庭、社会的压力让你不得不克服烦恼和痛苦去上班、打工获取这微薄的收入,挣钱养家糊口。<br> </font><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可我们的孩子意志力还薄弱,分辨能力还不强,一味地强调“快乐”教育,他能分清读书的快乐和玩耍的快乐哪个更重要吗?他能有效地克服自身的惰性吗?你真的相信他的天性就是热爱读书而不是热爱玩耍吗?</span></div> “快乐教育”的理念在中国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以<font color="#333333">比瘟疫更加肆虐的态势横扫家长的心理。<br> “释放孩子的天性”,这是专家提出来的,家长们接受了。这符合“快乐教育”的理念。<br>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专家提出来的,家长们仍然接受。这也符合“快乐教育”的理念。<br> “要推行赏识教育”,这是专家提出来的,家长们大力鼓掌。这太符合“快乐教育”。<br>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是专家提出来,家长们欢欣鼓舞。因为体罚不符合“快乐教育”。<br> 家长们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专家的指导下乐呵呵地看着孩子成长,只能“快乐”,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半滴的委屈。<br> 孩子不能批评,批评了就不快乐。<br> 孩子不能责骂训斥,责骂训斥更不快乐。<br> 孩子更不能体罚,哪怕孩子错了罚个站也不行,体罚是长久的不快乐。<br> 哪怕是公布学生的成绩也不行,因为这会伤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br> 我们的孩子们就这样“快乐”地成长着,直至成长为“巨婴”,被社会所伤害。</font><div><font color="#333333"> 你相信在这种“快乐”教育下的孩子会健康地成长吗?会有足够的承受力吗?</font></div><div> 一棵大树的成长,真的只需要阳光雨露吗?风袭雨侵雪埋可以缺少吗?那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话真的过时了吗?</div> 可老师,特别是还有一点热血的老师,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学生<font color="#333333">就这样“快乐”呢?<br> 学生不听课在讲小话,你通过什么样的“快乐”教育纠正他讲小话的习惯?<br> 学生不写作业,你通过什么样的“赏识”教育要他爱写作业?<br> 学生甚至打架斗殴,你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改变他的习性?<br> 学生还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缺点才能健康成长,你怎么才能让他“快乐”地克服缺点、改变自身?<br> 当一味的赏识、表扬起不到效果时,老师会批评、训斥、甚至变相体罚或体罚,因为这些原本就应是教育的一部分,只是在专家的建议下这些措施被禁用了。<br> 可是,老师啊,<i>你的批评、训斥、体罚不是“快乐教育”啊!</i><br> 家长们恼火了:我在家里把孩子捧成了王子、公主,到学校里被你训成了孙子,你懂教书育人吗?<br> 幸亏,当今网络那么发达,举报电话随处都有,一个电话就到了教育部门或纪检部门或市长热线或其他什么。<br> 怎么处理这个被举报的教师</font>?行政部门敢于与整个社会公认的“快乐”教育相抵触吗?不怕网络舆情吗?于是本应是教师支撑的行政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处理教师。<div> 比如某位教师在家长群公布了学生的成绩,被处分了;比如某位教师将迟到的学生罚站,被处分了等等。这样的事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很<font color="#333333">多。<br> 那些家长们洋洋得意,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快乐”教育的胜利啊!他们维护了教育的正义。<br> 亲爱的老师,你还管学生吗?学生违纪你还批评教育吗?<br> 许多老师就此佛系,对学生不闻不问,一般的违纪是不管的,只要学生在教室里不打架,就万事大吉了。<br> 后果就是孩子们越来越快乐,成绩却越来越糟糕。当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出现某些不好的苗头时,归咎于教师的不作为。于是,家长对教师更看不顺眼,找到一点碴就要举报一下,比如教师穿貂了,比如教师穿着不够庄重了,比如教师在校园里洗车了等等,无一例外,有举报就有调查,有调查就有处分,这些老师都被处分了。<br> 家长完胜!<br> 教师只好更加佛系,干脆摆烂了。<br> 学生的成长更加“快乐”,家长们对教师愈加失望。<br> 由此,学生不听话——教师批评——家长举报——教师被处分——教师佛系——学生更不听话。恶性循环由此形成。<br> <u style="">原本应该形成家校合力的,因为“快乐教育”的存在,导致家长与教师理念不合,最终家长与教师形成对立。</u></font></div> 不全是如上述这样的。<br> 社会精英阶层已经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麻醉效果,他们当年<font color="#333333">就是在老师的巴掌下成长起来的,在痛苦的学习中顽强站立起来的,他们深深地认识到,<u>童年、青少年时期吃过的苦、受过的累足以成为一辈子的精神财富</u>,他们不相信“快乐教育”。<br> 这些成功人士,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希望孩子有严厉的教育,有近乎苛刻的成长环境。而这些,在公立学校是不可能实现的。于是,他们将孩子送进了某些私立学校,在这些学校,需要天价的学费,可他们有最好的师资力量,他们不忌惮体罚,并不推行所谓的“快乐教育”。<br> <u>当我们的孩子还在“快乐”地接受教育时,那些人的孩子在负重前行,在痛苦的学习中挣扎成长。</u><br> 这两种成长方式的结果是什么呢?<br> 我在网上找到了最早在平民中推行“快乐教育”的英国的一组数据:<br> “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font>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font color="#333333">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br> 由此,<u>阶层固化形成,社会流动性停滞。</u><br> 我们开心地唱着童谣“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然后坚信自己的孩子在快乐教育下会成龙成凤。<br><br> <i style="">当“快乐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麻醉已生效,教育只能无奈地滑向深渊。</i></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