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庐山行

耄耋老贺

<h1><b>上次去庐山还是38年前,这次想顺道重游,在女儿夫妇和外娚陪伴下,旧地重游,了却一桩心愿。<br></b><b>上山有两条道路,一是开车上山,我们虽自带车辆,考虑到盘山公路有近400个弯道,庐山多雾天,如果下雨,更不安全,决定车停在停车场(一天20元),坐索道上山。<br></b><b>索道上下票价160元,庐山大门票120元(老人免费),十分钟不到,即可到达牯岭索道站。</b></h1> <h1><b>庐山云雾茶园</b></h1> <h1><b>缆车上可以远眺五老峰</b></h1> <h1><b>牯岭索道站,旅客集散中心之一。出索道站宾馆会有汽车来接。</b></h1> <h1><div><br></div><div><b>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人文圣山” ,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br></b></div><b>庐山风景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线,另牯岭镇周围尚存完好的中外名人别墅636幢,文化积淀丰厚,可称是‘世界别墅建筑艺术博物馆’。<br>西线著名景点有如琴湖、花径、仙人洞、锦绣谷。东线如含鄱口、三叠泉、五老峰、植物园。</b></h1> <h1><b>年轻时去庐山多次,当时主要靠步行,好像景点之间并不太远。如今景点之间修有公路,不坐观光车似乎寸步难行。观光车分东西两线,票价共70元,七天有效,随意上下。<br></b><b>庐山风景区内不能自驾,但本地牌照可以通行,200元一天包车可以接送,我差点上当,包车很多景区是进不去的,要另行买观光车票。</b></h1> <h1><b>牯岭镇位于庐山之巅,海拔1164米,是庐山景区的中心,是一座美丽、别致的、公园式的小山城。也是庐山旅游者的首到之地。上千栋欧美各种风格的别墅、教堂、宾馆、饭店,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叶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号称东方瑞士。</b></h1> <h1><b>红色的铁皮瓦是庐山民居的标配</b></h1><br> <h1></h1><h1><b>牯岭街心花园。街对面为东线观光车首发站。<br></b><b>附近的慧远路口站为西线观光车的始发点。</b></h1> <h1><b>如琴湖位于庐山风景区核心部,毗邻牯岭镇,建成于1961年,水域面积11万㎡。</b><b style="color: inherit;">如琴湖浩浩荡荡又不失秀丽雅致。因湖岸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故得名。湖半边近靠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有曲桥通往湖心岛,园中繁花似锦,曲径通幽,湖光山色,风景如画。</b></h1> <h1><b>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人”的对联。</b></h1><h1><b>花径二字为白居易所题。</b></h1> <h1><b>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b></h1> <h1><b>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书。</b></h1> <h1><b>唐朝元和十年间大诗人白居易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任江州司马时,曾与好友游览此处,白居易被眼前的春色深深的吸引。他感慨万千,随口诵出七言绝句:“人间四月芳菲尽,</b></h1><h1><b>山寺桃花始盛开。</b></h1><h1><b>长恨春归无觅处,</b></h1><h1><b>不知转入此中来。”</b></h1><h1><b>白居易欣赏桃花兴致大发,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白居易当年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b>。</h1> <h1><b>花径中还有白居易草堂陈列室。它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建筑形式复建,坐北朝南,木结构,草顶。它向有人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庆于1996年雕刻成的2m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伫立在白居易草堂前。这座草堂占地65㎡,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b></h1> <h1><b>从花径走向仙人洞,要走很长的一段石板路,与过去相比,好像改道了。</b></h1> <h1><b>庐山仙人洞位于庐山牯岭西侧佛手岩,海拔1049米,深约10米,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进口处,为一圆形石门。门上方正中镌刻“仙人洞”三字。左右刻有对联:</b></h1><h1><b>“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b></h1> <h1><b>远眺锦绣峰白鹿升仙台以及台上御碑亭,江青最有名的照片《庐山仙人洞》即取景于此。</b></h1><h1><b>御碑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为纪念周巅而赐建的碑亭。</b></h1> <h1><b>《庐山仙人洞》,拍摄于1961年八,九月份,拍摄地点是庐山仙人洞附近上图山顶处。这张照片之所以能名声大噪,因为毛主席为它做了首诗。</b><div><b>《七律·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br></b></div><div><b>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br></b></div><div><b>2013年11月16日,江青所拍摄的《庐山仙人洞》,在北京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出了34万元的高价。</b><br></div></h1> <h1><b>入圆门便见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叶叶,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百年不倒,堪称庐山奇景。</b></h1> <h1><b>松下石面镌刻有“纵览云飞”四个大字,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b></h1> <h1><b>立足仙人洞,从谷口向远方眺望,一派朴实无饰、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b><br></h1> <h1><b>顺石径小道逶迤而下,苍翠崖壁间一岩洞豁然中开,洞高达7米,深逾14米。这就是仙人洞。</b></h1> <h1><b>洞内有一石制殿阁----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身背宝剑石的雕像。两旁有两副对联:</b></h1><h1><b>“称师亦称祖,是道仍是儒”、</b></h1><h1><b>“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b><div><b>洞穴最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石窖外用石板石柱构成护栏。石柱上镌刻 “山高水滴千秋不断,石上清泉万古长流”的对联。</b><br></div></h1> <h1><b>洞旁苍色的山岩下,依山临壑建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殿阁,名老君殿。殿为歇山式单层建筑,整个建筑显得庄重而又轻巧。内供太上老君骑牛雕像。</b></h1> <h1><b>洞周围的峭崖悬壁上,古刻峥嵘,有“云根”、“佛手岩”、“同舟共济”、“周道复兴”、“贤者乐此”、“仙源无二”、“总览群真”、“常乐我净”等十数通,琳琅满目,颇堪玩味。这些雄强俊快飘逸宏肆的摩岩石刻为青峰秀峦平增了几分妩媚和情意,并将后人的眼光引向历史的纵深。</b></h1> <h1><b>“梵音泉”,民国刻石。位于锦绣谷访仙亭旁石壁上,石下有泉流出,行楷阴刻竖写,字径38厘米。款“民国十五年冬 林春”。</b></h1> <h1><b>观妙亭,兴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亭柱对联“山川吐纳开灵境,文轨交通乐太平”。</b><br></h1> <h1><b>谈判台位于庐山的锦绣谷景区内,离仙人洞非常近,这里是当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和蒋介石谈判的地方,1946年7至9月,美国特使马歇尔曾八上庐山调处谈判,面见蒋先生。</b></h1> <h1></h1><h1><b>自仙人洞循石级路前行至天桥,为一段长约2500米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b></h1><h1><b>锦绣谷,四时花繁,灿若锦绣,怪石嶙峋,雄伟壮观。 加之谷中时有云雾聚散,引起人们无限的想象,正如宋代诗人孔武仲所吟咏;<br></b><b>江城三月芳菲尽,浅紫深绯到谷中。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b></h1> <h1><b>礼贤门:此处为天然山石掉落而成,过此洞时要低头,故名礼贤洞。由于庐山客流量较大,此洞狭窄,所以在旁边还修了木头栈道。从礼贤洞处向外眺望,景色非常不错。长不到5米,窄处仅容一个人过,个子稍高得低头才能过。据说蒋公当年在门的另一边迎接马歇尔,让高傲的美国将军不得不低头。</b><br></h1> <h1><b>相传医药学家、拥有药圣之称的李时珍,也曾前往此地采药。</b></h1> <h1><b>锦绣谷中有许多猴子,不攻击人,十分可爱。</b></h1> <h1><br></h1> <h1><b>悬崖上锦绣谷三字崖刻</b></h1> <h1><b>险峰是庐山景点之一,海拔1025米,地势险要,站在此处可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险峰也是目睹锦绣谷全景及庐山下的九江县的佳处。</b></h1> <h1><b>好运石又称鹰嘴石,它是第四纪冰山运动的产物。位于锦绣谷的一条山道上,大家都去摸摸和转圈,好运常在。</b></h1> <h1><b>位于锦绣谷中的天桥,其实有天无桥,也堪称庐山一奇。其实这里原来是一处巨大的断层,峰高壑深,峭壁连片,山崖上有一块褐色巨石伸向深涧,远远望去似一断桥。</b></h1> <h1><b>38年前女儿小学毕业,同游庐山留下的倩影。</b></h1> <h1><b>如今后面的姐姐换成老公,儿子也已硕博连读。一眨眼,我也垂垂老矣。</b></h1> <h1><b>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含鄱岭上有4处建筑。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b><div><b>含鄱口是庐山观看云雾和日出的绝佳圣地。</b><br></div></h1> <h1><b>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b></h1> <h1><b>望鄱亭是一座雕桬画栋的六形楼台,地处含鄱岭的最高点。登上望鄱亭,鄱阳湖尽收眼底。当地人也称望鄱亭为“跳舞厅”,据说当年蒋介石与宗美龄率众大员在此跳舞而得名。</b><br></h1> <h1><b>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b></h1> <h1><b>含鄱口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b><div><b>图为从含鄱口眺望五老峰。</b></div></h1> <h1><b>眺望对面汉阳峰。</b></h1> <h1><b>庐山博物馆内有一幅毛主席诗词,据旁导游讲解,左下角酷似毛主席仰天睡觉头像为一香港记者所拍,从视角看,拍摄地点应在含鄱岭,但我沿山岭几乎走到尽头,为树木所挡,始终未找到视角。</b></h1> <h1><b>从这里往下走,即可到达庐山植物园。</b></h1> <h1><b>庐山植物园,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位于含鄱口山谷中,是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等人创建。 </b><div><b>庐山植物园占地近300公顷,以研究灌木为主,兼茶果、园林、药用植物。已收集国内外植物标本10万余种,引种驯化3400多种。 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其中树木园收集国内外杜鹃300余种。这里的药圃收集栽种300多种药用植物。松柏区生长着裸子植物260余种,南北松杉竞秀,东西柏桧峥嵘,其中,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中国特产的金钱松,以及国内外其他名贵树种。标本室收存腊叶标本17万余号,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br></b></div><div><b>受美篇限发照片100幅之限,以下景点只能简单介绍。</b></div></h1> <h1><b>三叠泉也叫三级泉、水帘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它其实并非泉而是瀑布,水流从五老峰北悬崖口落下,冲击三级盘石而形成“三叠”,总落差155米,十分壮美,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b></h1><h1><b>要近距离感受三叠泉的视觉冲击,还需要下到谷底看三叠,上下有几千级台阶,景区内有小火车可以搭乘,票价来回80元,但只能送你到一叠入口白云谷,还要步行1600级的下山台阶才能到达最底端。<br></b><b>看到回来游客在谷口手脚并用,便在谷口打住,不敢造次。<br></b><b>三叠泉照片为女儿所拍。一强壮小伙上下用了二个多小时,他俩平时徒步四川四姑娘山、太行大峡谷、西藏等地,上下仅用了50分钟。</b></h1><h1><b>其实电车连接的是一段比较平缓的山路,这一段路是个山谷,溪水淙淙,山石奇趣,景色很不错。走走也就30分钟左右,1600级的台阶照样必须上下,80元火车票完全可以节省。</b></h1> <h1><b>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侧,为庐山著名的高峰,海拔1436米,五座主峰俨若五老并坐,故名五老峰。五峰中以第三峰最险,奇岩怪石千姿百态,雄奇秀丽蔚为大观;第四峰最高,峰顶云松弯曲如虬,下有五小峰,即狮子峰、金印峰、石舰峰、凌云峰和旗竿峰,往下为观音崖,狮子崖。五老峰东有“三叠泉”,西南为“庐山松”、“一线天”,峰麓为海会寺,皆是庐山胜景,为游人必登之地。李白曾有诗赞曰:</b><div><b>“庐山东南五老峰,</b></div><div><b>青天削出金芙蓉。</b></div><div><b>九江秀色可揽结,</b></div><div><b>吾将此地巢云松。”</b></div><div><b>体力所限,望而生畏,发几张女儿拍的照片。</b></div></h1> <h1><b>过了这个亭, 五峰 不远了。</b></h1> <h1><b>庐山博物馆座落在芦林湖畔,占地面积二万余平方米,现为原芦林一号原毛泽东同志旧居,为地方综合类博物馆。建筑为一层四合院,中间为矩形天井,展室环四合院一周分布。有藏品数量5308余件/套,珍贵文物1459件/套。</b><div><b>特色的展品为毛泽东使用的家具,毛主席196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在芦林一号别墅办公、休息使用的原物。<br></b></div><div><b>另展出大量的地质标本:大姑期冰川漂砾(网纹石),形成于110—90万年;冰川压坑及冰川擦口环痕石漂砾,形成于110—90万年。</b><br></div></h1> <h1><b>芦林大桥</b></h1> <h1><b>庐山会议旧址是国务院1996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称庐山大礼堂,建于1937年,中西合璧式石木双层结构,建筑面积2554平方米,系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br></b><div><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曾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政治、军事、教育中心。解放后,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当代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此召开了 1959 年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三次庐山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一处具有重大革命历史意义纪念地。</b><br></div></h1> <h1><b>庐山大厦原为国民党中央党校“传习学舍”、军官训练团旧址,落成于1936年,由蒋介石亲笔提写“庐山传习学舍”,1946年改为“庐山大厦”。<br></b><b>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曾在此发表了抗日宣言。建国后中共中央曾三次在庐山召开会议,大多与会代表都下榻于此。1984年中外合资,改建为旅游饭店,是江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b></h1><br> <h1><b>美庐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是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生活的“美的房子”。</b><div><b>庐山的别墅洋洋大观,而“美庐”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幢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国兰诺兹勋爵建造,1934年巴莉女士将这幢别墅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从此,宋美龄成为了这栋别墅唯一的主人。</b><br></div></h1> <h1><br></h1> <h1><b>从酒店观景平台看庐山日落</b></h1> <h1><b>据说从酒店观景平台下山,大约走半个多小时,即是庐山观日落绝嘉处龙首岩。</b></h1> <h1><b>此次庐山行虽短短三天,但一切顺利,十分尽兴,旅馆虽离牯岭稍远,但每天外出,旅馆有专车接送到观光车站,十分方便。可惜来的时间较早,庐山不是晴天就是雾天,既未看到山花烂漫,也未看到庐山乱云飞渡的幻境。</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