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中山小学 幼小衔接联合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科学的入学准备,应该引领孩子踏踏实实走好幼儿园的每一步,丰富生活经验,养成良好习惯,涵养健康品格,才能真正为后继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让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幼小衔接,理解国家双减背景下幼小衔接的相关政策。 </p><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至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转折,也是孩子迈向正式学业学习的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17日和18日的晚上,万跃敏副校长、蔡教导、陈小燕主任三位领导带领我们中山小学一、二年级全体老师到陵水县机关幼儿园参加两校关于幼小衔接的研讨活动,并对机关幼儿园的大班家长进行指导。</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陵水县机关幼儿园朱世平园长,从以下六个方面为我们做分享:</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p><p class="ql-block">二、为什么要重视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一)孩子进入小学后出现了一些状况,引发教育者关注和思考一一,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p><p class="ql-block">(二)“幼小衔接”国家在行动</p><p class="ql-block">三、幼小衔接核心问题</p><p class="ql-block">(一)加强不同学段,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系,做到无缝对接。</p><p class="ql-block">(二)衔接应基于幼儿发展的全面、长远、适宜、渐进等特点,达到教育无痕,衔接无声的状态。</p><p class="ql-block">四、如何衔接?</p><p class="ql-block">(一)入学准备</p><p class="ql-block">1、学习准备</p><p class="ql-block">2、社会准备</p><p class="ql-block">(二)入学适应</p><p class="ql-block">1、身心健康</p><p class="ql-block">2、生活准备</p><p class="ql-block">五、幼儿园的目标与任务</p><p class="ql-block">(一)培养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培养想象力,对知识的苛求,培养社会情绪,要接受全面教育,学会探索,学会交朋友,关注孩子的情绪。</p><p class="ql-block">(二)我们共同协同来帮助孩子顺利的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一个顺利的衔接过渡。</p><p class="ql-block">(三)要不要提前?不要,伤害孩子的心理。</p><p class="ql-block">1、因为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如果孩子过早的学习一些知识,会阻碍他们以后的学习。然而,提前学习会让孩子在一年级时取得比同龄人更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2、儿童的大脑发育与接受的信息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六、如何做好入学?</p><p class="ql-block">(一)培养规则意识和执行规际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二)培养生活的自立性。</p><p class="ql-block">(三)培养初步的入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重要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万跃敏副校长做分享:</p><p class="ql-block">一、小学要关注个性差异 </p><p class="ql-block"> 1、学校为儿童适应做好准备小学应树立衔接意识,转变让儿童被动适应学校的观念做法,积极倾听儿童的需要,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调整一年级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和不适应,促进儿童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p><p class="ql-block">2、关注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新生在原有经验、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切忌提过高的统一要求或进行横向比较,以免挫伤儿童入学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3、设置入学适应期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要关注新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玩具和操作材料,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p><p class="ql-block">4、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入学准备活动,实施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为每个儿童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方式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改革一年级的教学评价方式,重点聚焦教师是否熟知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课程实施是否能有效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p><p class="ql-block">三、小学入学适应</p><p class="ql-block">1、身心适应 ,创设与幼儿园衔接的学校环境。</p><p class="ql-block">2、帮助儿童逐步融入学校生活,了解和接纳每个儿童的发展差异和入学准备程度的不同。入学初期,应确保每个班级都有教师全程关注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需求,帮助儿童逐步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新同学,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p><p class="ql-block">四、入学适应途径</p><p class="ql-block">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p><p class="ql-block">2、培养儿童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3、环境的适应 。</p><p class="ql-block">4、帮助儿童逐步融入新班级。</p><p class="ql-block">5、引导儿童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p><p class="ql-block">五、小学搭建斜坡</p><p class="ql-block">1、创设敢问想问的氛围。</p><p class="ql-block">2、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p><p class="ql-block">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让老师们更加明确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及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小衔接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希望能更好的做到“幼小”携手,双向衔接,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花开有时,衔接有度,科学引领,为爱护航。让我们快乐而坚定地行走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不负使命!不负童年!</p> <p class="ql-block"> 智慧的力量是无穷,他可以把一朵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把一滴水变成一股清泉。本次学习让老师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意义,能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