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质量,发挥学校教研的力量。<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23年4月13日上午第三节课,由朱文波老师执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与单位换算》一课,在海界小学四(2)教室开展,海界小学全体高段数学教师、其他学段的老师及教导主任罗露芬老师参与了此次教研活动。</span></p> 聚焦教材 <p class="ql-block"> 《小数与单位换算》一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的。把名数进行改写,涉及低级单位、高级单位,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其实一点都不容易。朱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单位换算过程,体验了方法的形成过程。</p> 聚焦课堂 <p class="ql-block">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课堂上,朱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气导入新课,接着复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不仅要用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还用到单位的进率。</p><p class="ql-block"> 2.教师注重学生为主体新知探究。课堂上,朱老师采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全体同学置身于解决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会从小数到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了名数的改写,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乐于帮助小朋友的情境中,积极投入到新知探究中。</p> 聚焦《课标》 <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朱老师,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交流换算方法,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朱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们一步步引出名数改写的不同方法。让每一个学生既感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又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知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同时,也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p> 意见、建议 <p class="ql-block"> 最后,针对本节课,听课的老师们建议:①增加小组活动讨论,体观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交流中积累数学经验。②在教学这节课时,将单名数化单名数和复名数化单名数分开教学,这样效果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用心思一分,行动深一度。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有所思,有所得。海界小学数学科组全体教师将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赋能有深度、有内涵、有质量的课堂,且行且思考,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供稿:许翠芬</p><p class="ql-block">编辑:罗露芬</p><p class="ql-block">审核:资洪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