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洞庭湖》一首知青的船工号子,满怀一腔热血衷肠,寄托多少希冀呐喊……

苇鹭·刘敏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演唱及号子编配:郭建宁</p><p class="ql-block">词曲 撰文:刘敏</p><p class="ql-block">原诗作者:陈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首《我问洞庭湖》是我于十年前创作的原创音乐作品,在由湖南知青网友陈莉发在我专栏的原创诗作基础上、由我进行重构撰词并作曲、由湖南省歌舞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郭建宁老师编配号子并首唱。《我问洞庭湖》试图通过心灵对历史的追寻叩访,再现那段特殊岁月里一代青年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问洞庭湖,问那落水的太阳,听那古老的纤歌苍凉,听那千年的渔歌惆怅,是否也刺痛你的胸膛?诶啰诶~~~”——在《我问洞庭湖》中,我是这样来审视我所亲历所见的生命景观、重现在那段一成不变封闭保守岁月里希冀改变现状的知青以及底层百姓共同的苦吟与叩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在湘北华容插队当知青的岁月里,每每过长江越洞庭,常常听到有一种悲凉哀怨的曲调在江上湖滨飘来荡去,这种原生态的渔歌纤歌随着风雨萦回入耳揪心……在那个政治晦暗、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的年代,听着它,的确会让人生出一种攫住心胸的忧患与痛楚。</p><p class="ql-block">以往,我们在歌声中认识的洞庭湖都是春和景明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新气象,而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现实生活中洞庭湖区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却是极为窘迫堪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好风光幸福生活需要赞颂与讴歌,百姓的疾苦痛楚与愿望同样也需要表达和宣泄,在我的创作计划里,既是写一代知青的心声,知青从社会底层一路走来,歌曲反映当年洞庭湖区我们亲历所感的洪涝饥荒冻馁贫寒现状,就绕不开这种来自底层民间的沉重、以及苍生百姓期冀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困惑与梦想,渴望改变现状,并发出灼痛呐喊,才能触动与激活社会的肌体,推动变革而带来进步与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深知,这种来自历史纵深处的声音尽管也金声玉振也热血衷肠,但在现实背景下它注定只能被定义为一种“背离主流”的自我表达,历史与现实皆会默契固化它的属性——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要心存感激:感谢有着与我同样经历同样感受的我的良师益友郭建宁老师为《我问洞庭湖》所倾注的才情与心血,让这一连串<span style="font-size:18px;">跌瀑扬波</span>深情激昂的叩问得到了同代人的深切共鸣与热烈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敏撰文于2013年12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往,每发表一首自己的原创歌曲,我都会不由自主把自己的创作动机也写一写,但是这首歌,我只想抽取湖南知青网友们发在网上这见证一段岁月一个时代一道道生命景观的文字,来表达我对《我问洞庭湖》的创作动因——</p><p class="ql-block">⬇️洞庭湖区知青笔下的真实记录,值得一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湖南有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话:洞庭湖的麻雀,经过几个风浪。湘籍著名画家王憨山先生有一幅麻雀《过洞庭》的名作,我想象得到那群麻雀瘦弱的翅膀飞过八百里洞庭的艰辛。</p><p class="ql-block">我的“过洞庭”,是一只弱小的麻雀熬过洞庭、苦过洞庭、忍过洞庭、憋着气挣扎着飞过洞庭的经历。我卑贱的苟活,无聊的煎熬,狡黠的智慧,苍白的情感,都是那个时代真实的赠与。我今天能被女儿认为成功,至少不很失败,怎么看怎么想都是一个偶然。事实上,无数像我这样的小麻雀都消失在洞庭湖的万顷波涛之中了。</p><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我长期冰封的青春记忆。我在沼泽地里的挣扎,在黑暗深渊中的努力,于我是一场永难告别的梦魇。我想,我在20多年的法官生涯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对“以人为本”的法理结构的遵循,都源于此。如果年轻一代能够珍惜当下这个不断进步的时代,能够借鉴我老一辈知青不屈奋斗、悲壮努力的精神,能够站在老一辈知青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我会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欣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黄长营《过洞庭》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洞庭湖烟波浩渺,湖岸芦苇广袤无边。</p><p class="ql-block">湖区自有人类以来,老百姓筑堤拦水,傍堤建屋,赖以生存。他们选择高大挺拔的芦苇,修掉偏枝旁叶,用草绳将芦苇杆一轮轮裹扎实,然后将它们密集编排成一大片,筑进耐水的竹子、杉树的房架之间,里外糊上厚厚的牛粪泥浆。墙,就成了。</p><p class="ql-block">这墙实在,冬暖夏凉,能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人们给草绳捆紧的芦苇杆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毛蜡烛。</p><p class="ql-block">涨水时节,农家茅屋常被淹没,屋顶房梁被大水卷走。水退后,人们重又砍来芦苇、用稻草搓绳、自制毛蜡烛,加上牛粪泥浆,筑墙、建屋。</p><p class="ql-block">像芦苇顽强勃发的生命力,一栋一栋新的毛蜡烛屋如雨后春笋遍布沟渠堤畔。</p><p class="ql-block">有不死的芦苇,就有不绝的毛蜡烛。</p><p class="ql-block">和所有农民屋一样,洞庭湖区的知青屋便是用毛蜡烛筑墙建成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罗丹《毛蜡烛之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是什么时候了,热气从锅中弥散出来,火光通红的,映照着一张张兴奋期待的面孔,映照着墙上“人定胜天”的石灰标语。那气氛,简直就像过年一般热烈。我抬头望望灰暗的天空,心想,也许城里的亲人们都早己熟睡,恐怕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此时的这顿特别的晚餐吧!</p><p class="ql-block">  讲实在话,煮出来后的豆饼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吃,味道酸酸的有点涩,气味也不好闻,记得有位妇女当场就呕吐了。可那天大家都放开肚皮吃了一顿饱的。</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过去了,也许是一种开始衰老的现象吧,总是常常回忆起过去。在夜深入静时,在觥筹交错的无奈应酬时,在孩子吃饭抱怨肉太多了时,当年吃豆饼时的情景竟经常会蓦然冲破一切,不合时宜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连同当时的那笑声、那火光、那一张张期盼的面孔,全都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郑文斗《那一顿晚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苇秆和稻草,支撑起一方小小的天地,这就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家。这里有过我们纯真的浪漫和茫然的困惑……</p><p class="ql-block">犹记得青黄不接的时节,那弥漫在小屋的烧烤豆渣饼(注:军垦农场喂马的饲料)的浓香至今仍依稀可闻;犹记得农家孩子吮着指头倚在我们的柴门边、巴望分得一块豆渣饼的眼神,至今仍令人揪心。</p><p class="ql-block">水灾过后,积水退去,留下泥泞一片;行路难,生产难,生活更难!</p><p class="ql-block">屋前被洪水淹过的菜地,荒芜一片,翻出土圪塔晒晒,才能孕育新芽。</p><p class="ql-block">从这茅草屋里走出来,我们由同学变成朋友,由朋友变成姐妹;我们由幼稚变得成熟,由娇嫩变得刚强。青春年华在这里付出,无论心境如何,无论评价怎样,这毕竟是我们真真切切走过的路,是我们这一代人生命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刘苹《曾经的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几次“招工”“招生”之后,留下来的知青政治上被基层干部甚至一些农民歧视,认为“出身不好”,“家庭有问题”,经济上不能同工同酬,长期靠家庭接济,成为父母的“包袱”……新安公社东福大队一位女知青,一年做了将近3000分工,因为队上10分工的工值只有一角七分饯,她分了 400多斤稻谷和一大堆稻草,年终结算,竟还倒欠队上几块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孙致远《洞庭湖畔的一声呐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朋友,你知道什么叫“担堤”吗? 哪怕是身强力壮的农民,一听到要去担堤,也是非常地害怕。以前,每到冬季,湖区的农民就出动了,劳动力个个都要上堤,将洞庭湖用堤坝一小块一小块的围起来,把水抽干后种农作物。后来发现,八百里洞庭越来越小了,使得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无法蓄水,又将堤坝毁掉,退田还湖,是谁在这样的作贱农民呢?是怎样的作贱农民呢?现在是很难追究了,农民永远不会说,看来只有由俺知青来说说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不知天命《乡记事之4 围堰开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担堤,印象最苦的是在合兴洲的那个冬季,我一个月吃了一百多斤米。</p><p class="ql-block">这是在砍掉芦苇的湖底上,围起一大圈长堤的一项巨大工程。在淤泥中担土,穿鞋子几乎无法行走,打赤脚又常被地面上剩下的那些尖尖的芦苇桩戳得鲜血淋淋。一担淤泥特别重,爬堤打滑,不断地有人摔倒。到堤坡上后,泥土粘在簸箕上半天还倒不出。</p><p class="ql-block">记得有次天空中飘起了蒙蒙霏雨和霜凌,坡越来越滑,气温也越来越冷。扁担上都有了积水,大家眼巴巴地盼停工休息一下,但远远望去,堤下指挥棚前几个穿着军大衣的干部还在那里指指点点,毫无收工的意思。到后来头发、眼睫毛与扁担上都结了冰霜。人群中有人发出了“哦嗬”的声音,接下来又有多人跟着打啊嗬,到后来竟然全工地上几千人都发出了一片“哦嗬”声。那声音,简直直贯云宵,地动山摇!</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后我经常回想起这一幕,那是在最左的黑暗年头,无可奈何的纯朴农民们,能最大极限表示不满的唯一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郑文斗《回不知天命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想见文斗兄所描述的这一悲壮场景,这是在人的体能和心理负荷达到极限时的一种释放和宣泄,所有人的感同身受交汇在一个点上,必然会迸发出不可估量的共鸣力量。</p><p class="ql-block">在当年,对于没有话语权的小老百姓、尤其是纯朴的农民兄弟,以“无字的哦嗬”吼出自己的心中积怨,也算是“斗胆一吼”了吧! </p><p class="ql-block">这个“直贯云宵,地动山摇”的壮观情景在几十年前被文斗兄存储下来,现在如若被哪个电视片复制拷贝还原,那简直就是历史经典! </p><p class="ql-block">谢谢不知天命和文斗兄的精彩讲述,让我们脑海里又添了一道苦涩与悲喜交织的生命景观,可以慢慢去咀嚼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刘敏《回文斗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到洞庭湖了。浩浩淼淼,汪洋之中一条船,犹如苇叶飘浮。风势猛,船偏向侧翻,浪头将人扑倒船板上,又推着向船外湖里滚。这般阵仗何曾见过?!我们全都缩在舱里瑟瑟发抖,眼望着尹老倌孤身挺立,力挽狂澜。</p><p class="ql-block">尹老倌检查清点挂篷扯索舵把浆叶子,手不停当嘴放狠话:“还有十几里水路出洞庭湖,哪个偷懒耍奸的,断子绝孙,死哒冇人埋!”……</p><p class="ql-block"> 起锚出航。行至漉湖芦苇场,锚泊红旗主港。半夜时分我拿出半导体收音机,细细地转动旋钮。一种旋律清晰起来,我压低声说有了,庆宝和健生马上扯过耳朵贴上。 </p><p class="ql-block">这是“莫斯科广播电台”的一段音乐:“四只小天鹅”。双簧管轻快活泼,长笛清丽跳跃,小提琴柔美光滑,竖琴颤颤撩拨心弦。甜美圆润、舒缓明快,流光溢彩、绚烂华丽。我热泪盈眶,那风的凛洌、浪的暴戾,冷浸中的颤栗等等,都在虚幻的幸福中缓缓消解……</p><p class="ql-block">芦苇场是洞庭湖中的湿地,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原生态下各类物种繁衍生息的天堂,而今在人类的横征暴掠过后已成荒原。 </p><p class="ql-block"> 远望天低云重枯黄肃杀;近看灰褐色的土地板结砖裂,破苇叶碎芦杆尸身枕藉;细细看去,所有的芦苇茬上一律残留刀锋斜劈的创口。这是人类一场大屠戮过后的凄绝,风萧萧兮,破败苇叶犹如纸钱漫天纷飞,孑遗芦荻似如亡灵摇曳颤栗,天地间弥漫着生死情殇,末世情怀。 </p><p class="ql-block"> 荒原上有我们在劳作,耙拢碎碎的芦枝败苇,挑到船泊处归总。芦苇断茬竹签般尖锐,戳穿鞋子划破衣裤,手脚浑身伤痕累累,皮开肉绽。妈的,这是打柴么,分明就是酷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邓晓雄《漉湖打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产队有两条船,大船能载五吨、小船两吨,如垮堤就靠这两船救命。平时只用小船,为救灾启用大船跑运输挣钱买粮。我从军垦回来又被派上船,一共七人,搬运货物同上,行船则舵手在船,六人岸边背纤,顺风顺水就是舵手的事。第一次背纤,矮个在前、我个高殿后,往往不到一个时辰就全身湿透,这是个大苦大累的活。《列宾》用高贵的油画描绘了一队衣衫褴褛的纤夫,当我唱着《伏尔加纤夫曲》时,眼前总浮现那纤夫忧郁、绝望的眼神。我也成了纤夫,太阳下背纤,汗透又晒干,衣服上一圈圈白色盐渍,</p><p class="ql-block">接着几天都无风,三人拖着船沿着大堤走走停停,因为向南行是逆水,走几里路就汗如雨下,天天大太阳顶着头晒成了黑人!沿途几天都看到离岸不远处有沉船,都是船沉到湖底、水面露出一截桅杆,有的桅尖上还飘着面小旗,一场大风浪沉船知多少?死人知多少?七天后我们终于挨回了家。大队早通知那天我们四人出事,船人都不见。早几天派人沿路寻找都无音讯,他们三家都搭起灵堂准备做丧事,三人回家的情景没去了解,只听说洗抹布回家挨了家人一顿打、因为害得一屋人着了大急。我回去全队都喜出望外,好多人说:就知道你不会有事。不久大队通知生产队我外去的十九天记满工。我们的故事、会像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却永远留在自己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刘晓《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渡船好不容易终于在离码头下游30多米的地方靠上了岸。我下船背着纤绳将渡船拖到了码头。庞大哥默默无语安顿好船,我们都默不作声弄饭,吃饭。晚上我们躺在床上,庞大哥终于说话了:“小毛,刚才回来好危险啊,天黑了我又看不见,水急浪大,船要是靠不了岸,滑到下游的大漩涡中或碰上了岸崩,今天非出事不可。”那天晚上,我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总浮现汹涌的江水和我在拼命划桨的情景。</p><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那晚我们过江的场景确有点后怕,危险啊!长江改道后的那几年中,长江新河道因水急浪大造成船翻人亡的事件确不少。光我们长沙知青就有二位葬身在这新河中:男知青罗灿华在新河江边洗澡被卷入江中,就再也没有上来。女知青易穗玲在长沙办妥了病退手续,回生产队去办理返城手续时,在新河乘运芦苇船不幸从船上落入水中,也被巨浪吞噬。他们永远长眠在那块土地上。</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后,我们几个在新河渡口当过船工的知青又回到了华容县集成垸。我们站在新河渡口,看到滚滚的长江向东南静静地流去,宽阔的江面上客、货轮船来来往往,感觉到新河变化真快。改道后的新河道被汹涌的长江水不停地冲刷,不断地拓宽,现已经与长江老河道完全融合成了一体,当年开挖河道而堆积在两岸的泥土已被涛涛的江水带走,两岸视野也变宽广了。现在从新河渡口过渡早已不再用小木船了,乘机帆船“突突突”只要十来分钟就可到达对岸,平稳又安全。据说集成垸没有平垸行洪成为泛洪区以前,新河渡口还是用一次可载几辆大汽车的大型轮船摆渡。回想当年在这个渡口当船工的那些日子,我们真是感概万千。我们在长江改道的新河渡口当船工的生活是短暂的,但是在长江上与惊涛骇浪博斗场景却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季坤《在长江改道的新河渡口当船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1972年我离开沅江,人生步入“后知青时代”,为生计为进取而行色倥偬。现载花甲之身,独自北上去了山西的平遥古城创业。孤灯顾影,寂寥落拓。</p><p class="ql-block">雪夜一支笔,驱我三尺寒。遥望寄放青春的那方土地,不知那小镇是否温情如故,那运河抑或韵味依然;惦记那些曾与我同舟竞渡的农友乡亲,想着送一句别来无恙。 </p><p class="ql-block">追忆之中有疑惑,在文革的十年动乱里,阳罗镇只有过这一次龙舟赛。要说那时千钧棒棒杀一切传统文化“破四旧”,可谓是大地冰封一片白茫茫,怎么会让个龙舟赛能昙花一现呢?</p><p class="ql-block">我往农民身上寻找答案,他们在困苦贫寒卑微平庸中朴实如土、沉默如山、笃定如碑,坚守着亘古不移的价值取向,尤如对屈原忧国忧民的精神崇拜,世代敬奉,千年不绝。谁也更改不得压抑不住,拭目以观现时中华,年年都过端午节,到处都有龙舟赛,这便是铁律印证。</p><p class="ql-block">我感悟,有一种力量好比洪流滚滚顺昌逆亡,它在贫瘠土壤里播种希望的心胸肝胆中蕴积,在广袤田野劳作时弯如弓月的脊梁中蓄势,在舞动浆袅的血脉筋骨肌腱劲力中闪现。我庆幸,身经亲历了一场龙舟赛事,不枉作为了曾经的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沅水泛舟《赛龙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短暂的失神里,我的思绪已穿越了三十多年的时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我的目光似乎看到踩着冰雪踏着泥泞一步步登临大堤的青春身影;在宽阔平整的堤面上,我似乎又听到知青与农民兄弟举起飞硪打夯的劳动号子。三十多年前或淡忘得无影无踪、或铭记得清晰如昨的一些往事,在此番登临了东山水库大堤而触景生情的回眸中,让人蓦然感到其蕴含着的厚重感——那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为改变生存状态的一种负重感;那也是我辈知青在置身于荒诞年代、在隐忍与期冀中表现出的献身精神!</p><p class="ql-block">踏在坚实的东山水库的堤坝上,感觉就像登临于高高的东山顶上,面对着一湖波光极目望去,看水气岚光、群峰嵯峨,心中顿觉胸襟开阔,宠辱皆忘!</p><p class="ql-block">啊听!那支高亢激越的劳动号子又在唱响,它的旋律是那么铿锵,它的节奏是那么振奋!它融入了我们青春的情怀,它更融入了我辈知青不屈的人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引自刘敏《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敏(苇鹭):湖南长沙人。湖南师大附中老三届知青。独立音乐人,创作歌曲大多为作词自度曲,代表作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启航在春天》</span>《走出岁月的冬季》《青春情怀》《月光洒落的河堤》《长风破浪会有时》《抛秧少女》《生命永恒》《写意桃川》《我问洞庭湖》《总在心底吹奏一支短笛》《你是否已经改变了昨日的沧桑》《高泽源,我的第二故乡》《秋怀石涧村》《叹年华》《芦花吟》《草根曲》《童年》《舞动潇湘》等。</p><p class="ql-block">2016年6月4日于长沙市实验剧场成功举办了《启航在春天·刘敏原创知青歌曲演唱会》,发布演唱原创歌曲18首,专辑歌碟及歌本为湖南省图书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