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起开凿,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游客中心及景区入口。 游客中心大厅的四面佛像。 出了游客中心是昊曜广场,是为纪念石窟的开创者昙曜高僧而建。广场中心赫然站立的是昙曜塑像,宽袍大袖,面容清癯,神态坚定。广场上还有戏台等仿古建筑,简洁大气。<br> 佛光大道两侧矗立着 十三对“骑象四棱神柱”,柱高8.73米,在外侧浓密的松柏映衬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br> 四棱神柱下的六齿神像憨态可掬。 依据郦道元《水经注》所描述云冈石窟盛况而新建的山堂水殿灵岩寺仿古建筑群,营造在形似龟背的湖心岛上。 虽是新建筑,但色彩沉稳,结构端庄,线条秀美,粼粼波光中的灵岩寺殿宇巍峨,楼阁精巧,不愧为“山堂水殿”,显示出当年皇家寺院的恢宏气派。 灵岩寺山门。 千佛殿的抱柱联是:人世间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下联是: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不了了之。 佛影殿。 灵岩寺浮屠塔,塔高5层,塔身四周均为栩栩如生的佛教人物浮雕,堪称石雕塔中的上品之作。浮屠塔左右则分别为钟楼和鼓楼。 古道车辙。 云岗古称武州塞,自赵武灵王以来即是贯通西北的边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定西域,中西文化交流再掀高潮,武州山大石窟寺成为平城(今大同)丝绸之路的前站。唐辽金元以后,这里仍是胡汉之间的要道。 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 云冈石窟东端的第一、二两窟为双窟,建于公元471-494年。 第一窟为“石鼓洞”。 第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有弥勒立像,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 第二窟为“寒泉洞”。寒泉洞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为“灵岩寺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 <h3>第三窟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应该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h3> 佛像身上的洞眼据说是为保护文物的渗水点。 第四窟为“塔庙窟”,开凿于494-525年。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全窟风化严重。 第五、六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最为精彩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 第五窟为“大佛洞”,分前后室,后室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大佛两腿双盘,双手叠放腿上,是释迦摩尼佛进入标准“静修”的状态。据说这尊大佛是北魏孝文帝为他父亲献文帝凿造的佛陀象征。 释迦牟尼佛右边这尊立佛是未来佛。 第六窟为“释迦佛洞”,窟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洞窟塔柱四面佛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 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释迦摩尼跏趺坐像。 释迎多宝对坐像。 第七、八两窟为一对双窟,气势宏伟,窟檐前五间绕廊木构楼,基本和山崖等高,为清顺治8年重建的建筑。 第七窟称“西来第一佛洞”,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 后室北面墙壁开凿上下两层大佛龛。上佛龛中央为交脚菩萨,两侧为倚坐佛,再外侧为思惟菩萨。下佛龛为两佛并坐。东西南三面墙壁下部雕供养菩人,中部为四层佛龛,上部雕三角纹带和坐佛系列龛。南壁上面开明窗,下面凿窟门。 第八窟为“佛籁洞”。 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东侧骑牛的摩醯首罗天,三头八臂,面型浑圆,两侧小头戴尖顶帽,主臂一手叉腰,一手持谷穗,其余多臂或托日月,或执弓箭,或提如意。 西侧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卷发喜笑,手中或托举日月,或执弓箭,左下手当胸持斑鸠。 第九窟为“阿閦佛洞”,建于471-494年,属早期石窟,分前后两室。 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为“毗卢佛洞”,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为“接引佛洞”,是晚期石窟。窟中央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br> 第十二窟为“无垢地菩萨洞”,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为“文殊菩萨洞”,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的雕像风化严重,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为“万佛洞”,与一般洞窟不同的是规模小而无大佛像,四壁雕满排列有序的小佛,共有大小造像8900尊。 第十五窟(万佛洞),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五个洞窟, 通称"昙曜五窟"。 第十六窟建于484-525年,正中主像释迦牟尼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雕像多分化。 第十七窟主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高15.6米,头戴宝冠,胸佩蛇饰及短璎珞,臂着钏,斜披络腋,束腰收腹,下穿羊肠长裙,面庞浑圆,造型古朴壮美。佛像的原型是北魏的第二任皇帝拓跋嗣,他文武双全,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第十八窟本尊为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高15.5米,顶天立地,气势磅礴,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佛像原型是北魏第三任皇帝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是南北朝杰出的骑兵统帅,他在晚年刑罚残酷,笃信道教,发起过灭佛运动。昙曜在佛像上动了些“手脚”,身披千佛袈裟意味着残害无数沙门弟子,手置于胸前似乎意味着在深深地忏悔自己的过错。 第十九窟为“宝生佛洞”,<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主佛像</span>释迦坐像<span style="color: inherit;">,高16.8米,是云冈第二大佛。</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佛像耳轮齐肩,下颌崩毁,举右手,肘下有一小柱支撑。佛像原型是因</span>护佛而薨于宫廷内乱被追封为景穆帝的拓跋晃。 第二十窟为“白佛爷洞”,正中高13.7米的露天释迦坐像,原型是北魏开创者道武帝拓跋珪,其法相庄严,气宇轩昂,充满活力,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云冈石窟第二十窟西区为晚期石窟群,也就是北魏从平城(大同)迁都到中原洛阳时段开凿的石窟。现在尚未全部发崛和开放。 《西岩绝唱》石碑。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过程。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ed2308"> 一THE END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