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祚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的郝庄村南,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永祚”二字,语出《诗经·大雅·既醉》中:“君子万年,永锡祚胤”句,意为“永远传流,万世不竭”。 永祚寺是三晋名刹,由明代高僧佛登和尚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永祚寺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这是永祚寺山门。 山门左右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一对石刻龙图。 永祚寺,因寺内有双塔耸立,又名双塔寺。双塔也是由明代高僧佛登和尚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主持修建。佛登在当时名望很高,一些王公大臣纷纷拜他为师,万历皇帝封他为“妙峰真正佛子”。宣文皇太后也对他倍加青睐,全额资助了建塔的费用。 <div>永祚寺双塔均为砖塔,因是万历皇帝的母亲宣文太后李氏出资所建,故命名为“宣文塔”。</div> 双塔平面为八角形,共13层,高54.85米。塔身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承托着辉煌的琉璃飞檐。 檐上装有细致精巧的琉璃鸟兽和花卉,檐下又有一圈佛像浮雕,宛如一围华丽的玉带,又似八面连环的佛龛,其雕工之细致,形象之逼真,都显示了明代砖雕艺术家的匠心和才华。 塔顶为八角攒尖式,顶端竖以特制的琉璃葫芦顶,摩天接云,使全塔显得更其高危。 塔内有折转攀登的石阶,循之可上最高层。 永祚寺双塔是太原现存古建筑中的最高建筑,是太原的标志。<br> 寺内双塔呈东南西北排列,北宣文塔(图中左塔)因内藏舍利子,又名“舍利塔”。南宣文塔(图中右塔)现名“文峰塔”。 双塔素有“文笔双塔”之称。传说这擎天的双塔是两支文笔,那浩渺的晋阳湖是个大砚池。应了这“凤水”,太原历史上才出现了许多文章圣手。 进入山门,院内遍植牡丹。其中花龄最长的牡丹种植于明代。 院内立有数块《牡丹赞》碑。 雕塑。 寺中正面是一座巍峨的二层龛洞,下为大雄殿,上为三圣阁,全用砖石碹砌,号称“无梁殿”。 大殿结构严谨、开阔,是不可多得的明代砖石无梁建筑。 大雄殿主奉横三世佛。 正中是佛祖释迦牟尼。 两侧分别是东方药师佛和西方阿弥陀佛。 沿大雄殿东侧方丈门前的台阶折转而上,可达三圣阁。三圣阁也是一座砖石无梁结构建筑,较之下层的大雄殿而言,虽没有其高大豁敞,但却较其精巧细致。 三圣阁正中顶部结构精巧,以砖雕斗拱组成的藻井,非常精致,被公认是双塔寺砖雕艺术和建筑艺术中的代表作。 正中龛内为观音大师彩塑。塑像高2米,造型丰满,线条流畅,是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左侧龛内为普贤菩萨。 右侧龛内为文殊菩萨。 东厢房为“客堂”,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至四十年(1608—1612年),面阔五间,为穹窿无梁砖仿木建筑,是寺僧接待香客之所。 西厢房为“禅堂”,与客堂相对称,是寺僧日常诵经之所。 永祚寺有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存,即明代晋王府的一组石刻,包括《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书》两部分,共有明清刻石一百余方。其中《宝贤堂集古法帖》勒石于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为晋王府刻石。 《古宝贤堂法书》勒石于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当时太原知府李清钥汇刻而成。这组法帖石刻里面汇聚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珍迹,颇具艺术价值。 跨过月门,就是双塔院。 塔院内门。 塔院曲廊。 塔院内双塔凌霄,相映成趣,是我国双塔之最。 “凌霄双塔”形同孪生的姊妹塔,近在咫尺,但属性相去甚远。 “文峰塔”创建于先,是“起自堪与家言”的风水塔,即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与佛的教义和佛门没有丝毫的关系。 “舍利塔”继建于后,是佛门的圣物,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 塔院中还有两座殿宇。 从塔上俯视永祚寺后院。 历史上不少涉足于太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墨客骚人都曾为凌霄双塔而赞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为其颂咏;明代江南七大文人之一的李维桢曾为其吟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艺术家傅山先生曾为其作画;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将杨成武将军曾为其挥毫;……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位于双塔中间的过殿通体青砖砌券而成,殿顶为奇特的“卷棚歇山顶”。 后殿为上下层楼阁式观音阁,建在双塔中轴线末端。底层为青砖砌券,叠涩出檐。上层为木结构亭阁,是永祚寺唯一的木结构建筑。 走出山门,回望掩映在青黛翠绿之中的双塔,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愈发静谧悠然。 这对“永远流传,万世不竭”的文化象征,默默地以独特的意境启迪着人们的自省慎独,引领着人们祛邪扶正、超然物外……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一THE END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