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三明,是这次“八闽”之行的第七站。三明位于福建西部和西北部,历史上是客家先民南迁的重要中转站,是客家人形成并繁衍生息的重要居住地。三明又是闽人之源、闽江之源、闽学之源、闽师之源,朱熹、杨时、罗从彦、黄慎等历史文化名人出生于斯,造就了三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唐至清代,三明共有进士720人,其中状元5人,榜眼2人,探花5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是第二次到三明,上次在六、七年前,来三明市区看望先父的挚友、著名谜家、篆刻家许祯祥先生,匆匆来去,连住一晚也没有,没好好去感受三明历史文化的薰陶和生态景观的营养。</p> <p class="ql-block">所谓“补课”,这次到三明,目的地选了泰宁县,而由于遇上雨天,重点放在观光历史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昨天傍晚刚入泰宁县,便迫不及待地去5A级的景点“明清园”参观,那是一处以展示明清时期珍贵木雕杰作藏品白所在,参观时间虽短,但这次古代艺术精品确实令人震撼,艺术品构造宏大(很多以吨为计量单位),周材上乘(多为珍贵的金丝楠木、红榉木等),工艺精细(皆为精雕细镂工艺)。只可惜所有馆藏作品禁止拍照,不然会让朋友们享受一顿古代木雕的“艺术大餐”。</p> <p class="ql-block">昨夜刻意投宿泰宁古城附近的客栈,晚上便去古城古街吃泰宁特色菜并欣赏古城夜景。今早又去古城尚书巷参观尚书第。</p> <p class="ql-block">泰宁尚书第,俗称“五福堂”,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胜利二街福堂巷,建于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年),是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p> <p class="ql-block">泰宁尚书第座西朝东,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严谨合理,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明代建筑群,是研究福建古代民居的珍贵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泰宁尚书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曾奉诏存问楚王、岷王,再奉节祭葬益藩。任行人四载,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在京官的统一考选中,考绩列为第一,被任为工部给事中。明天启二年(1622年),转任户部给事中。明天启三年调任刑部给事中,所到之处皆有建树。同年,升任吏部给事中,正值杨连、左光斗、万火景忠谏熹宗,要求严惩魏忠贤而遭迫害。李春烨挺身而出,为杨、左、万3人仗义执言上谏,应宽万火景而治魏的不忠之罪,因而受贬斥外任湖广参政。明天启五年,李春烨应召回京,晋升为太仆寺少卿。次年又提升李为兵部右侍郎、左侍郎。李从担任工部给事中起,就曾上奏要充实府库,精训兵员、淘汰老弱,加紧京城防卫,以使京营防卫无虞。明天启帝一一采纳,并令李付诸实施,收效不浅。下半年升李为兵部尚书,并协理京营戎政。明天启七年七八月间,李春烨晋爵为少保兼太子太师,准其回家奉母。明天启帝特嘱大学士张瑞图代皇上书“孝恬”二字赠与春烨。明天启七年八月,熹宗去世,崇祯即位即开始处理阉党群凶。明崇祯三年(1630年),李春烨被认为是阉党同伙,但被列为第五等宽大处理行列,即论徙但恩准交款而不必去流徙处。明崇祯十年,在尚书第奉母尽孝和享受含饴弄孙之乐十年后,李春烨去逝,享年66岁。</p> <p class="ql-block">李春烨所处的年代是中国明朝后期政治最腐朽、最黑暗的“宦官专权”时代。李春烨从中进士到辞官隐退,生前有“大起大落十年间”之说,后人用“大器晚成,青云直上,急流勇退”来概括他的一生。然而李春烨留给我们的却是他死后的“大忠大奸难评说”。</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尚书第,又去参观乡村“非遗”博览苑,还看了一会儿地方戏“梅林戏”的排练。从一个县为乡村“非遗”兴办博览苑,可见当地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自重视。</p> <p class="ql-block">倘佯古城街巷,可见不少古建筑正在修缮和恢复,一个“修旧如旧”的古城指日可待!</p> <p class="ql-block">不曾留意,泰宁还是全国二十一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原来它还是“红军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所谓“缺课”,是因为泰宁还坐拥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待”,全县约五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旅游行业,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三分之一,风景各胜有大金湖、九龙啤、寨下大峡谷、上清溪、猫儿山、状元岩、水上一线天等等,而我却一处却没去,只好留给下回再游了。(发些网上照片与朋友们一赏)</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清溪景区,有“一条鲤鱼的故事”:1997年4月10日,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上清溪考察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时,坐着竹排在溪上时,一条鲤鱼突然跃上竹排,正好落在他的脚边。排工戏说又晚上可加个菜,习近平同志微笑不语,脱下脚上的塑料鞋套,将鲤鱼装入其中,再给袋中装进清水,待泊岸时,将鲤鱼放生。时隔24年,习总书记第12次来三明考察,对此事尚记忆犹新,他说:“这条鲤鱼是金黄色的”。</p> <p class="ql-block">我的这次三明泰宁之旅不足二十四小时,但体会到泰宁丰厚的历史文化,更向往着再有机会来泰宁补上自然生态的“一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