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圣城——2023年3月重游拉萨

爱登堡

<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场等待三年的旅行。去西藏看雪山下盛开的桃花,终于如愿了。多方考虑后,决定提前两天飞到拉萨,主要以适应海拔为主,量力而行游玩。</p><p class="ql-block">提前一周开始吃红景天胶囊,选择成都中转的航班价格更实惠一些。</p> <p class="ql-block">成都的天府机场第一次达到,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准备的设施非常有国际范,建筑大气服务温馨,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中转的酒店满满的国宝元素,贴心的早餐5:30就开始供应,质量也上乘。</p> <p class="ql-block">虽然飞拉萨的飞机晚点2小时,但丝毫不影响激动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飞拉萨的时候跟空姐咨询过,整个航程飞越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最大的河流是金沙江。</p><p class="ql-block">飞机起飞后,看着底下的地形由成都平原、岷江转换成连绵的雪山和深深的河谷</p> <p class="ql-block">这是入眼的第一座高大的雪山,我自认为是四姑娘山的幺妹。</p> <p class="ql-block">由于雪山自身的海拔就很高,所以在10000米的高空看去,感觉雪山触手可及一般</p> <p class="ql-block">一直看着丝毫不觉得单调,每座山都各自美丽</p> <p class="ql-block">天气非常好,也不知道眼中所见有没有哪些著名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就好辨别一些,最长最大的就是了。在飞机上能很清楚地看到,稍微宽阔面积大一些的河谷,就建有村镇甚至是城市</p> <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的群山,山头有白雪,山体有多变的褶皱,如同在欣赏巨大的山水盆景</p> <p class="ql-block">赏景拍照中时间过得飞快,抵达拉萨贡嘎机场时觉得身体状况良好。</p><p class="ql-block">住宿宾馆地点不错,拍摄布达拉宫侧影的网红天桥不到300米就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吃了到达拉萨的第一顿饭,面条的量大口味也可以接受</p> <p class="ql-block">上了天桥留影时才发现,20年前来拉萨也在这里活动过,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天桥看布达拉宫的视角还是差了一点点 ,有一棵大树始终避让不开。随后从天桥上楼至星月菩提餐厅,视角果然完美很多</p> <p class="ql-block">更好的视角在楼顶,白天跟服务员说上去看看,很爽快答应了。到晚上就必须消费才能上楼顶了</p> <p class="ql-block">拉萨要晚上8点才落日,回宾馆休息到9点再去星月菩提。在犹豫是点 些吃的还是喝的,来了一帮年轻人,说是一起一起的,蹭上了顶楼。亮灯的布达拉宫与白天不同,似乎散发着圣洁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当天恰逢独特的天象奇观——月掩金星,一颗明亮的星星挂在月亮下面,非常清晰。我只是没搞明白为什么新闻报道里的图片,星星都在月亮上面,我在拉萨看到的却在下面</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月亮与美丽的布达拉宫夜景,给这次西藏之旅开了个好头</p> <p class="ql-block">餐厅的旁边有片篮球场,看着活力四射小伙子,对比稍微走动都要大口喘气的我们,不得不佩服高原土著的适应能力。</p><p class="ql-block">万幸的是预期的高反并没有到来。我除了睡不踏实、眼睛肿胀之外一切正常。老潘当晚有些胸闷气短,喝了一支葡萄糖口服液,睡一觉起来满血复活了。</p> <p class="ql-block">身体无恙就按计划去宗角禄康公园欣赏布达拉宫的背面倒影。购物时兑换了一些一元纸币,公交车是我们在拉萨的主要交通工具,很方便,有一点小瑕疵就是有的站台太不明显了。</p> <p class="ql-block">宗角禄康公园的汉语名称是龙王潭,是拉萨的著名园林之一。</p><p class="ql-block">公元十七世纪,修建布达拉宫白宫和红宫及经房僧舍时, 从山脚下大量取土而形成了大水潭,其后又在潭中修建了龙王宫。</p><p class="ql-block">西藏和平解放后多次对公园修缮,是一个免费开放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p><p class="ql-block">对游客来说,是打卡布达拉宫背影及倒影的绝佳拍摄地点</p> <p class="ql-block">这组格桑花雕塑是纪念清朝进藏的一位张姓官员修建的,他进藏后治贪腐兴实业办教育,深受西藏各族人民爱戴,他带来的花种子在西藏也开放得格外艳丽,人民争相种植,并称之为“张大人花”</p> <p class="ql-block">转弯看到第一眼潭水,完全忘记在高原。刚刚吐露新芽的柳树倒影在清澈见底的碧蓝潭水中,宛如回到春天的江南</p> <p class="ql-block">天气也太给力了,瓦蓝瓦蓝的天空适时飘来几朵白云,让水中的布达拉宫也不单调。沐浴在阳光下的麻鸭一副悠然自得的做派,“春江水暖鸭先知”,预示着西藏的春天也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果然在公园里见到几株报春的花儿,妄测是杏花吧</p> <p class="ql-block">有水就有灵性,这个角度的布宫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看到有摄影师和美女在这里拍了很久,过后才发现应该是旅拍的。跟着旅拍可以省心,他们对好机位已经了然于胸了</p> <p class="ql-block">拉萨必打卡的50元人民币背景拍摄地点在药王山观景台,离公园不远步行就能到达。观景台不大游人不少,总体秩序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布达拉宫的西南方向视角</p> <p class="ql-block">正午的太阳及其强烈,加上高原灼热的紫外线,体感温度也同步飙升。</p><p class="ql-block">到此一游,留下同质化的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午休后按导游预约的时间步行前往大昭寺。大昭寺的游览需要在公众号上提前预约,进入大昭寺广场需要查验身份证。</p><p class="ql-block">“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单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大昭寺的历史地位。7世纪,松赞干布建造了大昭寺,其最初的名字“惹萨”衍生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便是拉萨的心脏,整个西藏的信仰中心。后来导游也介绍说,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大昭寺的地位要高于布达拉宫的。</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游参观大昭寺内部,里面不允许拍摄的。大昭寺内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带入的12岁释迦牟尼等身像,其他重要的、有特色的佛殿也会介绍。跟20年前相比,寺内的环境好了很多,不再是烟熏火燎也没有浓的散不去的酥油味道。</p><p class="ql-block">导游讲解的很多内容听过看过就记不清了,被普及的这个知识点还是记忆深刻:在拉萨有三条转经线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p><p class="ql-block">正是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的中心地位,才有信徒一路磕等身长头到寺前,也有了门口川流不息的转经人</p> <p class="ql-block">导游带领参观路线的终点就是大昭寺二楼金顶。这标志性的金顶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平台上有长椅可以休息,游客不算很多,能慢悠悠地边走边拍</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的时候这个楼梯是开放的,上去以后能看到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出了大昭寺便是八廓街了。跟着转经的信徒和游客顺时针方向逛着,主街边的店铺更多的是服务于游客的。与仓央嘉措爱情故事里的女主角同名(也有一说是故事的发生地)的茶楼是不能错过的</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也比上次来整洁了很多,满满的藏族元素不由得让人驻足停留</p> <p class="ql-block">渐渐发现八廓街的旅拍写真是屡见不鲜呀!男生以小伙子为主,画着酷酷的战损妆;女生的年龄跨度就大了,都一样有着两坨高原红。跟旅拍撞景点了也很有意思,看着摄影师不停指挥这样那样摆pose,几组人遇到一起了还会默契地排队等待</p> <p class="ql-block">逛累了决定在广场边上就近吃个洋快餐再回宾馆。吃完了路过广场正面时,看到有人在狂拍,有的信徒双手合十,等我们望向大昭寺正门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艳了!</p><p class="ql-block">这一瞬间,大昭寺被厚厚的云层笼罩着,阳光不知道从哪里穿透了云层的一角,毫不吝啬地将金光撒向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这日照金顶的景象一定是不多见的,要不然的话信徒不会停下脚步伫立膜拜的。周遭的暗沉更衬托出大昭寺的熠熠生辉,如同黑暗舞台聚光灯下绝对主角</p> <p class="ql-block">这是幸运的一刻,希望能把这种幸运与美好能带给亲朋好友</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上午预约了布达拉宫的参观。早一些出发,先进入布达拉宫广场游览。进入广场也需要验身份证和安检。从东南角进入,这里的池塘是欣赏布达拉宫好前景。</p> <p class="ql-block">正对升旗杆的前方,有拉萨市海拔3646.31米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等太阳升起乌云散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布达拉宫的标准照</p> <p class="ql-block">开始折腾布达拉宫广场的网红倒影照片。看着容易实操不易呀!初次练习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吧!我们在反思得出的结论是:广场地面容易渗水,水太少渗入后就没有水平面了,所以倒影也会不完整。要想拍好倒影水一定要多。可以带空瓶过去,广场东南角的池塘可以打水。我们晚上又去拍了夜景,这是后话了。</p> <p class="ql-block">尽管不完美,还是要留下记忆</p> <p class="ql-block">进入布达拉宫参观同样需要预约,检票程序也复杂,至少要提前1小时去排队。</p> <p class="ql-block">第一道门的集合广场,几株杏花带来洋溢的春意</p> <p class="ql-block">导游推荐的最佳摄影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游游览,导游是藏族,解说时肢体幅度很大,让我联想到色拉寺的辩经,有机会一定去看看。</p><p class="ql-block">从布达拉宫看广场和远处南山上的“祖国万岁”</p> <p class="ql-block">这是白玛草,是布达拉宫红色建筑的主要材料。白玛草是一种高原柽柳,因在高寒地区生长,素有坚硬和不腐化的效果。<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过白玛草制造工序复杂,</span>一般会染上赭红色,在具备御寒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墙体重量,但这种材料一般只有权贵和宫殿、庙宇才能使用</p> <p class="ql-block">这座无字碑是纪念300多年前布达拉宫红宫修建竣工时树立的,据说是无法用语言来赞颂红宫修建者的功绩,所以碑上没有凿刻任何文字。</p> <p class="ql-block">导游推荐的最佳摄影点之二</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白墙是用白石灰,牛奶和白糖,蜂蜜以及藏红花等多种调料配制而成,这种特制涂料使墙体有了更好的耐腐蚀性,白墙也有了“甜墙”的美称。用阿嘎土修建的围墙护坡,据说也会定期用酥油打磨,所以越来越亮也越久越光滑。</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个部分。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起居的宫殿,红宫则是佛殿灵塔殿。</p> <p class="ql-block">由于保护得当,这些历经千百年的色彩依然绚烂,一笔一画也无不精致</p> <p class="ql-block">导游推荐的最佳摄影点之三。</p><p class="ql-block">至此以后的参观,会见到更多的奇珍异宝和文化瑰宝,都不允许拍摄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的出口是布达拉宫的后山</p> <p class="ql-block">这里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和拉萨的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我们再一次来到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有了上午的实践,晚上的广场倒影信手拈来</p> <p class="ql-block">东南角池塘的夜景也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照片是在整个西藏行程结束回到拉萨,又去布达拉宫广场,弥补一下几天前白天倒影没成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这一次,蓝天白云与布达拉宫都呈现在倒影中,不留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此行布达拉宫的最后一张照片,鲜花盛开时布达拉宫很美,我相信其他季节的布达拉宫也很美。</p><p class="ql-block">就像人在拉萨的时候,脑中似乎始终有“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的旋律在循环,布达拉宫、拉萨、西藏真的有一种魔力,吸引你还想来下一次、再下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