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神殿的那一束光

白石

<p class="ql-block"><b> 万神殿(II Pantheo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温 承 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神殿是战场地区最重要的古迹,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上,都是一座独一无二的杰作,也是迄今唯一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经历了19个世纪的沧桑后完好如初,令人赞叹。</p><p class="ql-block"> “Pantheon”是个希腊词,其意为“所有的神”。它是供奉宇宙主要神祇的神殿。最初,由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至25年建造,将它奉献给他的岳父奥古斯都皇帝,但后者拒绝,这一建筑就成了供奉众神的地方,因而叫万神殿。</p><p class="ql-block"> 十分崇拜希腊艺术的阿德里亚诺皇帝在公元120年至125年对万神殿进行了重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而且据说改建后的神殿是这位皇帝亲自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这座结构强固和谐的建筑巍然挺立,是将罗马风格和雅典风格完美结合的杰作。这座神殿非常奇特,是世界建筑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万神殿(内径)直径是43.3米,高度也是43.3米。这一圆穹,正中央有约9米(准确尺寸是8.92米),一直是世界最大无梁圆穹,直到1960年罗马建立起直径 100米的体育馆圆顶后,这一纪录才被打破。万神殿,这座屹立近两千年的辉煌建筑不仅在美学上是第一流的,而且从建筑力学技术上也是第一流的。这一建筑从地基到圆屋顶,包含有极其繁杂的辅助拱结构,建造时用拱形支架在内部支撑,由下而上建造。建筑材料有砖、凝灰石、浮石、大理石等等,重的材料用于底层,上层则用较轻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万神殿内部完全是圆形,地面是圆的,由地面向上,竖墙由下向上逐渐向里收缩,墙和顶连为一体,也是一个圆,像一个硕大的篮球从正中切开后扣在那里。在建到43.3米一般高度的位置开始建穹顶。四周没有一个窗户,除去进口的青铜门(北门)外,再无一扇门,顶部是一个直径8.92米的天窗,是室内光线的唯一来源。虽然仅有这一光源,由于天窗朝天,所以室内光线十分充足。人们进入之后所以感到十分和谐,就像进入一个庞大的球体中。它的结构比例十分简单,它的圆形地面的直径与整个建筑的内部高度完全相等,均为43.3米,圆穹形屋顶自然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美的球体与地面相接。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它的內部下半部是圆鼓形的,圆鼓形墙壁上顺序排列着两层突出的檐口,上层檐口上是拱顶,拱顶由凹入式平顶镶板连接而成,镶板下部宽,上部窄,形成圆穹形屋顶整个室内没有一根立柱和横梁。圆穹形屋顶正中即是那个光线进入的圆形天窗,天窗的边沿是铜的。据记载,这个天窗上原有一个直径稍大一点的铜盖,以防雨进入室内,公元663年被拜占庭皇帝科斯坦丁二世(630年—668年)掀掉,第90任教皇格雷戈里奥三世 (731年—741年在 位)于735年命令加了一个铝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万神殿详细介绍,请参考《罗马——永恒之城》第142——146页】</p> <p class="ql-block">  今天要讲的是万神殿穹顶中央直径为9米的圆洞(天窗)。</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天窗投射到万神殿里有光,有花瓣,有雨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万神殿神奇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万神殿穹顶中央的天窗和万神殿球体状的内壁的神秘交合是古代罗马人计时(日晷)的杰出智慧。</p><p class="ql-block"> 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阳光透过9米直径的天窗投射在内壁不同的点处的椭圆光点,罗马人便识出时间。</p><p class="ql-block"> 4月21日是罗马的诞辰日。这一天的正午(夏令时13点),一束光从万神殿的天窗一直射入北门(青铜大门)。 </p> <p class="ql-block">  倘若你在这个钟点刚好站在万神殿青铜大门门槛的条石上,灿烂的阳光将你笼罩其中,那么你就像当年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奥古斯都一样踏在万神殿门槛上。万神殿每年只有一次这样的光线效果,那就是在罗马的诞辰日这一天,4月21日。 </p><p class="ql-block"> 根据著名古罗马历史学家瓦罗内记载:罗马城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由罗慕洛和他的牧民们所建。每当这一天,罗马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p> <p class="ql-block">罗马城建成2776年(到2023年4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冬至日(一般在12月21日或22日),光环出现在穹顶内非常高的地方,呈 24° 角。 在春分(一般在3月21日)和秋分(一般9月 23日)这两日,光环呈角度为48度角,照亮了位于青铜大门上方的窗户格栅,光线也照亮了前廊。</p><p class="ql-block"> 在夏至日(一般在6月21日)正午,一束阳光从圆顶的天窗射入,在地面中央投射出一个直径 9 米的巨大光环,光环的直径与天窗的直径同等,光环角度为72度。</p><p class="ql-block">  但是,由于当地这个季节实行夏令时,你必须要等到下午 1 点才能完全看到万神殿里太阳光线的效果。然而在阿德里亚诺皇帝在1900年前建造万神殿时没有夏令时制。</p> <p class="ql-block"><b>二、从万神殿穹顶天窗落下的花瓣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庆祝五旬节(天主教会称为圣灵降临节)的时候,罗马的消防队员要在万神殿的殿顶上从9米直径的天窗撒进无数的红色玫瑰花瓣。</p><p class="ql-block"> 今年(2023年)的五旬节是5月28日。</p> <p class="ql-block"><b> 三、万神殿里的雨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时下小雨和中雨,雨水不会从万神殿的天窗里下到殿内地面上的。这是由于万神殿神奇的“烟囱效应”。</p><p class="ql-block"> 要解释罗马下中小雨时,尽管殿顶有约9米的露天的天窗,雨水却不会进入万神殿里。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万神殿建筑结构。</p><p class="ql-block"> 万神殿内部完全是圆形,地面是圆的,由地面向上,竖墙由下向上逐渐向里收缩,墙和顶连为一体,也是一个圆,像一个硕大的篮球从正中切开后扣在那里。在建到43.3米一半高度(即21.65米)的位置开始建穹顶。四周没有一个窗户,除去唯一进口的青铜门(北门)外,再无一扇门,顶部是一个直径约9米的天窗。因此内部的热气流直冲天窗,使小雨在天窗的上方就飘散了。在古代,殿内点燃的火烛释放的热气流,现在每天参观的许多人释放热气流,特别是打开了唯一的北门,持续不断强气流直冲天窗,天窗就像是一个吸力强大的烟囱。谁见过雨水会通过烟囱倒灌进来。</p><p class="ql-block"> 然而下大雨,少量的雨水还是能够通过天窗落到殿内中央10米直径的地面上。万神殿(内径)直径是43.3米,现在殿内地面还是原始的大理石地面,呈锅底形,中央微低,中间建有四个小小的排水孔,即使有少量的雨水落下也从排水孔中流走,从没有过积水。</p><p class="ql-block"> 为了观察万神殿内的雨,笔者多次在下雨的时候来万神殿。</p> <h3>接待旅游团队的罗马景园大酒楼有售以上两书</h3> <h3> 散文随笔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