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向生命赋能,为学生助力--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有幸在开封参加了2023年河南省家长学校教师高级研修班一心理健康指导师的培训学习,从第一天许慧老师的课堂带给我的震撼到现在每时每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这短短四天的学习已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p><p class="ql-block"> 许慧老师从抑郁症的四大症状讲起,讲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层层剖析学生的心理困扰,讲到积极心理学我突然意识到,心理学还可以“积极”,我们经常说“积极”,却从来没有想过还可以这么用,简简单单的一个词,给我以后的工作指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陈默老师的教师职场心理构架,让我更加确信教师这个行业是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职业,也让我明白人生价值的体现和教师这个职业是可以完美结合的,我们可以通过陈默老师指出的几个方向提升自己,到达更高的人生目标。这个人生目标,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更多学生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许凯文老师讲的青少年“空心病”的理解与干预,让我思考了很多,很多工作中的“为什么”在这里找到了倪端。一个家长、孩子、老师三方皆输、越输越多的怪圈越来越大,孩子苦、老师累、家长急却停不下来自我伤害,恶性循环。一个最简单的:“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却显得那么沉重和复杂。时代背景的不同,教育环境的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和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造成了更多的矛盾。一个又一个让我们痛心的案例,让我迫切的想要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许老师大爱,对下一代的关爱溢于言表,真情流露。六个小时的课程,打开了我们认知“空心病”的大门,如饥似渴的听着、记着,不想漏掉任何一个字,只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心理雾霾的青少年走到阳光下,去享受这盛世的美好人生。</p><p class="ql-block"> 王春前老师给出的更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工作实操经验。三年疫情过去了,大家返岗返学好像一切照常,又回到了疫情之前的状态,事实真是如此吗?这也许需要时间验证,但是,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重新审视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前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防控先行。</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我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以己之力担己之责,带动身边的同事、家长,重新审视教育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接纳孩子的成长,保护好人世间最美好最自然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以“我都是为你好”的束缚压抑之爱捆绑孩子。我们的教育,是学以成人。让我们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帮助,向生命赋能,为学生助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