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崇达先生所著的《命运》一书,正如序言中所写,是一部关于底部的书。</p><p class="ql-block"> 本书以阿太的坎坷人生为主线,以神婆借命运之口判定阿太(蔡屋楼)一生“无子无孙无儿送终”开始,以阿太的众多后人为其送终结尾,阿太最终成为了命运的赢家。</p><p class="ql-block"> 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底层的百姓,他们在风雨飘摇中苦苦度日,尝尽艰辛,接纳命运、改造命运,与命运共舞,最终欣然赴死的人生缩影,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血脉不断,中华文明传承不断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应向《命运》中以及现实中的先人们致敬!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没有他们的苦苦支撑与坚守,中华民族或许早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销声匿迹了。</p><p class="ql-block">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就是因为我在其中看到了:底层人民虽然卑微,但他们才是这个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出生在农村,我的幼年及少年时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与农民的生活仍然是非常凄苦的,各种人间悲剧时有发生。所以,我更能想象到阿太所生活的年代,靠海却不能吃海的人们度日的艰难。而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卑微的穷苦的中国农民,养活了这个民族,养活了这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无论现代文明与科技如何发展,我们都不该忘记他们,他们是我们的根。只有与根紧密相连,我们才能长得更高,走得更远。</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底层人民对生死的豁达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底层人民当中有无数个“庄子”,告诉我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p><p class="ql-block"> 死只不过是天上人回到天上去。</p><p class="ql-block"> 死后如果你要轮回,那就静等轮回;如果你想留在天上再不回来,就对天开枪。</p><p class="ql-block"> 原来生死皆有出处,还可以选择,真好!</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底层人民的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 阿太的母亲将祖宗的牌位连同自己的肉身都沉入大海,看似她不够勇敢,她却教会孩子“自此没有了过去,只有将来”。祖宗是祖宗,你们是你们;不问过去,只问现在和将来。阿太的母亲教会了孩子们“课题分离”,教会了孩子放下过去的包袱,勇敢地面对以后的人生。我惊叹阿太的母亲居然也懂得阿德勒心理学。</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底层人民应对危机的机警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如神婆发现饥荒出现,马上囤积大量鱼干与地瓜片。她对阿太说:你就是没有见识,饥荒就是这世间生了病了。这世间和人一样,生病肯定是全身发作的。北边都那样了,肯定要传到咱们这边来了。</p><p class="ql-block"> 神婆走了,既无钱又无人的阿太给神婆办了镇子上当时最牛的葬礼。</p><p class="ql-block"> 葬礼需要披麻戴白。没有白,用发黄的内衣;没有麻,就用草席。</p><p class="ql-block"> 葬礼需要人守灵,大锅煮出地瓜汤,喝汤人都成了守灵人,继而成了游街人。</p><p class="ql-block"> 葬礼需要乐队,狗吠与鸡鸣俨然是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我更看到了底层人民大无畏的勇气与豪气干云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几乎无路可走或者外界的打压不堪重负的时候,很多人选择了死。如阿太的阿母,如老村长杨先锋。我们不去批判他们的怯懦,因为本书的生死观早已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生死。</p><p class="ql-block"> 孟子说:可死可不死,死则伤勇。意思是说,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时候选择死,是没有勇气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罗曼罗兰说:什么是真正勇敢?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还能直面生活。</p><p class="ql-block"> 身临绝境时选择活下来,需要巨大的勇气。而勇气又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特质,如果人没有勇气,就如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了勇气的人,如同失去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走投无路时选择活下来并且一直活下去,需要大智慧。如神婆说:不是低头的花全部都能结果的。我们都要活到最后才知道我们是不是能结果的那朵花。能明白这一点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p><p class="ql-block"> 而在这些智慧之中当然还包括了活下去所需要方法,为别人而活居然是最容易的活法。为什么?这其实就是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责任。所以当没有孩子的阿太拥有了三个孩子的时候,就这么想了:我就是死也要让你们活下来。其实,为了他们能活,阿太就不能死。</p><p class="ql-block"> 听多了前人的故事,提升了自己的智慧;久经岁月的磨砺,更具从容而活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阿太终究是幸福的,她亲手调教了命运这个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孩子,她与孩子都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阿太终究是幸福的,因为阿太终究收获了爱情(我这么认为)。</p><p class="ql-block"> 阿太终究是幸福的,因为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的孩子,都深深地爱着她,感恩她,敬重她。</p><p class="ql-block"> 无论从哪个层面,她都是人生的赢家。</p><p class="ql-block"> 书中千转百回的人物故事,一代传一代,滋养着一代代的人。我们是听故事人,也必将成为故事当中的人。但愿我们的故事也能给到听众一点启发。</p><p class="ql-block"> “屋楼啊,你要记住哦,我留了一尊神给你哦”这是阿太的婆婆——神婆临终时交代阿太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时常冲击着我的神经。我想:这尊神,无关乎封建迷信,而是关乎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念,是善念,是良知,是担当、是责任,也是敬畏之心。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这样一尊神,在我们迷茫时她能指引我们,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p><p class="ql-block"> 但愿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都住着这尊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