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开始学习“小数”,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同学们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四年级数学组决定带领孩子们开展一次“小数”的实践之旅,除了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还安排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小数”,探究数学中“小数”的奥秘,了解“小数”的演变历史等活动,以合影、手抄报、小讲堂等多种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p> 我与小数合个影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的同学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并和这个小数一起合照,发现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感知到小数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只要你足够仔细,一定就能找它!</p> <p class="ql-block">视力表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关于身高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超市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数学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小数”</p> <p class="ql-block">通过调查生活中的小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 课堂中的小数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小数中,四年级数学教师针对本节课设计了一张《小数的意义》探究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在借助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模型,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1.11元,1.1m是什么意思,认识到0.1与1/10 0.01与1/100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学生分别通过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十进关系,尝试用十进分数表示小数,进而初步体会0.1与1/10, 0.01与1/100之间的联系。 </p> <p class="ql-block"> 这个问题是借助面积模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小数的理解。面积模型既可以在分数的学习中使用,也可以在小数的学习中使用。换句话说,同一个面积模型既可以表示分数,也可以表示小数,说明能够表示同一个面积模型的分数和小数其实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此,以0.1和0.01为例,先用分数表示面积模型中的涂色部分,再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p> <p class="ql-block">学生作品展示</p> 我来说小数 <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小数的由来和历史,小数的分类,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小数的意义。演讲不仅锻炼了同学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同时也让同学们对小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学到的知识也更扎实,积极参与演讲的同学棒棒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演讲风采展示:</p> 小数的发展历程 <p class="ql-block"> 关于小数的历史你知道哪些呢?小数是我们中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和探究小数的发展历程吧!</p> <p class="ql-block"> 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微(生于公元三世纪,山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时,就提出了把整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对小数的发展历程了解多少吧!</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利用丰富的色彩和精巧的构图,将小数的世界灵动的展示出来,在孩子们的眼中,小数世界可真奇妙呢!</p> <p class="ql-block"> 探究活动是数学课堂的有效拓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动手创作中获得了思想的碰撞和创作的体验,得到了思维和创造力的锻炼,本次的数学实践活动《与“小数”相遇,理“小数”之意》展示,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有所创新,不仅仅重视传授知识,更侧重于“活”学活用数学,学科融合。通过实践,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小数,记录小数,理解小数。增强了同学们学好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