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红城

飞舟

<p class="ql-block">周华鹏</p><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一床书。书香红城,快乐读书。一本书,一杯茶,一首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藏书</p><p class="ql-block">有书真富贵。1998年6月,有幸走进中南海毛泽东主席故居,参观丰泽园、颐年堂和菊香书屋。菊香书屋是毛泽东的书房、藏书室,存放着大量的书籍。此外,他的卧室和办公室里也摆放着大量的书籍。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整理毛泽东的藏书,初步统计有近十万册。毛主席坐拥书城,生活在书的海洋里。读书,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座丰碑。读书,应学毛泽东。伟人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深邃的思想,来源于学习,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菊香书屋让我深深震撼。从参加工作起,我就努力经营建设自己的书房,这里是我的心灵家园,这里是我的全部世界,这里是我修身养性的地方。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台手提电脑,一排书架,窗明几净,清新脱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1986年7月开始寻书选书购书藏书之旅。每年增添,积少成多,逐步建立起适合自己需要和阅读的书房。不管搬家到哪里,先占领一间房子,辟为自己的书房,让书籍安个“家"。作为个人的家庭图书,现在己超万册,排满了5个大书架。分门别类,科学分类。政治,历史,文化,书法,哲学,杂志,图片等应有尽有。上万册的图书,垒起来,是一座山,铺开去,是一条河。书桌上堆满各种书籍,高高的一摞摞,名符其实的书山。家里人笑称我为“书痴",“孔夫子搬家",说我书柜多衣柜少,读书多煮菜少,书籍多宝贝少。简称“三多三少”。我嗜书如命,矢志不移。看着书房里的藏书,都是一种享受。也给孩子耳濡目染,书香为伴。比如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一4卷)《列宁选集》(l一4卷)《资本论》(Ⅰ一3卷)中华书局平装版的《二十四史》,仅《清史稿》(27册),《资治通鉴》(20册);北京大学出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60种);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历代碑帖法书选》(80册);北京出版社《毛主席手书选集》(十卷本)《毛泽东年谱》(1893,12一1976,09,9卷)《毛泽东文集》(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全集(18卷),《莎士比亚全集》(六卷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本)《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等。我陆续收集选购。这几套丛书,随着时光流转,弥足珍贵。同时,我按照系列来选书藏书。如国学系列,有《诗经》《论语》《庄子》《易经》等;如中共党史系列,有《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三卷本);《百色起义与邓小平理论研究》(13卷)。如人物传记系列,仅收藏毛泽东生平传记,毛泽东画册,毛泽东专题照片,毛泽东书法,毛泽东思想研究等的图书就有近800夲(册),成为个人收集品种最齐全的毛泽东生平研究的图书系列。如签名本系列。特别收藏作者的签名本。如陈鲁豫的《心相约》,贾平凹的《香炉》,刘统的《火种》《北上》。如版本系列,先后收藏《唐诗三百首》的五个版本,《古文观止》的2个版本。如美食系列,先后收藏《三联生活周刊》年货专刊。从2012年开始,坚持八年出专刊,一年一本,当作每年的新年礼物收藏。如专题系列。如《人民画报》,创刊70年从未间断,被称为大国脸谱,人民记忆。毛泽东主席亲笔手书的金字招牌。先后收藏各种特刊专刊10多种。最珍贵的是1976年10月出版的毛泽东逝世专刊。当时出版印刷时,“四人帮"倒台了,所以画册上的人物被打XX,开了“天窗"。《中国国家地理》十月专题号,一年一个专题,加页加码,厚重丰富,是了解地理知识的百科全书,我连续收藏了10年。一卷在手,读懂中国。</p><p class="ql-block">淘书</p><p class="ql-block">藏书淘书密不可分。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喜欢到书店或文物市场去淘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得来全不费功夫。北京,南京,成都,西安,延安,韶山,广安等地方,留下我淘书的脚印,而且每次去都大有收获。如新中国成立后初版的《共产党宣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甲申三百年祭》等单行本,均在书市中淘来。最有价值的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叶剑英,李先念,杨尚昆,王震等开国元勋的大型画册,都已收集,形成开国领袖大型画册系列。特别是1992年9月毛泽东百周年诞辰,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怀念》画册,印数稀少,不易收藏。领袖画册成为形象的历史,生动的教材。一幅幅照片,就是一部史诗。画册通过真实生动的瞬间影像,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一代伟人的生活,情操,政治舞台和生活舞台上的伟人交相辉映。珍贵的照片,日月同辉。在西安找到《于佑任书法选》(4卷本〉,低价购得,如获至宝。他独特的书风被称为“于体”。他因在“楷书、行书、草书以及碑体草书”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被世人誉为“一代大儒”“旷代草圣”。在成都宽窄巷,我追随李克强总理的脚步,走进见山书局购书,选了一本《毛泽东阅读史》。毛泽东亲自圈选的咏四川《诗词若干首》再版,马上购置《诗词若干首》。</p><p class="ql-block">读书</p><p class="ql-block">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严格要求自己坐得住,读得进,想得深。避免一曝十寒,“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水过鸭背"。下一番功夫努力读书,勤奋学习,钻研问题。笨鸟先飞,一篇读罢头飞雪,锲而不舍。一是读经典原著,二是读文学历史,三是学业务知识。而且很传统,不动笔墨不读书。削好中华牌红蓝铅笔,在读过的书上圈划,点评。同时,坚持做读书笔记。遇到经典名句,精辟论述,重要内容就摘抄摘录。学思践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名言,振聋发聩、启迪人心。“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资本论》: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之险。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特别是对人民日报任仲平的文章,新年献词等,反复阅读,摘抄笔记。如读《任仲平100篇》。恢宏大气,掩卷回味,意蕴丰厚,透着灵气,引人入胜。“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这篇文章写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这个国家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光芒和力量。潮平海阔,千帆竞发,我们的工作已经写入人类的历史,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改变人类的未来。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经常留在我的笔记本上,一年一篇,慢慢细品。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堪称这家媒体的精神内涵的体现,文采斐然,简单而有力,平实而动人,“洛阳纸贵”。 如1999年的新年献词,至今仍让人回味:“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央视的颁奖词,也不乏隽永精彩。壮乡的优秀女儿黄文秀,为扶贫攻坚献出美丽的青春和生命。“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黄文秀的颁奖辞是:</p><p class="ql-block">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p><p class="ql-block">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p><p class="ql-block">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p><p class="ql-block">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p><p class="ql-block">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p><p class="ql-block">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p><p class="ql-block">这组颁奖词,堪称经典,见人见事见思想,让人共鸣感动。通过学习,博览群书,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特别喜欢梁衡的散文,特别是《觅渡,觅渡,渡在何处?》《文章大家毛泽东》《大无大有周恩来》《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等名篇,我经常翻阅学习。影响中国历史的多篇政治美文,如贾谊《过秦论》、诸葛亮《出师表》、陶渊明《桃花源记》、范仲淹《岳阳楼记》、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林觉民《与妻书》、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等文章,思想深,文字美,己成为中华文明经典,常读常新。真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p><p class="ql-block">读书的日子,虽然孤寂,但是充实。有书籍相伴,如同智慧相伴。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书香伴我走天涯。现在,案头上的读书笔记上万字,个人日记5 0多册,撰写数篇文章先后在主流媒体刊物发表。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干事创业从读书开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勇立潮头!(《右江日报》刊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