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上海学习记

费冬梅

<p class="ql-block">“心怀喜悦,方能致远”!</p><p class="ql-block">从合肥到上海,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你说,它就在大海旁边,像金橘那么美丽。所有喜欢它的孩子,都将在早晨长大。</p><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进“悦远教育”,追随大家名师的脚步,用心学习,更好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开场白</p><p class="ql-block">资深编辑,《小学数学教师》特约主编陈洪杰开启了两天半的学习之旅。一直比较喜欢陈老师的主持风格,他总是能用比较简洁、通俗的话语,触动我们,让我们不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愿错过每一个学习的过程。</p><p class="ql-block">1.未来已来,你来不来?</p><p class="ql-block">2.学生已变,你变不变?</p><p class="ql-block">3.坐标变换,你怎么教?</p> <p class="ql-block">于是在未来已来时,我们来了;在学生已变时,我们开始改变,正在学习;在坐标变换时,我们在大家名师的课堂里,开始思考怎么教。</p> <p class="ql-block">立足儿童,彰显数学,回归学科本色。</p><p class="ql-block">曹培英老师讲座:</p><p class="ql-block">课标解读:“量感”及其培养的实践研究</p> <p class="ql-block">会针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p><p class="ql-block">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p><p class="ql-block">最近带孩子们学习《分米和毫米》这一单元后,孩子们共学习了四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和毫米。</p><p class="ql-block">练习中,客厅沙发长2( )</p><p class="ql-block">有孩子填“厘米”,我好奇地问,你确定这是你家客厅的沙发,而不是蚂蚁家客厅的沙发?</p><p class="ql-block">显而易见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错呢?</p><p class="ql-block">在测量练习中,用“厘米”做单位测量一条线段,比用“毫米”做单位测量一条线段,孩子们出错率好多啦。(测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p> <p class="ql-block">季国栋老师的课例分享——《平均数》</p> <p class="ql-block">老师问:两队射击水平怎么样?当人数不一样时,怎么比?</p><p class="ql-block">寻找一个数代表甲、乙队各自的射击水平。</p><p class="ql-block">学生1:知道每队射击的平均数。</p><p class="ql-block">学生2:找每队射击环数最多的那个数。</p><p class="ql-block">针对学生2的回答,老师追问:什么情况下,我们会选射击环数最多的那个人呢?</p><p class="ql-block">这个追问好!</p> <p class="ql-block">针对平均数的取值范围而设计,这个练习题好!</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三个平均数,我们还能得到哪些信息?</p><p class="ql-block">这个问题提得好!</p> <p class="ql-block">马亚琴老师的课例分享——《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梯形A和梯形B面积是一样的,你是怎么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分别看两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p><p class="ql-block">有没有可能只看一个量就能快速得出两个梯形的面积一样呢?</p><p class="ql-block">“只看上底”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一条线段分成面积一样的梯形A,梯形B,这样的线段有多少条?(无数条)</p> <p class="ql-block">学生试着在学习单上画线段,发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这些线段交汇于一个中心点。</p><p class="ql-block">猜想:只要经过这个中心点画线段,都可以将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p><p class="ql-block">验证:后续学习吧😄</p> <p class="ql-block">分别找出两个图形的中心点,两点连成一条线段。</p> <p class="ql-block">顾亚龙老师课例分享——《小数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顾老师对“数学文化”历来比较关注</p> <p class="ql-block">顾亚龙老师的讲座:《用结构的力量改进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几分钟间隙里,我们走进了几间教室,很喜欢学生的桌椅造型,可以随意拼接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p><p class="ql-block">教室的前后角落各有一张办公座椅,供老师使用。</p><p class="ql-block">这个温馨的小角落让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连接和情感互动。</p> <p class="ql-block">袁晓萍老师课例分享——《量出来的分数》,以数学测量的方式展开分数意义的探究活动,很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同一物体的长度,学生用不同的分数尺来量。分数怎么不一样呢?</p><p class="ql-block">三个分数的大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它们的分数单位。</p><p class="ql-block">很有意思的玩法!</p> <p class="ql-block">袁晓萍老师的讲座——《基于统整理念,整体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单元整合,谁说了算?</p><p class="ql-block">不是你觉得</p><p class="ql-block">不是我觉得</p><p class="ql-block">而要是学生觉得!</p> <p class="ql-block">潘小明老师的讲座——《聚焦“问题解决”的课堂》。</p><p class="ql-block">潘小明老师首先播放了一段《确定位置》的视频课片段,然后围绕这节课展开交流,让我对《确定位置》这一数学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解读。</p><p class="ql-block">在教学中,我们要基于学生自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基于核心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p> <p class="ql-block">让学生明白,用数对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有序数对才能确定“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p> <p class="ql-block">顾志能老师的课例分享——《用字母表示数》。</p><p class="ql-block">顾老师以一袋乒乓球为情境,与孩子们展开探究学习。(没有课件)</p><p class="ql-block">一袋球有多少个?(未知数)</p><p class="ql-block">可以用什么来表示?</p><p class="ql-block">用字母代替未知数。这袋球有( x )个。</p><p class="ql-block">再次拎起这袋球,问:这袋球有多少个?</p><p class="ql-block">仍然不知道!</p><p class="ql-block">用字母代替未知数,我们还是不知道球数。那用字母表示数到底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于是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放入3个球到这个袋子里,现在有几个?我们又该如何表示呢?</p><p class="ql-block">学生上台写出自己的答案,一一分析得出(x+3)个。</p><p class="ql-block">基于这袋球有x个,提出问题:若每个2元,一共几元?</p><p class="ql-block">基于这袋球有x个,又提出:</p><p class="ql-block">每个重3克,一共重( )克。</p><p class="ql-block">这袋球平均分给5个人,正好分完,每人分得( )个。</p><p class="ql-block">基于“x”这个字母,我们得到了这么多字母式(加减乘除法运算的式子),只要知道x的值,其他的值就都知道了。</p><p class="ql-block">然后以自己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让学生试着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表示。(发散性问题,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很会思考,并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学生的学习素养高,老师的启发式引导也很重要。</p><p class="ql-block">老师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自由的、安全的学习环境,设计了有思考、有争议,有探究意义的学习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天半的学习结束了,今天下午的三节课例分享课很好玩哦!</p><p class="ql-block">“具身学习”与“创意课程”</p><p class="ql-block">第一节是郎宏坤老师课例分享:</p><p class="ql-block">学活于嬉,智启于动</p><p class="ql-block">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拓展课</p> <p class="ql-block">这节课,老师以《推箱子》的数学游戏开始,回顾一个箱子的前面是一个正方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然后推出两个箱子,用两个正方形拼出的一个轴对称图形有几种方法,到用三个正方形拼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几种方法。接着出示五个箱子,五个正方形拼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只移动其中一个小正方形,使其变成轴对称图形。最后到八个箱子。</p><p class="ql-block">整节课老师安排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下,通过想象完成,真是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动思共生,促孩子更加深入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丰富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有更多的启发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创意分类小达人》(苏娜)</p><p class="ql-block">学生先观察两个图形找不同,然后拼一拼。</p> <p class="ql-block">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平凸”,“数量”,“颜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拼搭几个不同的立体图形,</span>让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后,抽象出算式来表示。</p><p class="ql-block">根据两个特征可以拼搭出4种不一样的立体图形,为何根据三个特征,可以搭出8个不同的立体图形呢?(追问得好!)</p> <p class="ql-block">这个环节设计的很好。</p><p class="ql-block">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活动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拼搭出8个图形,老师又让他们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并学会描述出图形的分类标准。</p><p class="ql-block">全班交流后,追问:“为何每类都有4个图形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哦)</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是《钉子板上玩面积》(吴恢銮)</p> <p class="ql-block">吴恢銮老师钉子板上的面积,没有学过旋转、平移的孩子,在5x5的钉子板(4x4格)上找8平方厘米。核心问题就这一个!</p><p class="ql-block">下午的3堂课,都用学具动手操作,都有一定的游戏意味。老师设计好学习任务,就让学生忙起来,老师是个组织者、协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堂。</p> <p class="ql-block">张齐华老师的课例分享——《正数和负数》</p><p class="ql-block">这一课题的教学,前几年听过张老师上过,今天的课有了很大的改变,组内学生自主学习就安排了15分钟。开课后,老师布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就开始忙乎了,张老师悠然自得的在教室里转悠😄</p><p class="ql-block">课前忙——课中闲——课后思</p> <p class="ql-block">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后,8个小组的学生都提出了问题(学生特别爱提问题,提出的问题都特别好👍)。</p><p class="ql-block">老师就对照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讨,然后全班交流。</p><p class="ql-block">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意识的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是我努力想要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张齐华老师的讲座:《社会化学习:在交往互动中“看见”每一个》</p><p class="ql-block">问题:课堂上,80%学生80%时间在假装学习!</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让人忍不住大笑,笑后陷入深思……</p><p class="ql-block">行动:在交往互动中看见每一个学习!</p><p class="ql-block">组内共学,组长追问、引导,督促、关注,让每个组员主动参与学习。</p><p class="ql-block">组内共学,发挥小组长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培养能干的学习小组长!</p> <p class="ql-block">罗鸣亮老师的课例分享——《分数的意义(二)》</p> <p class="ql-block">团队创造歌曲《明师之道》</p> <p class="ql-block">罗明亮老师讲座:说理:让核心素养落地</p><p class="ql-block">人的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p><p class="ql-block">罗老师从大家熟悉的电视剧《甄嬛传》引言,甄嬛因为好奇、好探究,最终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深宫中活得最久😄</p> <p class="ql-block">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探究 实践</p><p class="ql-block">给予每个孩子思考时空,让更多的孩子立即参与。(实现对问题的真正理解)</p><p class="ql-block">习惯看到举手,便迫不及待请孩子起来回答,又怕孩子说错,担心孩子不会说,总想替孩子说,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陈洪杰老师小结:</p><p class="ql-block">所有云淡风轻的潇洒,都是千锤百炼后的定格!</p><p class="ql-block">所有匠心独具的设计,都是苦心孤诣后的取舍!</p><p class="ql-block">所有面向学生的转向,都是放下我执后的顿悟!</p> <p class="ql-block">会务组根据每位老师的报名先后安排了我们的座位,我只能在倒数几排的位置。于是,每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只能以这样的姿态,一手拿着笔随时记录,一手拿着手机,记不下来的立即拍照保存。</span></p><p class="ql-block">两天半的学习,我感觉脖子变长了,个子也长高了😄</p> <p class="ql-block">两天半的研讨会,我们关注了:“新课标”的修订(以“量感”核心词、“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板块为代表);数学课程边界的拓展及教学方式的转型(以“创意课程”、“具身学习”板块为代表);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教”与“学”关系的建构及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以“问题化学习”、“教学风格”板块为代表)等等。</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遇见了17位嘉宾:曹培英、张齐华、罗鸣亮、袁晓萍、顾志能、顾亚龙、季国栋、郎宏坤、陈培群等知名专家,马亚琴、苏娜等年轻新锐。</p><p class="ql-block">我们领略了11堂研究课,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风格、不同教学路径汇聚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教育图景。</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听到了6场讲座,让我们了解课例背后的思考逻辑。</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记录下一招一式、一词一句,我们在学习,在思考,有想法,有收获;在这里,我们开启了新的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在寻找一盏灯,照亮自己,照亮孩子。</p>

老师

学习

学生

图形

孩子

课例

线段

我们

分享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