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无语送远行——怀念恩师李志贤

画先生

<p class="ql-block">丹水无语送远行——怀念恩师李志贤</p><p class="ql-block"> ——刘宇昭</p> <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许多珍贵只有一旦失去,才顿觉珍贵。</p><p class="ql-block">2月3日我曾在微博转发过一篇先生的文章,附了十六个字:恩师之恩,无以为报;恩师之学,难以为继。</p><p class="ql-block">当天知道先生病讯,我坚信他能挺过这一关,他吉人天相已多次化险为夷。然而,先生家奶奶打电话哽咽声中告诉我先生刚刚走,时间定格在2023年1月31日晚上7点12分。</p><p class="ql-block">先生溘然长逝了!</p><p class="ql-block">直到第二天我驱车赶回商洛,在庄严的灵堂背后我才得见先生的面容。先生的面容是很安详的,一如他生前,只是淡化了往日的幽默睿智,显得凝重严肃了很多。双目紧闭,嘴唇紧绷,仿佛要给这个世界作一个决绝的告别。</p><p class="ql-block">守灵至夜深人稀,我与先生的两个孙子在冰棺前久久凝望先生遗容,痛感咫尺之间却是阴阳相隔,我们与先生已是两个不同世界。然而,心里永忘不了的是先生十年前在我遇困境之时的鼎力相助和十一年的师生之情!出殡的前一刻,我对着先生的灵柩轻声道:你我师生一场十一年,这是我陪您老人家的最后一刻了,如有下辈子,我们还是亲人、我还是您的学生!</p><p class="ql-block">先生逝世当天,很多自媒体及官方微信公号神速发布了先生仙逝的消息。且不只是一条消息,还有各异的关于先生的文章。送先生于金凤山公墓时,而那个时候网上已经有很多消息和文章发布,朋友圈很快刷屏,反应之激,令人惊讶而感动。</p><p class="ql-block">过去,每逢空闲时间去见先生,与先生竹林围桌喝茶至夜话,他从不与我谈学问,对我的关爱也从不以长辈角度,总是将身边事甚至自己的故事来启发我。先生每有好的话语写成作品必赠我一幅,希望懒惰的我从中得到激励,而我自我要求不高又怕苦,所以理论方面的多是留作纪念,但他的书画册页,尤其是他的《蠮螉齋》《花鸟技法》,我倒是潜心读过和临摹过。</p><p class="ql-block">先生的文字是极好的,他的文白夹杂自成一体,没有五四时期文言转白话的青涩,也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只是为凝练有力,更富韵律感。</p> <p class="ql-block">在如今这个各个地域大师满天飞的时代,先生堪称一位真正的艺术大师!他的“大师”名号不是官方机构认定的,是鹤城书画界名家内行们评定的,是商山鸿儒学者们认同的,是广大群众一致认定的。</p><p class="ql-block">商山一名士,千古一奇人”。此非虚誉也。纵观先生一生,一个“奇”字成了他人生最生动的诠释。奇者,超凡脱俗,不同凡响也。在我看来,先生有“三奇”。</p><p class="ql-block">一曰人奇:在陕南地区,先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个子中等,却自显威仪:一双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颧骨微高,却显露风骨;嘴角微绷,却自带坚毅;皮肤微黑,却朴实健康。他老人家总是戴着那只红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射出睿智的目光。闲暇时笔耕砚田,畅游墨海。他一生性格耿介,淡泊名利,醉心书画,虽然没有闪光的名衔,且偏居一隅,但是他却“无名胜有名”,书名远播,声誉日隆,其书画艺术蜚声海内外,作品除国内各地爱好者争相收藏外,远有港澳台书画爱好者收藏,倍受藏家青睐。</p><p class="ql-block">在他工作生活的商县县城,人们更是把他视为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老百姓争相收藏他的字画,以家中挂有他的书法作品为荣,挑灯夜赏者有之,宴席聚观者有之,装裱送礼者有之;说到其书法艺术的魅力,他大有“开宗立派”之影响,几十年来,学习、模仿他那独特风格的书法爱好者大有人在,当地一些书法名家的书艺面貌至今还蕴含着他书法的精髓,当然包括我在内。近年来,尽管搞艺术的人们大都明白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艺训,先生也不鼓励学生直接学他的字,但这无法遏止人们对先生书法艺术的热爱!</p><p class="ql-block">二曰“事奇”。书者,心画也。每个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先生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自古雄才多磨难,奋进岂畏路艰险。先生祖籍陕西渭南,自幼酷爱书画,天资聪颖,踌躇满志,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安美院,但因家庭贫困,母亲早逝,唯一支撑是父亲卖柴供养,学生时代的冬天,先生无钱买棉衣,那时的西安美院党委书记章青先生见冬天他穿的单薄,便从头到脚给他买了一身棉衣裳,那一身棉衣他至今保留在箱子里!同时在那里他受到了恩师著名书画艺术家郑乃珖先生特别的器重,于花鸟、书法、篆刻、书画史、书画理论与文史哲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郑先生的人品学品对其影响很大,成为他学习的典范。</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先生来到商洛山区,被分商洛剧团,从事剧团美工。那个年代噤若寒蝉,政治空气紧张,可谓命运多舛 ,受人欺负,历经磨难。“众人皆醉我独醒”,像屈原那样勇于追求真理,不随波逐流,无诌媚卑贱之习,有重节尚义之德,从不屈膝弯腰,绝不向命运屈服,永保清儒本色,是先生成为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写照。</p><p class="ql-block">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随着他精湛书艺的远播,先生名气越来越大,成了商洛地区远近闻名的“名人”。商洛地区书画院成立,先生担任第一任院长。人际关系的拓展,县城艺术氛围的浓郁,使先生如鱼得活水,老树吐新蕾,其书法创作更见老辣和醇厚,迎来了书法艺术的第二个春天。无论春夏秋冬,慕名求字的人络绎不绝,在商县县城的大街小巷,机关单位、工厂、店铺、宾馆、小区的门口,到处可见先生题写的招牌店名;在丹江广场等很多风景名胜旅游区内,矗立着先生书丹的多处碑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倔”而“豪放”,“简静”而“旷远”,不仅是先生书法艺术的特色,还是其为人处事的特点。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冰清玉洁”、淡泊名利的文人操守,坚持着爱书画古董却不染铜臭气的行事准则。自青年时代至书艺炉火纯青的晚年,他一直恪守“艺为百姓,无私奉献”的人生信条,为人写字从来不取分文。“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不为物欲所惑。爱真理,不降志,不辱身”,这是先生为自己写的座右铭。上至党政领导、部队司令,下至平民百姓、商贩,他都一视同仁,尽量满足要求,慷慨赠字。写字作画,每一笔都凝聚着书画家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作品是艺术家的辛勤劳动的成果,按理说书画家对求字者收取一定的润笔费,理所当然;况且文人收润笔费之事自古有之,在经济发达的当今社会,更是无可厚非。但是,先生始终无所欲求,心胸豁达,为人写字就是不收钱。商洛报社原总编辑著名作家张中山先生曾说过:“志贤先生这些年为人们免费书写的作品不计其数,也无法计算,如果他吝啬,想现在必住的不是如今的土房了。可是,老先生不慕名利,淡泊、清欢!”</p><p class="ql-block">面对这样一位为人为艺都特立独行、不改初心的老人,你能不说他“奇”吗?他不愧是个“奇”人,奇得令人击掌惊叹,拍手叫好!</p><p class="ql-block">三曰“字奇”。先生的“奇”,更突出表现在其独特的书法艺术上。早在先生于琅琊求学时,其恩师郑乃珖先生慧眼识才,曾言:“志贤或书或画,必成大器也!”</p><p class="ql-block">“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十年的修练,他未辜负恩师的殷切期望, 以书法名世,终成大器。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书法史上,先生必将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他的书法,独具风骨,堪称大家,卓然而立,戛戛独造。无论何种字体,他都能镕古铸今,化古出新;无论结体还是墨色、章法,都自出机杼,令人称奇。关于他的书法艺术特色,很多评论家早有精辟论述。</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u>先生追悼会</u></i></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原西安易俗社社长冀福记吊唁</u></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先生以“三奇”立世,广获赞誉。然而,他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平时,他就是寻常百姓家一个可亲、可爱的老头。熟悉他的学生、同事、亲朋好友们都知道,他除了授艺严谨严格之外,其实他更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在生活中,他憨厚可爱,像个老顽童,永不失童贞之心,开起玩笑一点不俗,动了情他也会击桌呼叫,高兴了还会摸摸脑袋。</p><p class="ql-block">商山有石留书丹,大艺无声遗佳篇。忆往昔,先生曾家中竹林下给我执笔授艺,向我传承书法之精妙,反复教导我:“一定要谦卑博学,见贤思齐,切记要戒骄戒躁,人活好了最后能混个碑,活不好,那就是土啊。”如今,他用精彩传奇、奋斗不息的一生,活成一座人们心中的丰碑,他自己真正做到了!</p><p class="ql-block">“青山有石留碑铭,丹水无语送远行。江河呜咽放悲声,馨德永芳化春风。”在先生的追悼会上,我透过络绎不绝的吊唁人群,望着先生慈祥的遗像,默咏先生写给我的那首诗:桃李杏坛多妩媚,欣然自在沐春晖,惊见一枝奇与倔,清格丽质势崔巍,献上圣洁的花篮,向先生虔诚地致敬。</p><p class="ql-block">2月4日在金凤山公墓参加完先生的葬礼,一直是昏沉着,还是不相信他老人家就这样子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让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师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铭我心中。”心有所念,思有所想,他的音容笑貌犹如今天立春后的迎春花一样,一定会在我们思念的日子里,温暖我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透过那丛丛迎春花,我仿佛看到先生在微笑。是的,先生并未走远,他就在这些迎春的花丛里,在即将来临的春天中!</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台湾书法家刘北一悼念先生的对联:满腹经纶,从今不复闻教诲;一身清气,往后难再见音容。写了这么多这正是我心里的话。</p><p class="ql-block">别了先生!</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各界书画名士及文化名家发来吊唁</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去布衣,曾经渭水商山,德望只在老前贤;</p><p class="ql-block">坐拥管城,但教彩笺尺素,妙笔已化小神仙。</p><p class="ql-block">——陈红卫 </p><p class="ql-block">艺德千古,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李辉</p><p class="ql-block">夫子驾鹤去,贤者留其名</p><p class="ql-block">——王松</p><p class="ql-block">半生困顿美誉当随流水远</p><p class="ql-block">一代通才艺名可比商山高</p><p class="ql-block">——李中合</p><p class="ql-block">一棵大树生渭滨长商州创画院聚人才名扬秦岭南北</p><p class="ql-block">志在圣贤学孔孟研碑帖绘胜迹描新景情注丹江两岸</p><p class="ql-block">——张涛</p><p class="ql-block">艺比江河流万世</p><p class="ql-block">德同日月耀千秋</p><p class="ql-block">——张中山</p><p class="ql-block">商山苍苍泣艺魂</p><p class="ql-block">丹水泱泱淚沾襟</p><p class="ql-block">——孙峰</p><p class="ql-block">商山有幸埋贤骨</p><p class="ql-block">丹水无颜哭先生</p><p class="ql-block">——刘胜利</p><p class="ql-block">书坛失大纛</p><p class="ql-block">美苑沉巨星</p><p class="ql-block">——张金可</p><p class="ql-block">李志贤老师的去世是一个朴素时代的结束!</p><p class="ql-block">——高筱均</p><p class="ql-block">天不遗一老</p><p class="ql-block">人已是千秋</p><p class="ql-block">——李相虎</p><p class="ql-block">上天宠得志士</p><p class="ql-block">世间痛失贤人</p><p class="ql-block">——杨耀辉</p><p class="ql-block">挽书画家李志贤老:</p><p class="ql-block">坐耕萧斋,铁砚磨穿知有几;</p><p class="ql-block">身跻名宿,佳书能比信无多。</p><p class="ql-block">——陈玉柱</p><p class="ql-block">书画兼修造诣堪为楷模,</p><p class="ql-block">德艺双馨风范当昭后人。</p><p class="ql-block">——张成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先生晚年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先生花卉作品</p> <p class="ql-block">先生花鸟作品</p> <p class="ql-block">先生写生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志贤,陕西渭南人,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家二级美术师,历任商洛书画院第一任院长,商州市政协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商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p> <p class="ql-block">刘宇昭,陕西岐山人,师从著名书画家李志贤先生,现从事书画教育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