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定陶区第四实验小学 张欣</p> 读书 <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阅读了由周明教师编写的《在乎每一只鸟》,这是一位教育者的独白。刚拿到这本书时,看到封面,我就特别想听听这位教育者的独白究竟是怎样的。就这样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书中的内容令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整本书分为六个板块,分别是在乎每一只鸟、顺性而育、莫错过了“芳华”、教育即心育、孩子,你是我的脸、谨防家庭教育的“无证驾驶”。六个板块里面又讲述着不同的内容,内容十分丰富。真正“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量人”,这也就是说教师不要只看学生的成绩,应该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教师需要“目中有人”,眼中的人,应该是“发展的人”,相信并且期待学生会发展;教师眼中的人应该是“平等的人”,关爱每个学生。</p> 观课 <p class="ql-block">孙老师在《母鸡》这节课中从母鸡的四个形象特点⼊⼿,从悟情到得法再到探究,层层递进,紧紧围绕语⽂要素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孙⽼师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课⽂抓住重点句学习,理解作者讨厌母鸡是因为母鸡的叫声难听、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的原因,让学⽣从⽂中找句⼦理解。最后解决为什么⽤“不敢”,让学⽣体会到因为母鸡的⾟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p> <p class="ql-block">郑老师在语文园地四上了三个内容,分别是: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她的教学设计打破了教材安排的顺序,而根据自身设计从”日积月累(趣词)——我的发现(趣句)——趣味语文(趣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整个过程围绕一个“趣”,设法以情激趣,以境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在句子学习时,教师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引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出课本内容,让学生读这三个句子,想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当学生的思维没有调动起来时,建议让学生到本组课文中找一找,看看是否也发现了这样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在课外书中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发现谁说的话也有这种特点?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各自发现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说说。然后师生再共同小结:这样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不仅使句子富有幽默感,还能很恰当地表达出对事物的喜爱之情,更有亲昵的味道。引发学生在今后的习作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有趣的表达方法。</p> <p class="ql-block">产假结束重回岗位,从新开始,就是认识一个新的班级,新的团队,也多亏了团队同事们的帮助,在班级管理,班级事务方面帮我很多。</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好医生,不会嫌弃任何一位病人;真正的好农民,会在乎每一棵庄稼;真正的教育,会在乎每一个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