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奶奶生于1900年,逝世于1983年,享年83岁。说到奶奶的故事,也不得不介绍一下我奶奶的父亲、具有传奇色彩的李打铁的故事。奶奶的父亲,原本是一个铁匠,身体素质非常好。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当兵了。因为他身体素质好,就让他去当伙夫煮饭,那时候的行军打战,炊具是要随身携带的,一口大铁锅,身体不行的人还背不动呢。有一次前方正在厮杀,奶奶的父亲突然肚子不舒服了,就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方便去了。不一会儿,奶奶父亲这一方的兵就败了,战旗也倒了。奶奶的父亲知道,战旗无论如何也不能倒的,也必须是要前进。他就上去举着战旗往前走,敌方看到只有一个人,一点都不畏惧的往前走,就怀疑有埋伏有诈,敌方的军队就退了。这件事情传到了朝廷,我奶奶的父亲就受奖、升官了。后来也是荣归故里、衣锦回乡的。听说他的家当用船运到了衡东,然后再用鸡公独轮车运输了好几天才运完,在当地建了一座很大的李家大院,这就是我奶奶的家世。</p><p class="ql-block"> 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奶奶是一个很命苦的人,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没有享过福。年轻的时候,嫁给了当时在国民党军队当军官的爷爷。那时候爷爷常住贵州,很少回家,而且在那边也有了小妾。奶奶就在衡东的老家侍奉公婆,养育子女。她一共生了8个孩子,存活下来两男两女,其余4个孩子都因病夭折了。存活下来的四个孩子,就是我的大姑和二姑,老三是我的爸爸,老四是我的叔叔。这4个孩子除了二姑嫁到衡东大浦在家务农以外,其余的三个,都到城里来了。父亲是参加地下党全国解放后一直在从政;叔叔是在宁夏当兵,转业以后,就留在宁夏工作;大姑在衡阳市的一个建筑公司当土夫子。</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解放以后才被爸爸妈妈从衡东德圳老家接到城里来生活的。奶奶家庭出身是地主,爷爷又是国民党军官,所以在乡下的日子不好过。最惨的是在开批斗会的时候,她的两个小拇指被缠上油布点了天灯,把两个手指头的第1节关节都烧没了,听说奶奶当时痛的昏死了过去,那时候的土改斗地主太残酷了。小时候我经常摸着她两个没有手指甲、明显短了一截的小拇指,问她为什么她的小拇指跟我们不一样?没有指甲还这么短?但是奶奶从来没跟我们说过她受过的磨难,这些事都是长大后我妈妈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养育了我们四兄妹,我们都是奶奶带大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再加上父亲文革被关进了牛棚,停发了工资,家里面生活也很拮据。奶奶非常能干,总能够把普通的菜做得很好吃。我最喜欢她做的冲(念四声)菜、擂米青菜稀饭。后来父亲恢复了工作,我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记得奶奶炒的田鸡也非常好吃,每次炒田鸡的时候,她都要把离她最近的孙辈叫进去尝咸淡,用家乡话问我们:咸淡何如?我们常常就回答:咸淡何如……因为年少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奶奶很多荤菜都不吃,所以也不尝味,她吃的荤菜就是纯瘦肉和鸡胸肉这两种。</p><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了我们兄妹4个人。其中男孩子有三个。女孩就我一个。生完弟弟以后,母亲坚决要结扎。奶奶还说,可惜了,可惜了,扎了一肚子男孩呀。因为受封建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奶奶对哥哥和弟弟们要比对我好一些。小时候我和弟弟跟她睡一个大床,她和弟弟睡床头,我睡床尾。我经常能在床尾听到弟弟剥糖果吃糖果纸的悉悉索索的声音,还能够听到弟弟把硬糖嚼碎的声音,小时候谁不馋零食呀?我就问:奶奶,弟弟在吃什么呀?奶奶每次都说没吃什么,睡觉睡觉。次日我把这个事情跟母亲一说,母亲就笑了,说还好我生了三个儿子,才生一个女儿,如果我生的都是女儿,还不知道会被婆婆嫌成什么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记得奶奶到了70岁以后,就非常渴望有一副棺材。那时候的老人不愿意火化,说用火烧掉会痛的。我小时候还觉得她的说法可笑,人死了还会知道痛吗。但那时候提倡火化,父亲是公职人员,母亲是医务人员,都要带头实行移风易俗。所以一直都没有答应奶奶。跟我们住同一个筒子楼507户的刘奶奶,她的后人就给她做了一副棺材,那时候我们的居住环境有限,刘奶奶家就在走廊的天花板下搭了一个阁楼,把棺材放在阁楼上。我奶奶经常坐在门口,望着那个阁楼上的棺材出神。</span></p><p class="ql-block"> 奶奶没有文化不识字。但是她很尊重文化。我们小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没有现在的卫生纸,都是用写过字的本子,或者废书废报纸。但是奶奶就很讲究,她一定要用没有写过字的纸入厕。作为大家闺秀出身奶奶,对生活有很多讲究:比如说每年大年初一,她一大清早就起来扫地,而且都往屋里扫;我小时候吃饭不喜欢端碗,总喜欢扶着碗,俯下身吃饭,有时候还喜欢咬筷子,为此没有少受过奶奶的批评;奶奶的每一件衣服,她洗过的被子,都要用米浆浆过,穿的很挺刮的;我甚至觉得奶奶还有特异功能:她不识字也不会看日历,但她却每年都能够精确地算到什么时候过年,她会提前炸红薯坨坨炸肉圆子;什么时候过端午节,她会包白米或绿豆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扎的紧紧的,要煮几个小时才能煮透;每年的七月半她都会弄几张纸钱在家里的窗台上烧给故去的先人;她自己什么时候生日都能算得准准确确的。我至今仍能记得她80岁生日的那一年~~1980年,我正在衡阳县六中复读,回来过周末。要返校的时候,总是觉得她有什么话要跟我说,欲言又止的,走在楼底下的时候,听见奶奶趴在5楼的窗口对我喊着:“武妹子,××日是我生日,你要回来吃饭呀”。</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在80年开始有点老年痴呆的。她糊涂了以后就总喜欢往外跑,她没有得病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娴静的老奶奶,她从来不与同1楼层的老奶奶们一起话家长里短,也从来不离开家在外面去闲逛的。她是一个小脚婆婆,穿的也很整齐,奶奶的气质也很好的,每次走出去,因为是裹了脚的缘故,也走不了多远,周边的好心人都认识她了,都会把她送回来。到了80年代初,我们兄妹都上班了,父母亲也在上班,家里没有人照顾她,在这种情况下,住在乡下的二姑就把奶奶接到她家去照顾了。我记得有一年我和弟弟还坐火车到乡下去看了一次奶奶,二姑把奶奶一个人安置在一个偏屋里生活,奶奶都不认识我们了,连她最疼爱的小弟也不认识了。我们带了她平时喜欢吃的荔枝罐头,好吃软和的蛋糕给她吃,她很高兴,并且吃的很多。</p><p class="ql-block"> 奶奶在1983年过世,那时候父亲正主持着衡阳市地市合并时的组织工作,工作非常忙,父亲母亲没有告诉他们在衡阳市的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就带着我的哥哥和弟弟们到乡下去把奶奶的后事办了。我没有去,听从父母的安排留在家里看家,这也是我一生的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1957年父亲和母亲结婚,奶奶还有叔叔和大家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兄妹幼儿时期。</p> <p class="ql-block">我们四兄妹读小学时候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四兄妹青年时期</p> <p class="ql-block">四兄妹2022年的合影。这一年,除了弟弟59岁,我们都是60多的老年人了。</p> <p class="ql-block">奶奶父亲当年从北京带回来的宝贝,有部分给奶奶做了嫁妆。我记得小时候,奶奶的铜脸盆、铜锅子、象牙筷、翡翠手镯、金戒指都有。但都在文革抄家的时候遗失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4颗这样的天然翡翠手工制作的珠子,奶奶给了作为女孩子的我。而我又传给了我女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