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p></p><p>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br>乙:品中华经典,做书香少年,欢迎来到"师生共读,悦润童年"栏目。</p><p><br>甲:我是胡译方。</p><p><br>乙:我是邓瑾瑜。</p><p><br>丙:我是徐靖童。</p><p><br>师:我是朱老师。</p><p><br>合:我们都来自六年级138班。</p><p><br>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恬淡悠扬的歌曲,就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同学们,想要读好一首诗,先要读好诗题。谁先来读读看?</p><p><br>甲:我来。江南/春</p><p><br>师: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p><p><br>甲:我知道了长江以南的春天景色。</p><p><br>师:还有谁想读一读?</p><p><br>乙:我来读。江南/春</p><p><br>师:读完诗题,你想到了什么?</p><p><br>乙:我想到了在江南的春天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p><p><br>师:看,就这简单的三个字,就让我们的脑海中有了画面。画家用画笔描绘画面,文学家用文字同样可以做到。有一位诗人就用28个字描绘了别样的江南春画卷。这位诗人是?</p><p><br>合:杜牧。</p><p><br></p><p>师:是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他是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首七绝,一步一景,去看看作者笔下的江南春画卷。首先老师先来读一读这首古诗。(师范读)</p><p></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江南春</b></span></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唐 ] 杜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span></div><br><p>师: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p><p><br>丙:我们要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莺”和“映”是后鼻音。我们要读准确。</p><p><br>师:对,有后鼻音的字,我们要读得准确,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呢?</p><p><br>甲:我们要带着感情读诗。</p><p><br>乙:我们要读出格律诗的平仄之分,平长仄短。“红”、“风”、“中”要注意押韵。</p><p><br>丙:押韵的字我们要读得舒缓。读得时候,还要注意停顿不同,有轻有重。</p><p><br>师:你们说得都对。接下来,伴随着悠扬的古韵,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吧。(播放音乐,学生齐读)</p><p><br>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一起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江南春画卷。请同学们默读古诗的前两句,找一找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p><p><br>乙:我看到了黄莺,它在唱着动听的歌谣。</p><p><br>师:你说得生动极了。黄莺啊就是美好春天的象征。黄莺的出现,会让这些诗句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给我们带来了听觉上的享受。除了黄莺,你还看到了什么?</p><p><br>丙:我还看到了绿映红,绿树映衬着红花。</p><p><br>甲:我也看到了。如果只有绿树或者只有红花的话,会显得颜色很单调,如果绿树和红花交相辉映,会显得颜色非常的鲜艳啊。</p><p><br>乙:绿,是不是只能指绿树啊?</p><p><br>师:还能指嫩芽和青草,还能指迎风飘扬的柳枝。绿色和红色交相辉映,这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享受。</p><p><br>甲:那“千里”是指一千里吗?</p><p><br>师:“千里”不是真的只指一千里,而是指很大范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的春景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诗,注意读出声音的动听,读出色彩的美。</p><p><br>生齐读:千里莺啼绿映红</p><p><br>师:除了黄莺,绿树和红花,你还看到了哪些景物?</p><p><br>丙:我看到了村庄,酒馆外悬挂的旗子。诗句中的“郭”指的是什么呢?</p><p><br>师:“郭”指的是城镇,“山郭”的意思是依山而建的城镇”。</p><p><br>丙:“风”是什么意思?</p><p><br>师:“风”是在风中摆动的意思。“风”字,不但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而且更好地突出了“酒旗”。这一句的意思是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墙,到处都有迎风摆动的酒旗。“水村”和“山郭”突出了江南独有的建筑特色。这几个词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人文气息。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诗,读出动态美、人文美。</p><p><br>生齐读:水村山郭酒旗风</p><p><br>师: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请你们默读诗的后两句,诗人看到了什么?</p><p><br>甲:寺庙。</p><p><br>乙: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p><p><br>师:“四百八十”是个虚数,形容了佛寺之多。“南朝”指东晋以后隋代以前,都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南朝佛教非常盛行,寺庙就建得很多。这句意思是说南朝遗留下了很多古寺。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寺庙的多。</p><p><br>生齐读:南朝四百八十寺<br><br>师:除了寺庙,你们还看到了什么?</p><p><br>丙:我看到了雨,楼台。</p><p><br>甲:那烟雨又是指什么呢?</p><p><br>师:“烟雨”是指如烟雾般的细雨。楼是楼阁,台是亭台,联系上面的寺院,其实楼台就己指——寺院。这里是为了避免重复。谁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p><p><br>丙:无数的楼台全都笼罩在像烟雾般的细雨中。</p><p><br>师:你说的真好!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句诗,读出诗人在写景中的淡淡忧愁吧!</p><p><br>生齐读:多少楼台烟雨中<br><br>师:同学们,理解完诗句的意思后,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这首诗吧。(生齐读全诗)<br><br>师:这首诗的四句均在写景,后两句又写到了南朝。这是因为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皇帝一心事佛,政治黑暗,国力渐衰。当杜牧看到众多佛寺楼台,如今都在烟雨中飘摇时,诗人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朝代更迭,物是人非。于是写下了这首《江南春》。通过品读诗句,《江南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p><p><br>乙:老师,我读懂了。诗人通过描写江南春天的秀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之情。</p><p><br>师:你说得真对。诗人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将眼前的江南风物与历史变迁融合起来,还流露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担忧之情。<br><br>师:现在让我们跟随音乐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春景的美,读出诗人心中的万千感慨。(播放音乐,生齐读)<br><br>合:同学们,关于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在这美好的春日里,行动起来,诵读中华经典,做书香少年!<br></p><p><br></p><p></p><p></p></h5> <h5>亲爱的老师们、孩子们,《江南春》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副生动形象、姹紫嫣红、烟雨迷离的江南春画卷,表达的是作者心中对江南春天美景含蓄而又深厚的情感。本诗意境深邃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谢今天138班的朱老师和同学们的分享。下一个星期,有请139班的老师和同学们做好准备。</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