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b></b><font color="#333333"> </font><u><b><font color="#333333">长沙铜官窑遗址位于湖南长沙市望城区铜官街道彩陶源村,</font><font color="#ed2308">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font><font color="#333333">距今约有1200多年历史。1956年在湖南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6月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2月获“</font><font color="#ed2308">国家考古遗址公园</font><font color="#333333">”授牌。</font></b><br></u></li></ul><br> <b> </b><br><br> <ul><li><font color="#333333"> </font><b><font color="#333333">铜官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的湘江东岸,自唐代起,铜官又称陶都,历来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千年窑火一直未断,开世界釉下多彩先河,创新诗词书画于瓷器装饰,融入外国文化,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产品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为釉下彩发源地,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1956年在湖南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1988年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6月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2013年12月获“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授牌。一经开放,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往游玩,铜官窑古镇遗址已成为长沙外来游客必游景点之一。</font><br></b></li></ul><br> <ul><li> <b>2007年铜官镇被列入湖南省首批<u><font color="#ed2308">历史文化名镇名录</font></u>。 铜官古镇地理条件优越。铜官位于长沙市北郊30公里处的湘江东岸,依山傍水,峰峦起伏,沿湘江绵亘十余里,山、水、洲、城,田园、公路交织成景,有"山城"之称。辖4个村、5个社区,人口约2.6万,镇域面积达29.44平方公里。 文化底蕴深厚。铜官镇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千年古镇聚陶瓷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酝酿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铜官文化。她是湖湘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br><br></b></li></ul><b><br></b> <h5></h5> <h3><ul><li><b style="color: inherit;"> 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窑址包括铜官镇和石渚湖两个赛区北端依山临江,南端沿江面湖,相距5公里。铜官镇窑区沿江千米,有残存窑场多处,出土以碗最多。石渚湖窑区面积100多万平方米,现存20多万平方米。窑址区有采掘陶土的洞坑,其中最大一处长85米,宽35米,深6.5米。有废弃窑包,现存13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取得唐元和三年(808)纪年铭文和不少釉下彩绘画、题字诗文的瓷器,1978年50多天的调查发掘中。获得遗物2223件,按器形分44类,款式规格在百种以上。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占很大比例,有413件。实用器物、窑具、工具以轮制为主。瓷器胎多灰白,胎表大多涂有白色衬釉,瓷化程度高.纹饰有人物、山水、云气、花草、鸟兽等,美观大方。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商业都会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以及江淮流域的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已有不少出土,在朝鲜、日本、印尼、伊朗、埃及也都有发现。</b></li></ul></h3> <ul><li><b> 胎体疏松,胎呈灰白色或灰青色,少量黄褐色和微带红色,带红色的胎的表面往往上一层化装土。釉色多种,以青釉为主,青釉带黄者居多,釉面均开细小纹片。装饰技法有釉下彩、釉中彩和印花、贴花、彩色斑点等。操作上一种是以笔直接绘画纹饰,另一种是先在胎上刻划纹饰轮廓,然后再填绘褐绿彩。烧制工艺方面:盘碗碟类采用叠煤法,器心与器底均无釉露胎,盒类平底外凸,碟类平底内凹。擅长在胎上粘贴印花装饰和施绿、褐、酱色彩斑。首创釉下彩工艺,其内容有花鸟鱼虫和人物、诗词警语等,有的还表现外国人物和自然风情。该窑产品曾大量销往海外。</b></li></ul> <ul><li><b> 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和觉华塔等景点,整体展现唐风古韵。谭家坡龙窑是目前发现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唐代龙窑,谭家坡遗迹馆全方位展示长沙铜官窑历史文化和陶瓷制作工艺;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共有精品文物1100余件,基本陈列以“诗意的彩瓷”为主题,展现1200年前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的发展历史,馆内设有“黑石号”文物专题展厅,展示千年“古丝绸之路”的遗珍;觉华塔是遗址公园标志性景点,位于觉华山顶,在宝塔上可俯瞰湘江北去。</b></li></ul> <b>巜参观长沙铜官窑有感》<br> 宁社华<br> 一捧泥一把火<br> 被一个大唐盛世<br> 煅烧出一座铜官窑<br> 那些生活与艺术的花朵<br> 千百年不灭<br> 旺盛的火苗匠人的思维<br> 仍在塑造游人如织的步子<br><br> 三彩撑起的博物馆<br> 不用说大缸还是酒壶<br> 仅几只小碗<br> 就醉倒了一片海外世界<br> 水与泥、泥与火<br> 在铜官镇、为唐代<br> 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br> 至今让人读得津津有味<br><br> 一个石渚湖<br> 借来洞庭的烟波<br> 当年的窑工也许没想到<br> 他们取水的地方<br> 早就成了古镇的心脏<br> 林立的店铺<br> 簇拥着湘水的柔媚<br> 为铜官窑瓷器泼彩添釉<br><br> 不少历史<br> 早已从烟薰火燎中走出来<br> 水、火、泥铸成的圆满<br> 不再有残缺与叹息<br> 铜官窑<br> 盛满三湘四水的风味<br> 让湘人国人为之礼赞<br></b> <h5><br><div><br></div></h5><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