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流年逝水永不忘

肖颂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小假。花木芳香、草长莺飞。书芩到仙鹤园去祭拜双亲。这个日子,总会让人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情,虽然那些岁月,现已浓缩成一闪而过的镜头。但回放犹如昨天,点滴如枝如蔓缠绕心间。</p><p class="ql-block"> 书芩父母均是教师,母亲在有了两个相差一岁的儿子后,过了九年,才有了她这个奶末头女儿,自是宠爱有加。</p><p class="ql-block"> 因为母亲工作忙,有老师介绍一个知识妇女来照顾书芩,她就是恩奶。</p><p class="ql-block">  书芩出生几个月后,来到她家。衣着简单整洁、面容慈祥可亲的恩奶,影响了书芩的一生,直到现在,她体现出来的文气和外柔内刚的性格,自认是继承了恩奶的遗风。</p><p class="ql-block"> 书芩在恩奶的呵护和精心养育下,长的结实、灵巧,鼓鼓的腮帮子红扑扑,黑葡萄似的眼睛,人见人爱。大一点了,每星期天回父母身边,还嚷嚷着要恩奶!恩奶也舍不得她,星期一大早就赶来接。</p><p class="ql-block"> 进幼儿园了,恩奶还早送晚接的带。直到上一年级,才离别。因为思念恩奶,书芩总是吵着要到恩奶那里去,父母无奈,规定半个月去一天。这珍贵的一天,就是书芩和恩奶的节日。恩奶倾其所有让她大饱口福,慈爱的目光一刻不离。嘴里“芩芩”叫着,是她心里的宝。晚上躺在床上,恩奶把她当成大人一样,絮絮叨叨讲些事情。已经懂点事了的书芩,才知道恩奶原来是个坚毅、有主见、善良的不平凡女子。</p><p class="ql-block"> 恩奶出生贫困家庭,小时候被卖到大户人家做丫头。心灵手巧、勤快朴实、模样清秀的她,陪伴在太太身边,磨墨洗笔。日久天长,耳濡目染,也会吟诗作词,深得太太喜欢。过了几年,太太病逝。老爷看中她,要收恩奶做填房。恩奶答应了,但有个条件,送她上学读书。就这样,恩奶以自己的婚姻争取到读书的权利。聪颖的她,求知若渴的遨游在知识海洋里,一路读上去,直至大学法律系毕业。期间,因她文静秀丽的气质、大方得体的举止,吸引众多男同学追求,她不为所动,回到老爷身边。她说做人要诚信,天是骗不过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恩奶温柔善良、成熟稳重的品行,再加上精明能干,把个大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众人心服口服,皆称之为“先生”。当老爷体衰病重时,她辞去了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侧卧病榻全身心照顾。老爷归天,恩奶把家产公平地分与众人,自己搬出大宅,来到松江东门外沿河小街,独立生活。说起往事,恩奶最得意的是学校生活,眼里露出满满的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恩奶的身份问题令她难找工作。她叹着气对书芩说:“我多么想做教师,给孩子们上课是最美好的事”。后来,她知道愿望实现不了,就干脆给教师们带孩子。有时送孩子到学校,常常流连在教室门口,看看黑板,进去抚摸一下桌凳,心满意足了。而恩奶架着眼镜,透出的书卷气,让人误以为是教师,一声“老师好”使她惶恐神伤。</p><p class="ql-block">  由于恩奶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故她所带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有礼貌,使她声名远扬,众人慕名登门求带孩子。恩奶不贪高酬,只有一个条件,带教师的孩子。由此,幸运降临到书芩。</p><p class="ql-block"> 上初中,书芩也时常到恩奶那里去。一日,忽然发现恩奶白皙的皮肤起皱了,头发也白了。她不知好歹问:“咦,你怎么也老啦”?恩奶笑着:“小独头,你长大了,恩奶会不老吗”?书芩急了,搂住她:“我不要长大,让恩奶不老”。侧过脸看见她眼角渗出泪花,她又急了:“我惹你生气了”?恩奶抹去泪水,“我高兴,没白带你”!</p><p class="ql-block"> 恩奶,岁月的痕迹,使你皱褶如花、容颜沧桑,风霜遮盖了你的魅力。而你心中埋藏着的苦和乐,悲和欢,又能与谁诉说?所以你将这一切化作温馨的爱,倾注在所带养的孩子身上,给了他们无限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工作后,书芩也常去看望恩奶,她总是喜滋滋的与人介绍:“是我的奶末头”。此时的恩奶,体质不如以前,柱起了拐杖,行动也迟缓了。虽独居一室,但平时为人处事得体,深得众人缘。邻居、朋友们在生活上都帮助、照顾她,令恩奶一直掂记着:“我欠了这么多的情只有来世回报了”!她叫书芩买来开司米绒线,织了围巾、袜子、手套、帽子等手工物品,送给大家。书芩现在手头还保存着她织的条纹长围巾,每次围上脖子,感觉如恩奶软绵的手在抚摸,一阵不知是伤感还是温馨涌上心头。仿佛看见恩奶脚步蹒跚的身影,拄着拐杖,立在小桥边,目送她走,好远好远还看到恩奶,于是,书芩不忍又奔回……,看她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p><p class="ql-block">  书芩为恩奶写过文章,‌她写道:在想起你的夜里,我要告诉你,我有多么思念你!</p><p class="ql-block"> 你是一棵坚强的树,为我遮风挡雨;你是一团柔软的白云,给我温暖的怀抱;你是一朵美丽的玫瑰,给我芬芳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岁月渐行,书芩记得好多像流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她和两兄长究竟年龄差的多,两小子当她玩具玩。暑假里,小哥俩闲着无聊寻开心,在椅子上叠方凳,方凳上摆小矮凳, 小矮凳上放脚盆,脚盆里放着书芩。兄弟俩笑嘻嘻站着旁观,书芩刚开始还很乐意他俩抱上去,可坐定盆里,哆嗦着望下面,扒着盆沿害怕的大哭,他们哈哈大笑!待父母回家,书芩立马哭泣着告状。一向温和的父亲,从她断断续续的语气中,听懂了大概情况后大怒,把两个小子打了一顿,这是书芩第一次看见爸爸打人。</p><p class="ql-block"> 等到文革来临,他俩已分别跨进大学、高中。此时,父母先后因家庭出身、老教师等身份,被打倒撤职,在学校里监督劳动。</p><p class="ql-block"> 八岁的书芩当时在母亲工作的松江中山中心小学(文革中叫雷锋小学)读书,为免牵连 ,又转学到岳阳小学(文革中叫东方红小学),与父母开始了艰难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学校里批斗、劳动,穿着旧衣,戴着破草帽,弄得灰头土脸,一改往日斯文,毫无知识分子形象。每天回家是体力疲惫不堪,没完没了的交代检查 ,使他们郁闷迷茫、精神痛苦。</p><p class="ql-block"> 一个清晨,父母卧室传来母亲的喊声,接着救护车开到外面,父亲被抬上了担架,到医院去抢救。内向寡言的父亲受不了现实压力,用剪刀自裁,喉咙伤口的血泊泊流出,鲜血浸透了被褥,书芩吓得捂住了眼睛。</p><p class="ql-block"> 父亲亏得有学生担当主任医生,认出老师后,不顾当时政治气氛,全力抢救,终于把父亲从奈何桥头拉了回来,挽回了父亲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书芩永远记得父亲抢救后的那天深夜,母亲与她还有请的一个阿姨,把浸透鲜血的床单,被单等拿到公用水龙头冲洗。夜晚的月亮皎洁,四周静悄悄,血水在青石板上哗啦啦的流。阿姨叹气说:温和的陈老师自己怎么下得了手啊?这是多么不想活了?书芩眼里顿时泪水涌出,爸爸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不顾心爱的女儿了。</p><p class="ql-block"> 恢复身体的父亲,由于喉管受损,从此发音就不甚清晰。可造反派还认为他是畏罪自杀,罪加一等。在学校里勒令他每天早请示,晚汇报,深挖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的的动机。那时的父亲绝望到死活都不行,于是更加的沉默不语。原本父亲相貌堂堂,国字脸配浓眉大眼,高鼻梁上架着眼镜,温文尔雅,很有现在所说的明星相。但经过此劫,就如霜打的老茄子,没了往日的书卷气。</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书芩,面对家庭变故,竟然有如神助,一夜长大。</p><p class="ql-block"> 在家,无师自通的学会买汏烧,家里整理的井井有条。在小学,自觉刻苦学习。虽然周遭都有学生歧视她,有时无缘无故骂她“四类分子”、“小地主”,骂就骂吧!反正不痛,左耳进右耳出,阿Q精神。令书芩最头疼的是,填学生情况表,出身这一栏,她手遮住写上“地主”时,心在滴血。鉴于这种氛围,“红小兵”组织是想也不要想有加入资格。但读书成绩好是书芩的荣耀,无论数学、语文,写作尤其出彩,总是拿第一。要为父母争气!这是安慰他们的良药。</p><p class="ql-block"> 书芩和父母,家里每天早餐是泡饭咸菜,午晚二顿,泡饭里加点青菜,煮成菜粥,难得放上一勺猪油,已是奢侈的大餐。因为肚里没油水,小小的书芩,能吃两大碗粥 ,父母也是体力劳动量大,食量大增,所以购粮证上的配额根本不够。于是,米桶刮干净后,书芩每每挎着竹饭篮,到饮食店买议价米饭,站在大灶旁边,望着厨娘盛米饭,眼巴巴的希望她能多给一点也好。 </p><p class="ql-block"> 生活再拮据,书芩也不抱怨,和父母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莫家弄26号是个大宅院,里面住着刘家姆妈、金家妈、胡婆婆、平同志等几户人家,平时大家和睦相处。忽然有人看中了书芩家铺着地板、有雕花长窗的宽敞大房,鉴于父母的身份,哪有说理的地方?被迫搬迁。某日的一天,一张白纸贴在门板上 ,上书黑墨字迹:勒令地主、阶级异己份子某某某,名字打3个上鲜红叉叉,限期一日搬至某某地。</p><p class="ql-block"> 邻居看到,都无话可说,形势逼迫,人命还不由己,房子又如何?只有关照书芩以后来玩啊! </p><p class="ql-block"> 搬得新家,靠近镇边缘,已然乡下。屋子窄小 ,但有个阁楼,只是没有梯子(后来知道被对门的恶老太婆拿走)。母亲到阁楼放东西,只好桌子上放方凳,再垫上矮几。一次,重心不稳,母亲摔了下来。还好,没有伤筋动骨,只是腰疼了数十天。后来,就书芩爬阁楼,母亲下面紧张的扶着。</p><p class="ql-block"> 院子后门有条河,清波盈盈。沿石阶而下,洗衣淘米竟有小鱼聚集而来,对于住在镇中心的书芩来说,是新鲜好奇。</p><p class="ql-block"> 在潭东街,书芩从小学过度到中学。这个阶段,是她从老师家的娇娇女,历经家庭变故,尝尽世间沧桑,蜕变成隐忍尽善、柔中有刚的小女子。</p><p class="ql-block"> 真可谓:往事流年藏青涩,把酒回眸忆往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