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吆喝,大家都不陌生,天南地北,城市乡村,街头巷尾,都不乏各种各样的吆喝声。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无法拒绝接收。特别是老家村头简短、舒展、接地气的吆喝声,牢牢地留在我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是一个宁静的小山村,小时候一直在村里生活。清晨在鸡鸣鸟叫声中醒来,随之会听到“豆腐,老豆腐”“卖小葱,鸡蛋换小葱”的吆喝声。这时候,母亲就会从缸里搲出半碗黄豆,或者是揣上一个鸡蛋到街上兑换豆腐、小葱。小葱拌豆腐就成了全家人一天可口的菜食了。那时,村里都不宽裕,常常用粮食或鸡蛋“换东西”。如一斤黄豆换二斤豆腐,二斤半芝麻可换一斤香油等。</p> <p class="ql-block">当然,小孩们最喜欢的是破烂换糖。一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和“破烂换糖”的吆喝声,就迫不及待地四下寻找废铜烂铁、破鞋烂袜子、猪骨头……,实在找不到可换的东西,有时就从米缸里“偷”上一个鸡蛋,飞快地跑到货郎摊,换上几块硬糖或一只泥捏的口哨,能欢天喜地地疯上一天。那时小贩挑子像一个流动的“百货商店”,前面挑子里放着针头线脑、香皂、火柴、红头绳、掏耳勺、糖块、玻璃球等,后面装着盆碗和换的废品。拨浪鼓一响,人们就知道货郎来了。</p> <p class="ql-block">吆喝内容好像与季节有关。每年开春,村庄里就响起“小鸡吆,卖小鸡吆”的吆喝声。吆喝声一响,那些打算买小鸡的妇女们,立马围拢上来,七嘴八舌议论小鸡颜色胖瘦和精神头,然后开始讨价还价。夏天炎热时,“冰棍儿,大冰棍儿”的吆喝声回荡在村子上空。有的把冰棍箱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边推行边叫卖,有的把冰棍箱直接背在肩上叫卖。到了秋天,推车的、担筐的,卖水果、白菜萝卜的就多了起来,吆喝声简短干脆:“卖xx,便宜啦!”。初冬时节,草把子上一串串饱满鲜艳、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冰糖葫芦,又酸又甜的冰糖葫芦”,咒语般地把老人和孩子拢到摊前。</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村庄还常听到“磨剪子、戗菜刀”“锔碗、锔盆、锔大缸”的吆喝声。师傅扛着一个全副武装的长条木板凳,扯起嗓子吆喝过后,老太太小媳妇拿来剪子菜刀让师傅修理打磨。磨好后用大拇指在刀刃上横着轻摸一下,再用旧布剪剪试试,顺口夸夸钢口不错,让大家满意而归。锔匠在我们当地称“小儿匠”,是能人的代名词。“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老话,说的就是民间这门“锔瓷”手艺。锔匠对送来带裂纹的瓷碗瓷缸和泥盆,先细细端详一遍,随即用金刚钻左右开弓打眼,用订书针样的铁把子嵌于缝隙两侧,摸上一点油灰,将破瓷器修复得滴水不漏。那时候条件差,谁家的缸体瓷碗上总少不了几个钯钉。可惜这样的场景已经消失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吆喝是生意人揽活的基本技能。但也有例外,靠约定俗成的响器来招揽生意。如上门缚笤帚的,手里拿着一串铁皮做的响器,“哗哗”的声音一响,就知道缚笤帚的来了。换香油的响器比较讲究,像是一个乐器,由一块镂空带花纹的铜板和一根铜棍组成,一只手熟练晃动敲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卖馒头的靠敲梆子广而告之,一截挖空的木头上安有一个木柄,一手握住木柄,一手持一根木棍,不紧不慢地敲击梆子。爆米花就什么也不需要了,只要大家听到“嘭”的巨响,就会不约而同地端着玉米黄豆赶过来。双手捂耳围在旁边,“嘭”的一声,一股白烟腾空而起。孩子们惊呼后,瞬间蹦跳着奔向爆米花锅旁,争先恐后地寻找从布袋中被炸飞,掉落地上的爆米花粒,一粒一粒地拾起送到嘴里。此情此景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老家,大人呼唤孩子回家吃饭、寻找失踪的鸡鸭、丢失的工具都需要吆喝。这种声音一般发生在傍晚,站在房顶上,使出吃奶的力气,尽量让全村人都听见。喊的内容不同声调也不一样,比如,呼喊孩子回家吃饭:“狗蛋——,回家吃饭!”名字部分的尾音拉得很长,后半部分则戛然而止。寻找东西时,呼喊者要把丢失东西的名称、特征等一口气喊出来。“跑谁家一个浅红色短尾巴小草鸡嘞——”,她的意思是,她丢了一只鸡,这只鸡是小母鸡、浅红色、短尾巴。瞧瞧,语言多么精练,超级的一则寻物启事!</p> <p class="ql-block">记忆里的吆喝声还有很多。现在村庄里的吆喝声也渐渐稀少了,真正意义上的吆喝,被循环播放的小喇叭取代,每当听到小喇叭反复的叫卖声,总会怀念小时候悠扬动听的吆喝声……</p>